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建筑考试 > 二级建造师 > 专业辅导 >

二级建造师辅导:对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

2010-05-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的主战场,是企业经济目标向物质成果转化的场所。加强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现场管理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场容、安全、防护、临时用电、机械、材料、环保、环境卫生、消防保卫等专业。规划合理、井然有序,文明安全的施工现场,将展示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的素质。由此,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的重视。为此,许多细则和规范相继出台,安全文明工地的评比方兴未艾,施工现场的管理日趋成熟和规范。但是由于施工环境不同、工程规模各异以及社会对施工扰民问题日益关注等多方面原因,因而如何改进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仍是建筑施工企业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所在企业的工作实际,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提高认识水平,是搞好施工现场管理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有行动的艺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认识,深刻了解现场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增强现场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1.管理就是生产力。抓好现场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哪里有生产活动,那里就需要管理。管理是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规模愈大,科技水平愈高,就愈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专业人员与农民工相结合的、快速发展的建筑施工企业,更要提高对管理工作的认识,确立科学的管理思想,使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与生产规模相适应。企业管理具有二重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一方面要对生产劳动过程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对工人阶级反抗剥削压迫进行监督管理。按照科学原则组织生产活动,按成本编制预算,科学安排作业顺序,最大限度确定工作速度和工作定额,加大了工人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它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使管理成为科学。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管理与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生产力。在实际工作中不难看到这种情况,员工素质、科技水平、生产条件基本相当的企业。由于管理水平的差异,其生产力效益相差很大。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秩序是效率的基本前提,没有秩序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就没有效益。施工现场管理相当,材料可以节约,人工费设备费可以减少,现场不出工伤事故、环保事故、火灾事故,可以得到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社会效益。这就直观地说明,管理出效益,管理就是生产力。

   2.现场连着市场,抓好现场管理是赢得市场的必要条件。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占领市场的前沿陈地。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甲方对乙投标资格的审查更加严格,对施工企业已竣工的,特别是对施工程现场的考察,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不能设想,一个脏乱差、毫无秩序、缺乏有效管理的施工现场,会赢得甲方的信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场是与市场紧密相连的。一定要“着眼于市场着手于现场;抓好现场,才能赢得市场”。2001年以来,集团公司由于抓名牌突破,狠抓现场管理,在创名牌工程的同时,创名牌现场,从而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

   3.施工现场关系到企业信誉,搞好现场管理,有利于塑造和展示企业良好形象。搞建筑施工,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建设一个文明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不仅可以为职工提供便利的条件,可以激发职工爱企业、爱岗位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而且体现了对职工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对外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建筑业的主要舞台在工地,企业的素质、科技水平、管理水平,都会在施工现场得以展现。正像有的项目经理所说的,“现场管理是企业素质的活广告”。那是认为“工地脏点乱点是情理之中,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把楼房盖好,文明施工或不文明施工无所谓”的想法,都是与行业发展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切实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p#分页标题#e#

  二、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管理体制,是搞好施工现场的核心。

   1.要管理出一派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先进的项目管理新体制。

  推行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迫切要求。我们看到了国有建筑企业的弊端,从而开始生产方式变革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的认识就更加深刻。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项目靠指令分配,资源靠指标供应,行政一级一级对上负责,建设中专业分工各管一段,这种落后的施工管理方式已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项目靠市场竞争得到,资源靠市场在项目上配置,业主或顾客越来越苛求项目的实施质量,建筑施工承包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工程项目上直接结合的水平,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创造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因而进行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2.为了迎接入世挑战,做好建立项目管理体制的几项工作。

  一是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主要形式的施工生产组织系统,全面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二是把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施工管理体制按照三个层次进行改组:公司总部为经营决策层,项经部、项目部为施工管理层,施工队伍为劳务作业层。其中,企业法人代表与项目经理之间是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企业与项目之间是服务与服从,监督与执行的关系;项目部与作业层是平等的经济合同关系。三是建立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的项目成本核算制。四是企业对项目采取复合性指标责任制。五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运行机制。六是要确立和维护项目经理的地位和合法权利,同时要加强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国已经入世,如何与国际接轨是无法回避的课题;随着国外企业逐步加入中国市场,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化、国际化。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提高素质,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整体水平,来迎接挑战。

#

#

[1] [2] 下一页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