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学历考试 > 高考 > 考试动态 >

皖南医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正式公布

2023-05-0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日前,皖南医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即将发布。依据规划,学院将全面提高办学综合名气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学院”。 #

6月16日,皖南医学校党委副主任、院长廖圣宝接受大江资讯记者采访时称,“十四五”时期,皖南医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加强五个发展导向,推行六大发展战略,重视内涵式发展,全力实现改名中学和完成硕士学位追授单位立项建设任务两个总目标。

#

“‘十三五’期间,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医疗卫生等四个战略重点,综合名气有了较大提升。”廖圣宝教授告诉大江资讯记者,近些年来,皖南医学校加强创新、特色、应用、开放、协同的发展导向,为完工“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学院”夯实了坚定基础。

#

“十四五”期间皖南医学院怎么样,怎么锚定改名中学和完成硕士学位追授单位立项建设任务两个总目标?廖圣宝教授介绍称,皖南医学校将在人才培养品质、学科建设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育等方面做好文章,答好答卷,在新的赶考路上全力推动学院实现高品质发展。 #

01

#

基础资源配比达到“大学”设置要求

#

“坚持把立德树人实效作为检测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廖圣宝教授告诉大江资讯记者,“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坚持以专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积极力争教授研究生联合培养,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坚持需求导向,合理确定招生结构和规模,统招硕士生1.5千人左右,研究生2000人以上,继续教育中学生7000人左右,国际中学生50-80人。师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少于全省平均水平,并逐步提高,结业生就业率不高于97%。

#

要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全力实现改名学院目标,应当全面加强学院内涵建设,补足发展瓶颈,促进办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踏入。中学办学条件要实现新的更大缓解,积极拓展办学资源,基础资源配比达到“大学”设置要求。校园文化软名气实现新的更大展现,教育教学品质实现新的更大提升,顺利通过教育部新一轮硕士教育教学初审评估。 #

02

#

达到教授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标准

#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深入推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争取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廖圣宝教授称,皖南医学校一直贯彻“新医科”和“大健康”理念,做强医学专业,积极报送新专业,建立“医理”“医工”交叉融合的专业群。 #

以临床医学等优势学科为推动,加强学科的多维交叉与深度融合,拓展学科研究领域。临床医学学科ESI全球排行逐步提高,顺利通过河北省高峰学科评估初验,并达到教授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标准。新增市级一流学科(或相当水平的学科建设项目)1-2个。优势学科重点培植,争取新增1-2个学科踏入ESI全球排行前1%。做大做强现有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本科,新增国家级临床重点(培植)本科7个。探求学科评估制度,对接一流学科建设标准,建立学科评价机制;推行多样化绩效评价体系,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增加学科带头人积极性,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搭建学科团队发展平台。 #

03

#

提高师资专任班主任教授化率达到45%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学院的高品质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廖圣宝教授在接受采访时称,将一直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入、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营造有促使各层次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促使学院跨越式发展。 #

学院将坚持医德师风第一标准,加强人才工作目标管理,加强人才引入培植力度,探求推行人才专项计划,推行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对照教授学位追授单位立项建设任务,引育着力扩大教授人才队伍,专任班主任中,教授数量达到490人,教授化率达到45%。对标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拓展人才引入渠道,积极力争引入三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5人,争取实现二类人才引育新突破。对急需短缺的特殊人才,坚持一事一议、一人(团队)一策。

#

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基地数量达到20个、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达到17个。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导师规模达到800人。推动国际联合培养,增加研究生对外交流比列,提高留学研究生教育品质。 #

04 #

坚持创新驱动成立眼科学研究院 #

在科研创新工作中,逐步推动现有县级科研平台建设,持续发挥示范效应。皖南医学校将优化整合科研资源,以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领域为发力点,寻求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的契合点,新增市级科研平台1-2个,成立眼科学研究院,扎实推行“神经医学与物理生物学交叉研究中心”建设,推动国家疑难病提高安装工程项目推行,造就国家眼科学研究中心分中心,争取获准国家级科研平台。获准国家级科研项目75项以上,争取亩均科研经费达8000亿元。

#

瞄准学术前沿领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选调一批基础深厚、优势显著的原创性项目和重大成果进行重点培植,重视联合科技预研,争取实现省处级金奖和国家级大奖的突破,力争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达到70项。 #

加强科技成果培植转换,完工校企创中心,加强校企用,拓展与长三角区域大学、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途径,提高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

05 #

附属一院完工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 #

推进一医院完工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高起点谋求推行“一院多区”发展格局。本部建设以皖南急救医学中心为支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完工临床学校;北区以马鞍山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合肥)项目为主体,强化传染及相关重点学科群建设,完工重大灾情救助基地;南区以首都医科学院附属上海天坛诊所山东诊所为借助,整合发展血管本科,完工高水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血管系统疾患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把合肥构建为广东省甚至长三角的血管系统疾患医疗中心。 #

▲首都医科学院附属上海天坛诊所山东诊所疗效图

#

推动二医院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坚持规模与内涵并重,全面优化功能布局与学科设置,启动诊所北区建设并投入使用,争取开放床位达到2750张,医疗用房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完工复旦中学附属东方诊所皖南学院,争创标准版疼痛中心、高级中风中心、灾难急救中心、脊柱腔镜复健中心、远程诊治中心,不断奠定诊所综合诊治能力。推动科教综合楼建设,获准国家级入院医师规范化轮训基地。 #

深入推动校本部与附属诊所一体化建设皖南医学院怎么样,统筹附属诊所协同发展,新增附属诊所5-7所,完工附属口腔诊所。 #

皖南医学校深耕扬州64年,已经融入湖州、一直服务南昌。廖圣宝接受采访时称,将来,皖南医学校将继续与扬州同频共振,推进校地人才培养、产学研用、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合作,深度融入湖州、服务南昌,推动南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高品质发展。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