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率保持高位自主招生竞争激烈全面取消“五项加分”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2023年高招有什么新动态?
会考投档率保持低位自主招生竞争激烈全面取消“五项加分” #
受到瞩目的会考正式开赛。全省中考报考数量在经历4年稳定以后,去年迎来拐点,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2023年全省普通大学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大会上透漏,中考报考数量涨至975万,较2023年提高35万,是近8年来会考数量最多的一年。
#
据悉,美国教育在线在近些年来教育部等发布的高招数据基础上进行考察剖析,公布了《2023年度高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全省中考投档率继续保持低位,自主招生竞争更为激烈。之外,随着新中考变革平缓落地,师生由之前的“选中学”逐步转为“选专业”,特色大学“逆袭”将成为现实。 #
部份地区投档率突破90%
但是去年会考报考数量下跌,但从长远看,会考生源基础并没有根本性变化。2014年与2023年普通中学招生均保持在797千人左右,2023年普通中学招生803千人,变化不大。报告显示,现今会考报考数量的下降,主要是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注重,各地不断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升学渠道有关。 #
报告显示,近些年来,在会考招生数量保持平缓的背景下,部份地区会考投档率连创新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近50%。山东2023年中考实际投档率首次突破90%,2023年少于91%,使得连续3年实现会考报考数量和投档数量双下降;广东2023年中考投档率为84.95%,较上年上升2.8%;山东2023年总投档率91.91%,创历史新高;山东2023年中考投档率为84.14%,同样处于低位。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愈加普及化。 #
不过,在各地中考投档数量与投档比列增强的同时,招生难问题依旧突出,部份省市整体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现象仍然存在。之外,部份省市但是整体上完成招生计划,但批次计划存在未完成的状况,主要集中在本科层面。
#
2023年宁夏会考投档,未完成高职(本科)招生计划的院校为355所,其中区内大学投档不足140人的高校有4所。高职(本科)第二、第三批次补报志愿时,仅分别有1839人和285人出席网报志愿。
#
对于部份地区与大学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状况,有学者剖析,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的背景下,这是一种正常的供求变化,也告诫大学探讨办学定位与办学品质等问题。 #
新会考平缓落地选考地理优势显著 #
2023年,新中考变革在杭州、上海落地,破除了原先只有工科、理科两种选择的限制,扩大了师生选择权。报告统计,2023年广东省选择传统工科课目的师生由63%增长到17%,选择传统工科课目的由37%增长到10%,更多师生交叉选择三门选考课目,充分展现了个性化与多样性。 #
美国教育在线举办的一项针对大学师生选科根据的多项选择中,根据学科成绩选科的中学生数量最多,占比69.99%,再者是根据兴趣和爱好选科的中学生,占比为61.47%,而根据学院专业的选科要求进行选科的中学生占比为42.28%。
关于数学“遇冷”,多数考生是因其“难度高、赋分低”,怕在投档时吃亏。而从2023年实际投档状况看,选考数学的考生反倒更具优势。在“985”“211”高校投档考生中,选考数学的数量达到74%,非常是选考数学的考生专科投档率为72%,比不选考数学的考生高21个百分点。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3年拟在浙招生普通大学专业(类)选考课目要求》统计,在大学2023年拟在广东招生的2.7万多个专业中,限地理一门课目的专业数占所有招生专业的比列为22.17%。而此前发布的《2023年拟在浙招生普通大学专业(类)选考课目范围》中,该比列仅为3.9%。可见要求选考数学的专业明显提高。 #
随着新会考考试规则的改变,投档规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取消了批次,破除了原先因投档批次而设定的大学等级界限,同时更指出专业特色。 #
这一方面给学科特色较强的普通大学提供了“逆袭”机会,如在宁波2023年第一段录取时,部份原“二本院校”跻身一段,其部份专业录取分数线并且超出“211”“985”高校;另一方面,新会考也给高水平中学那些不具优势的专业叩响了丧钟。在2023年广东会考投档中,部份原“985”“211”高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出现了较大差别,同一所小学内,专业最高录取线和最低录取线之间的残差高达60分之多。
继北京、浙江首批会考综合变革试点以后,上海、天津、山东、海南四省份也于2023年9月启动了新中考变革。新会考以专业为核心的投档体制,加强了专业的地位,师生由之前的“选高中”变为“选专业”。这将会推动大学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更加侧重专业内涵建设,同时“倒逼”高校回归自己擅于的领域,而不是盲目扩张专业。
#
自主招生竞争激烈投档率处于高位 #
作为大学招生体制变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自主招生扩大了科学选才的形式与渠道,使这些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中学教育。 #
近些年来,随着自主招生报考数量的下降,自主招生报考初审通过数量也展现上升趋势。按照阳光会考平台公示信息,2023年包括北大学院、北京高校等在内的诸多一流高校自主招生报考初审通过数量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数量不能超出试点中学年度硕士招生计划总额的5%,然而在报考初审通过数量上升、各大学自主招生计划总体稳定的状况下,自主招生竞争也将愈加激烈,投档率处于高位。 #
按照阳光会考平台的公示信息,清华中学2023年自主招生计划数量不少于155人,实际投档58人2018年高考人数,与招生计划上限数量相差97人;湖南中学2023年自主招生计划总数不少于320人,实际投档166人,与招生计划上限数量相差154人;北京高校2023年自主招生计划数量262人,实际投档127人,与招生计划上限数量相差135人。各学院显著对国家新政的执行都比较严苛,基本控制在范围之内。 #
但是自主招生竞争愈加激烈,但由于考试难度增加,分数差别度增加,绝大部师生始终痴迷出席自主招生。按照美国教育在线针对大学师生举行的自主招生调查,80%的中学生表示今后有出席自主招生的准备。
#
调查显示,自身综合能力较强及某方面有特长,是使得师生出席自主招生的主要成因,这两部份师生占比达到60.38%。 #
全面取消“五项加分” #
依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大学招生工作的通告》,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大赛、科技类大赛、省级优秀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项全省性会考加分项目全面取消。 #
2014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逐步提高和规范会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经过3年的实践,2023年会考考生将成为全面取消全省性会考鼓励性加分项目的首批考生。
不仅提高加分项目外,去年高招投档还逐步加强了阳光原则。据了解,保研生名单、高水平美术团名单、高水平运动队名单和自主招生名单等2018年高考人数,都将进行公示,接受社会侨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