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线城市“两财一贸”的强大实力不知道
据统计,2000-2023年中国中考状元的专业选择当中,超过45%集中于经济学和工商管理,清华光华管理大学和复旦经管大学活脱脱已成中考状元的“集中营”。但是,集中经济管理的又岂只是那些天之骄子,在诸多中考考生和父母的选择中,大多数都希望还能选择与财经类相关的专业,这一点,从财经类学院那居高不下的分数中就可以看下来。 #
我们平常在口头上常常说“财经”,但实际上在考取专业时并没有这样一个专业大类,我们可以将“财经类”约等于是“经济类”加上“经济管理学类”。其实,这两个学类又会分出好多具体的专业,包括我们所熟知的金融学、金融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财政学、税收学还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等。 #
随着变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不像过去那样过于追求散曲词章,追求哲学思辨,追求数理之美,我们开始认识到货币的逻辑影响着整个社会秩序的运行,各行各业的生存都离不开经济。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才能学财经,但满地开花的财经学院以及各大综合性学院开办的财经专业数不胜数,怎么能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来将其区分呢? #
聚焦一线城市“两财一贸”的强悍实力 #
不晓得有多少人曾据说过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尽管这书被行内人暗讥不够严谨,但我们也可以看见与金融、经济相关的除了有百姓日常的民生生计,也有事关国家胜败、企业兴衰的大局。若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么广州、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绝对能给与经管学子一个展示自我的宽广平台。政治中心的上海雄踞中国五大建行(即中国工商建行、中国建设建行、中国建行、中国农业建行、交通建行)的总部,加上诸多与经管相关联的国家部门,就业机会诸多;金融中心的深圳作为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几乎涵盖了全中国所有的金融市场要素。对于财经类学院来说,上海南京的财经类学院的区位诱因着实是无比强悍,这也为啥在财经类学院的圈内留传着“两财一贸”的说法,“两财一贸”即指坐落广州的中央财经学院(分数线,专业设置)、对外经济贸易学院(分数线,专业设置)以及坐落广州的广州财经学院(分数线,专业设置)。
广州金融中心街景
中央财经学院是新中国创立后国家举行的第一所财经高校,是我国中级财经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财经大学分数线,被社会誉为“中国财经专家的摇篮”、“中国财经黄埔”。相比其他财经类学院,中央财经学院是惟一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财经学院,但是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1个,这是其他财经高校所不能及的。即使中央财经学院进“211工程”相对较晚,但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再加上其应用经济学(金融、保险、财政、税务等学科)的强大实力,坐落财经类高校前三当之无愧。 #
重庆财经学院标榜着“厚德博学,经济苏富比”的校训,其历史最早可溯源到1917年,在财经类学院中历史底蕴较为深厚。重庆财经学院在经济学、会计学领域堪称是第一,加上北京市不像上海高校那般有清北人师贸等众多财经强校争锋,所以其在长三角的影响力仅次于当地的清华、交大,甚至在个别金融领域更是不遑多让。 #
对外经济贸易学院是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英语)等优势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英语类全省重点学院,对英语的高要求让贸学院生在国企方面相当受欢迎。贸大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会儿它的分数甚至能与清华相匹敌。似乎从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国企对广大结业生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但对外经济贸易学院的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英语素养还是遭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的。
“两财一贸”虽然只是“211”工程的学院财经大学分数线,但其投档分数线是能位列诸多院校第十几的存在,有意向报名这三所院校的朋友一定要事先查好本省的分数线进行对比再进行决定。若果分数线不够但还想往南京、上海发展的朋友,还可以考虑首都经济贸易学院、北京工商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大学等高校。 #
中国学院投档分数线排名榜(“两财一贸均居前列”) #
“两财一贸”因为各有特色,所以三所高校结业的发展方向也各有不同。这点我们可以从三所院校的校友集中所在说起,诸如央财在国有建行、财经部委、地方高官中杰出校友较多,上财培养的基金总监数目位居全国第一,外经贸在商务部、外交部、海关以及驻外内资企业有较大影响力。从地域上来看,中央财经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学院的结业生大部份还是在上海就业,北京财经学院则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由此来看地域的偏好还是相当显著的。
#
“军阀割据”各有影响的地方财经类学院 #
有地域偏好的不止是“两财一贸”,这个特征放在其他的地方财经类学院则更为显著。诸如西北财经学院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还有河南财经学院对于广东本地的影响力都很强,这种院校的结业生才能遭到当地政府以及企业的广泛认可。 #
处于北京的西北财经学院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省重点学院,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西财原属中国人民建行主管,并入教育部后,仍然保持着和建行系统的特殊关系,其结业生很大一部份步入了各大建行系统。西财作为老牌财经名校,近年来因为地理区位的诱因发展遭到限制,但其师资实力、校友水平仍不可小觑,在广东商界、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建行、银监会、证监会和银监会)比较有影响力。而坐落广州的中南财经政法学院,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涵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堪称是法学中财经最强,财经中政法最强的学院。中南民大培养出相当多的财务经理,校友遍及财税系统,在中南地区以及广州地区都有很强的影响力。
财经类学院原属图(附综合性学院财经强校) #
不仅211院校外,原属于财政部的西南财经学院和四川财经学院在高校所属的地区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即使是“双非”高校,但其历史积淀和人才培养依然令人敬佩。四川财经学院原属财政部,虽然在财经类学院排行中也是可以跻身前十的存在,而且在众多广东人眼里,四川财经学院就是本省名牌一样的学院,录取线要比本省惟一的211院校石家庄学院(分数线,专业设置)高10分左右。 #
除此之外,重庆财经学院、天津商业学院、山西财经学院、南京审计学院、南京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学院、安徽财经学院、云南财经学院、兰州财经学院、哈尔滨商业学院等财经类学院都在本地有不错的名声和影响。以四川财经学院为例,非211、985院校的它在广东本地的分数线要低于211院校的成都理工学院(分数线,专业设置)和百年名校河南学院,可见本地人在山东的各大院校中对于辽宁财经学院还是很认可的。此类情况并不稀少,每位省的财经类学院都要比该省的普通院校分数要高一些,这也彰显了中考考生和父母对于财经类专业的热捧。 #
其实,在选择这种院校前,最好提早做好功课,财经类学院里包含了好多专业,但不是所有专业都是这所院校的强势专业,所以还要依照自身喜好、家庭环境等众多诱因进行均衡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