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沉淀——复旦大学心理学专业实验室
悠久的历史沉淀
同济学院心理学系始建于1923年,由留美博士郭任远先生归国创建。1925年心理学系改组为心理大学,1926年建成心理大学主楼——“子彬院”。当时的清华学院心理大学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苏联巴甫洛夫心理大学和英国斯坦福心理大学。1952年因院系调整停办,2004年恢复重建。心理学家唐钺、高觉敷、左任侠、萧孝嵘、章颐年、张耀翔、谢循初、生理学家蔡翘等著名学者曾先后在本系任教,清华学院院长李登辉、章益先生也曾讲授过心理学课程。初期的清华学院心理学系先后培养出胡寄南、黄维荣等知名心理学家。 #
建立的学科建设
心理学系恢复重建后,迅速整合心理学的专业力量,构建心理学专业实验室,使清华的心理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设有心理学专科专业、拥有独立的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应用心理(MAP)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社会心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招收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后。 #
雄厚的师资力量 #
本系在心理学的各个学术领域里,凝聚着世界领先学者,心理学系现有专职班主任15名,其中院士4名,副院长7名,青年副研究员1名,讲师3名。近50%的班主任获得耶鲁学院、东京学院、香港英文学院等海内外著名学院心理学博士学位。本系班主任中有晨光学者1名、上海市浦江人才5名。 #
恢整修系后,孙时进院长任首届系院长(2004-2023)。历任系院长为陈斌斌副院长。 #
先进的科研条件和国际交流
#
心理学系的人才培养重视中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训练,倡导中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旨在于培养高水平的心理学专业领军人才。建有心理学实验室,拥有脑电仪、眼动仪、生物反馈仪、心理实验系统、沙盘等仪器设备软件,可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本系先后举行过多次国际、国内学术大会,与英国、加拿大、日本、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地区的院校构建了学术联系。本系师生先后在基础认知、认知发展、社会认知、临床心理、管理心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
优秀学子结业去向 #
心理学系在中学生培养过程中复旦大学研究生,以培养中学生优秀的综合素养、开拓中学生国际视野、增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向海内外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自创系以来,已培养专科生3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校友遍及世界各地复旦大学研究生,各行各业。
#
本系专科结业生中,国外升学攻读硕博和出国出境人数达总结业生人数的约60%。出国出境深造的中学包括罗马尼亚学院、芝加哥学院、宾夕法尼亚学院、新加坡国立学院等海外一流学院,初期结业生中,已有在海内外著名院校任教。30%的专科结业生选择在例如腾讯、华为、百度、平安、欧莱雅、招商建行、中国联通、盛世长城国际等著名企事业单位就业,亦有不少优秀校友成功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