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试题及答案(1)(2)

分享到:
【来源:互联网   2010-11-07   作者:第一考试网
6.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验算,是为了保证墙,柱满足( )要求。 A.受压承载力 B.受剪承载力 C.局部受压承载力 D.稳定性 【答案】D 【解析】砌体结构房屋中的墙、柱是受压构件。除了要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必须

  6.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验算,是为了保证墙,柱满足(  )要求。
  A.受压承载力  
  B.受剪承载力  
  C.局部受压承载力  
  D.稳定性

  【答案】D
  【解析】砌体结构房屋中的墙、柱是受压构件。除了要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必须保证其稳定性,以防止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倾斜、鼓出等现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用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方法来进行墙、柱稳定性的验算。

  7.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采用的标准度件,其养护龄期是(  )。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答案】D
  【解析】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又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度件,在28龄期,用标准度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以    表示。

  8.工程测量用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  )。
  A.直接测量待定点的高程
  B.测量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夹角
  C.测量两点间的高差
  D.直接测量竖直角

  【答案】C
  【解析】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两点间的高差,它不能直接测量待定点的高程,但可由控制点的已知高程来推算测点的高程。利用视距测量原理,它还可以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9.对某一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测设,M点为水准点,已知高程为12.00m;N点为待测点,安置水准仪于M,N之间,先在M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4.500m,然后在N点立尺,读得前视读数为3.500m,N点高程为(  )m。
  A.11.000  
  B.12.000  
  C.12.500  
  D.13.000

  【答案】D
  【解析】设B为待测点,其设计高程为HB,A为水准点,已知其高程为HA。为了将设计高程HB测定于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先在A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m;然后在B点立尺。为了使B点的标高等于设计高程HB,升高或降低B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b,B点高程可按下式计算:HB-HA+m-b则N点高程式=12.000+4.500-3.500=13.00m

  10.当地质条件和场地条件许可时,开挖深度不大的基坑最可取的开挖方案是(  )。
  A.放坡挖土  
  B.中心岛式(墩工)挖土  
  C.盘式挖土  
  D.逆作法挖土

  【答案】A
  【解析】放坡开挖是最经济的挖土方案。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周围环境允许,经验算能确保土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放坡开挖
 

【二级建造师责任编辑:小鱼】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com)所提供的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试题及答案(1)(2)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试题及答案(1)(2)”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