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杜威以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全面阐释了他的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概括上去杜威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关于教育本质。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类不同角度,多方面且反复地阐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可以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据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整修”。他明晰强调:“教育即是生长,除它自身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我们如要测度中学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够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够供给方式,使这些欲望得以生长”。从这些教育即生长观点出发,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他强调,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则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因而,教育即是生活,在他看来,人不能脱离环境,中学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教育的举办及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中学教育应当借助现有的生活情景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能把未来的东西、成人的经验外在地强加给儿童,否则都会忽略儿童的须要与兴趣,都会陷儿童于教育中的被动地位。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杜威又把教育的本质看作“经验的改建或重新组织”。这一论据完全是以他的主观经验论的哲学理论和不可知的认识论为基础的。
(2)关于教育目的。杜威从多方面阐述过教育目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他关于“教育无目的”的阐述。杜威觉得教育只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或则说只有“教育过程内的”目的,而无“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所谓“教育过程内的”目的,即指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把由社会、政治须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抨击这是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据此,杜威提出应追求构建一种“良好的教育目的”,并强调它所应具备的特点:教育目的要依据受教育者的个人的活动、需要和现有能力;教育目的必须同时也是组织活动教学的方式,能提出解放、组织中学生能力所需的环境;拟定教育目的要防止制订通常的、终极的目的杜威的教育思想,而拟定当前的和各类具体的目的等等。
#
(3)关于教学的基本原则。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份是他的教学理论,而“从做学校”又是他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从做学校”从根本上说是以杜威的经验论哲学观和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是对传统教育的教学进行全面否定的一个中心论点。杜威全面地批评了传统式的教学。强调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式是“从做学校”。在教材与课程的问题上,杜威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这些教材所组成的学科课程。他觉得把这些“早已打算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是违背儿童天性的,多种多样的学科课程只会把儿童自己的统一的生活经验给予割裂和分尸,必定制约儿童的生长。他提出在课程中占中心位置的应是各类方式的活动作业,如:木工、铁工、烹调、缝纫以及各类服务性的活动。在教学方式上杜威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活动中进行教学。他觉得传统的班级讲课是中学生没有活动的情景,只能“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却无从发展中学生的制造与思维的能力。因而杜威提出,在以中学生主动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员与课本不复成为中学生惟一的导师,手、眼睛、耳朵、以及身体全部,都是知识的显学。而教员弄成发起人,课本弄成试验品。”这样,班主任在教学中就不再起主导作用,而只是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参谋作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