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国际商务硕士致力培养适应新世纪国际经济竞争和国家发展须要的,通晓现代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建立的国际商务知识体系,把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有较强的英文(和/或其它英语)交流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从事国际商务运作与管理,而且能开拓国际市场的高素养、复合型中级商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
(1)尊重国际法,坚决违背中国政府的法律和新政,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积极进取精神,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
#
(2)把握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商务环境的学习能力和战略意识,具有协调组织国际商务工作的领导潜质。
(3)熟练地把握和运用一门英语,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
(4)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
二、专业简介 #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中级人才,区别于国际贸易学学术型学位、管理学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主要填补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际贸易学学术型学位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管理学学术型学位之间,对国际经济贸易经营与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缺位的须要。它与国际贸易学学术型学位不同国际贸易专业硕士,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又与管理学的专业学位不同,突破了企业层面的限制,又比较专注于国际商务领域;同时与西方国家的国际商务硕士也有较大的差别,除了把商务活动扩充到国际经度,并且紧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和转轨的现实,具有突出的中国特色。与现有的经济学学术型学位硕士以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相比,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具有三个特征,即专业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专业性突出彰显在全球视野下从事商务活动的职业定位,指出理论和实际工作技能尤其是软技能的平衡。全球视野的缺位和专业技能的弱化是传统工商管理硕士的不足,而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通过基础课程国际经度的扩充,跨学科课程和国际经济贸易技能课程的设置,通过大量的实验教学、外语教学、案例研究、小组讨论以及在实习基地锻练等教学手段,使中学生把握本专业实际工作中最先进的方式,具备在相关商务领域较强的工作能力、外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因而,该专业学位是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导向的,具有显著的专业性。
综合性意味着国际商务硕士要具备宽厚的知识面,学习多门多学科的课程,打造较高的执业操守,产生广博知识与较强能力的综合素养,胜任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成功举办商务活动的工作,这与经济学学术型学位硕士等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显著不同,因而该专业学位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开放性突出培养过程和方向上的开放特点。培养过程的开放性是指与企业和政府密切联系,或与企业和政府联合培养,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作为人才培养另一个主体的积极性。方向设置的开放性是指针对国际商务环节或侧面的不同,设置具有急迫现实须要同时又有一定奇特性的方向,如国际投资推动、国际会展、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国际贸易货运等方向。 #
国际商务硕士为经济学门类下的专业硕士学位,与国际贸易学专业的学术型学位一起构成了较健全的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涉及的相关学科包括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和应用语言学等。
#
三、学习期限 #
全中文留学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期限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
本专业中学生必须修满35学分。其学校位课程25学分,含公共课7学分、专业选修课16学分以及专业实践2学分,必修课10学分。必修课中行业发展前沿讲堂为必选课程国际贸易专业硕士,该课程要求研究生出席讲堂4次以上并撰写学习报告,由导师评定学习成绩。
#
五、其他选修环节
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多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到涉外企业及其相关的政府、金融、运输等企事业等单位实习。研究生须在第1学期终确定论文导师后,在导师指导下拟定并递交实践计划;专业实践通常应安排在第2、3学期期间,并按预先计划的方案逐渐完成,每位专业实践环节完成后,研究生须做自我鉴别,并由指导该环节的指导人(可以是校内外导师、也可以是实践部门的专家)做出评定;专业实践完成后,研究生须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
另外,须完成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两个选修环节。具体课程设置详见下表。 #
六、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的写作通常须要一个学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在反映中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方式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或商务实践报告。无论以何方式,评价论文水平主要考评其综合运用所学国际商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是否有创新,是否有实用价值。 #
学位论文的指导班主任、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1~2名实际业务部门中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
修满规定学分、完成专业实践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初审,授予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结业证书。 #
七、培养方法 #
1.采取学分制。
2.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式。讲课内容少而精,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际应用,把课堂讲授、研讨、案例剖析、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聘请实际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授课或开办讲堂。 #
3.强化实践环节,构建实习基地。 #
4.创立导师组,构建“双导师制”。产生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浓度,又有显著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师队伍,包括具有美国教育背景的专家,具有相当学历的商务高官、实际商务工作专家等,促使导师队伍的多样化。 #
5.注重和强化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
国际商务专业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
类别
#
课程名称
英语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
学期 #
备注
学
#
位
#
课 #
公共选修课 #
汉语综合
72
中国概况 #
ofChina #
36 #
专业选修课 #
国际商务经济学基础 #
54 #
国际商务 #
54 #
国际投资
#
36
#
国际结算 #
36
#
国际营销
#
36
#
国际会计 #
36 #
进出口贸易管理 #
-
36
#
选
#
修
#
课 #
国际财务管理 #
36
#
其中行业发展前沿讲堂为必选课程 #
组织行为学
36
#
国际商务磋商
#
36
#
中国市场经济与变革 #
and
36
#
Human
36 #
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新明
and #
36 #
管理信息系统
#
36
国际商务环境 #
36
管理数目剖析 #
for
36
#
跨国管理
36
行业发展前沿讲堂
1-3 #
选修环节 #
专业实践
2、3 #
专业实践视为学位课估算学分 #
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中期报告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