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施工方案及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分享到:
【来源:互联网   2010-05-29   作者:第一考试网
第一考试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为您提供关于施工管理—施工方案及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的文章,第一考试预祝广大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施工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关键。

  往往由于施工前案考虑不周而拖延工期、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以确保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在经济上合理,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现就两个施工方案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如何才能使选用的施工方案达到上述的要求。

  案例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已知:某基础尺寸长、宽、高为2OmX8mX3m,浇筑混凝土时不允许留设施工缝,工地只有3台搅拌机,每台产量为5立方米/h,从搅拌蛄至浇筑地点的运输时间为24min,混凝土初凝时间为2h.

  方案拟定分析如下

  (1)求每小时混凝土的浇筑量。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不留施工缝时,应保证浇筑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不致产生初凝现象。

  如果搅拌机数量不受限制,则应据此来选择搅拌机的台数,以保证搅拌机的产量能满足30立方米/h的需要。但现只有3台搅拌机,每小时只能生产混凝土为3X5=15立方米/h,不能满足所需的浇筑量。

  (2)根据现有三台搅拌机的生产能力,决定采用浇筑量Q=3X5=15平方米/h.

  (3)已知Q=l5平方米/h,则应求解在此条件下的允许浇筑长度L也就是说,当Q=l5立方米/h时,下层混凝土只能浇筑lOm长,随即就要浇筑上层混凝土,此时,下层混凝土才不致产生初凝现象。

  (4)浇筑方案选用分析。

  1)全面分层浇筑方案。此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因为基础长度为20m,允许浇长度为lOm,当浇完下层2Om后再浇上层,下层混凝土必然产生初凝现象。

  2)全面分层,采取二次振捣的浇筑方案。混凝土初凝以后,不允许受到振动;混凝土尚未初凝、刚接近初凝再进行一次振捣,称二次振捣,这在技术上是允许的。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时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

  全面分层、二次振捣浇筑方案,就是当下层混凝土接近初凝前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又恢复和易性;这样,当下层混凝土一直浇完2Om后再浇上层,不致使下层混凝土产生初凝现象。此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也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但需要增加人力和振捣设备;是否采用,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分段分层浇筑方案,如图3:5所示。就是当第一段第一层浇至2~3m后,即成阶梯地浇第二、三……层,直至所需高度后再浇第二段、第三段,依次向前推进,且每段各层总的浇筑长度,不应超过允许的浇筑长度。此方案只适用于面积大、高度小的结构。对本例则不可行,因本例高度为3m,分层过多。

  4)全面分层,加缓凝剂浇筑方案。此方案技术上可行,施工方便,不斋增加人员和设备,仅增加缓凝剂的费用。其缓凝时间可按下式计算:从计算结果可知,扣除混凝土初凝时间2h后,只需缓凝1.6h就能满足全面分层的要求。若采用木钙粉缓凝剂,一般只需掺占水泥重量0.2%的木钙粉即可。实际应用时则需通过试验确定。

  5)斜面分层浇筑方案。要求斜边坡度不大于1:3,从上向下振捣。采取此方案时,应使斜边长度不大于允许浇筑长度。本例按1:3的坡度,则得斜边长为由此可见,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若斜边长度大于允许浇筑长度时,亦可采用斜面分层掺缓凝剂的浇筑方案。

  案例二:人工降水方案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如地下水位较高,而土质又属砂类土,则不能采取明排水、大开挖的施工方案,否则,必然会产生流砂现象。这样,不仅会使施工条件恶化,拖延工期,增加对流砂处理的费用,更严重的是将会影响地基的质量。在工程地质条件下施工时,又可能产生管涌冒砂现象。因该地质条件上下层为不透水层,中间为承压含水层,当坑底不透水层的覆盖厚度小于承压水的顶托力时。

【二级建造师责任编辑:admin】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com)所提供的施工管理—施工方案及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施工管理—施工方案及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