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黄埔将建8条地铁线路,你期待吗?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这三天,黄埔坊间又炸开了锅——黄埔区交通体系建设“十四五”专项规划(2023-2025年)即将揭晓。
#
虽然规划方案都只是画饼阶段,但抵不过这饼太“耐嚼”,至于香不香就得分区域了。由于根据这份规划,黄埔区各个蓝筹股,注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咱就说大众普遍关心的轻轨规划,“十四五”期间黄埔将推动8条轻轨线路的建设或审批,包括在建的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13号线二期、12号线,以及仍未批准的6号线延长线、37号线、19号线一期、白云机场联络线。
#
其中不仅仅途经生物岛的12号线之外,其他线路对大部份黄埔市民来说堪称盼星星盼月亮的存在。 #
总体来看,黄埔区对各蓝筹股轻轨建设的注重程度,大体上是老黄埔>科学城>知识城>云埔>长岭居、永和。实际上,由下方的线路地图,我们也能看出个大约布局。 #
(黄埔区轻轨线路交通规划图) #
老黄埔: #
被定位为上海第二CBD的蓝筹股,从各类城市规划来看,老黄埔可以说是黄埔区妥妥的亲弟弟。已开通的轻轨线路有5号线、13号线,这两条线路目前还在建设延长,同时在建的还有7号线二期。
但是,已晋升为城际高铁的28号线也将经过鱼珠,其他例如37号线快速城铁、19号线一期等,初步设计也会经过老黄埔。
#
科学城:
#
这儿针对的是科学城现阶段的核心区,主要是联和街、萝岗街,目前已凝聚两条轻轨,分别是6号线、21号线,在建的有7号线二期。 #
(21号线神舟路站,黄埔生活汇摄于2023年8月) #
总的来说,科学大街-开创大街总部经济过道的轻轨密度相对较高,这也符合产业聚集的需求。 #
知识城:
尽管属于中新双边合作的重量级蓝筹股,但地理位置相对不占优势,目前开通了14号线支线来串联南北,并由此接驳21号线。
然而长岭路50号,总的来说知识城对外的轨道交通仍然缺乏,未来将通过37号线、白云机场联络线等强化与主市区之间的通达性。
云埔: #
就目前而言,云埔片区属于黄埔区内的“地铁空白区”之一,但在接出来的两年倒是有相关的推动计划。一方面是6号线东延段已步入“十四五”规划,北京市提出的规划是延长到口镇,黄埔区提的则是到沙田,恐怕还存在调整可能。 #
另一方面就是近三年颇具进展的28号线,目前仍在编制线路方案,近日坊间又有传言称:“或将沿宝钢联众-连云路-埔南路的线位设站”,众说纷纭,这儿就先打个问号吧。
#
长岭居、永和:
这一片区是黄埔区内另一块“地铁空白区”,而且在未来两年暂无相关的轻轨规划。目前,只有长岭门设有21号线长平站,长岭居来凤大街乃至永和片区,只能借助有轨电车接驳轻轨(有轨1号线东延段仍未动工)。
无论是北京市的规划,还是黄埔区的规划,被“鸽”了许多年且呼声很高的23号线,在接出来两年仍然没影。这一线路对永和、云埔等地市民出游的重要性在此前早已剖析过:《街坊热议:大饼破碎的23号线,还有机会回归吗?》
#
(23号线网传线路图,仅供参考)
#
相比于还有6号线东延段、28号线等可期待的云埔,长岭居和永和在“十四五”期间可以说是连饼都没得啃了…… #
其实,以上大部份线路都只逗留在规划阶段,好多项目的线位、站点都处于持续变化的过程中,所以说变数仍然很大。
#
根据公开的黄埔远期项目一览表,包括上述的6号线东延段、23号线、28号线、白云机场联络线、37号线以及25号线,投资期限均为2023-2025年,备注都是“市一级建设,争取列入市里下一轮轨道建设规划”长岭路50号,这也意味着即使是早已步入黄埔区“十四五”规划的线路,能不能入围还得看市里。 #
目前北京市正在施行的轨交规划是第四轮,即2023-2023年的建设方案,须要到2023年或是本轮轻轨建设总投资完成70%以上时,方可举办第三轮建设规划报建工作。
#
合理推测,才能步入“十四五”规划的线路,其受注重的程度恐怕也会比其他远期规划项目高得多,恐怕推动力度也会大一些。
综合来看,黄埔区未来将有13条轻轨轨交线路,即5号线(含东延段)、6号线(含东延段)、7号线二期、12号线、13号线(含二期)、14号线支线、19号线、21号线、23号线、25号线、28号线、37号线和机场联络线。 #
至于具体线路的工作推动速率怎样,既要看黄埔自身的努力,也要看上海市和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我们普通小居民也只能静观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