陕西师范大学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简章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湖南师范学院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师范学院,是国家培养高等高校、中等中学师资和教育管理党员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南地区“教师的摇篮”。 #
中学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河南省立师范本科校区,1954年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60年与湖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浙江师范学院,1978年并入教育部直属。建校60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中学立足东部师范学校多少分才可以录取,面向全省,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学院,为国家培养各种结业生13万余人,产生“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学风。校区目前面向全省31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历任党委主任江秀乐院长,院长房喻院士。
中学坐落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南京,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学校。长安学校从200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成为中学的主学校,主要承当专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碑林学校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主要承当大专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班主任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以及留中学生教育等任务。两分校功能定位明晰,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色。碑林学校端庄优雅、钟灵毓秀,长安学校现代开放、气势恢宏。中学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中学现设有20个大学,两个基础教学部,62个专科专业;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另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和院校班主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在国家现有12个学科门类中我校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和国家重点(培植)学科1个,2篇博士论文荣获全省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各种研究中心(所)60个。中学设有继续教育大学、网络教育大学、教师党员教育大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等办学机构,再者,还设有教育部东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教育管理党员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西北综合图书资料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
中学现有教员工2850人,其大专任班主任1421人,专任班主任中有院士292人,副院长452人,博士生导师1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班主任占班主任总量的68%以上。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黄河学者特聘院士1人,黄河学者讲堂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围者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教育部院校优秀青年班主任奖励及捐助计划入围者7人,山东省“三五”人才工程入围者10人;全省优秀班主任6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围者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教学团队4个。近些年来,中学积极调整用人新政,聘请了近百名国外知名学者作为兼职院士,其中有教授10余人。 #
中学现有全日制本本科生15017人、研究生6688人,继续教育和网路教育中学生近4千人,外国留中学生335人。 #
常年以来,中学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和变革,取得明显成效,自2000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市级教学成果奖33项;有6部教材荣获“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8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9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7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11个专业被评为市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被评为市级名牌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学从2006级大专生开始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养”的“2+2”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求班主任教育“4+2”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
中学积极施行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高,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十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当省局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14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项,教育部项目32项;有101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厅级以上奖励,其中获第三届中国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得奖数历年均居河南院校之首;出版学术专著、教材536部,发表学术论文3600篇,其中高层次论文985篇。自然科学“十五”期间共承当省局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20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项;得奖35项,其中省厅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学术专著68部,发表学术论文3363篇,其中高层次论文1573篇,SCIE论文522篇,获得专利16项。 #
中学是“国家学院生文化素养教育基地”和“教育部院校补习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注重中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大力发扬“厚德积学”文化精神,建设高品味校园文化。在课堂教学以外师范学校多少分才可以录取,积极推动“大学生素养拓展计划”,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提倡高雅艺术进校园,产生了学院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养比赛,英文角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中学生马列读书社先后得到三任市委主任的亲自指导。中学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校社联2004年被团中央授予“红旗社联”光荣称号,中学连续十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学院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中学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两分校图书馆面积达5.9万平方米,共有藏书296.8万册。中学还设有历史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博物馆和全省惟一的一所妇女文化博物馆。中学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班主任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社会科学评论》、《中国艺术教育》、《邓小平理论研究》、《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等学术期刊,其中《陕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2003年首批荣获教育部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院校社科学报之一。校区拥有东部地区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集团出版社是全省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院校出版社之一;集团刊物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杂志的小型刊物社,共发行9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刊物,其中4种期刊为国家核心刊物。 #
中学积极举办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东南地区惟一的“国务院台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法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中学构建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中学生3000余人。 #
中学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中学、附小、幼儿园,其中中学是河北省重点高中,小学、幼儿园是市级示范高中和幼儿园。近些年来,为充分发挥中学的教育资源优势,还与社会企业合办了公馆国际中学和金泰丝路花城校区。
中学是全省最早施行后勤社会化变革的院校之一,并积极探求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交大模式”的后勤变革之路,在全省形成了广泛影响。
#
面向新世纪,四川师范学院以东部大开发和教育大发展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班主任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学院的目标努力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