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辅助生产成本与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方式内容播报
编辑
计划成本分配法适用于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服务单位实际成本比较稳定的情况。
#
计划成本分配法估算公式为: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实际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归集的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到的费用
#
辅助生产成本差别=实际成本-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费用 #
若>0,超支差别,转到管理费用贷方
#
若
#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优点:简化和加速了分配的估算工作,排除了辅助生产费用的高低对受惠单位成本的影响,以便考评和剖析各受惠单位的经济责任。 #
案例解析播报 #
编辑
光华公司的炉窑车间、机修车间成本支出分别为28730元和12300元。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应的对象和数目见“表1”,假设光华公司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计划单位成本:炉窑车间的蒸气每斤为2.30元;机修车间每小时3.80元,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别应追加分配。会计分录如下:
#
①按计划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 #
借: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760
#
——机修车间920 #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31350
#
管理费用—9950
#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30820
——机修车间12160 #
②分配成本差别的空间分录: #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89 #
管理费用—181 #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1330 #
——机修车间1060
#
计划成本的估算方式比较简单,在此不再赘言。
方式估算播报
编辑
#
在生产实践中,各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实际生产费用与计划成本存在差别是在所难免的。为此,“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核心问题是“成本差别”的估算。上面资料中规定的估算公式是:成本差别=各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到的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而案例中蕴藏的估算公式为:成本差别=辅助生产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 #
我们仅就炉窑车间为例剖析本案例的差别估算:炉窑车间直接生产费用为28730元;应从机修车间转到760元(200×3.80);则炉窑车间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为29490元(28730+760);炉窑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为30820元(13400×2.30,包括机修车间的400×2.30);炉窑车间最后的“成本差别”为-1330元。 #
从炉窑车间的估算过程中不难发觉,本案例是在用一个早已富含计划成本成份的数字29490元(28730+760)和另一个完全为计划成本的数字相乘,来求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别。这些做法不但极为繁杂,又促使“成本差别”成为一个完全虚拟、丧失实际基础的数字。
#
笔者觉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就应该为各辅助车间当期发生的直接生产费用,即炉窑车间为28730元;而计划分配成本就应该为按该车间计划单位成本对“外部使用部门”的分配成本,即炉窑车间为29900元(21850+8050);“成本差别”就应该为各辅助车间生产费用除以对“外部使用部门”分配计划成本的差,即炉窑车间为-1170元(28730-29900)。这样做可以省略毋须要的交互分配估算,又促使辅助生产实际成本更为“实际”,能够真正彰显简易分配方式的简单容易操作。 #
看出:按计划成本“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金额一直为41300元(31350+9950);待分配的“成本差别”仍然为-270元。即估算结果与案例解析完全相同。但本方式会促使估算更为简便,分配表更为清晰易懂。 #
关于会计分录播报
#
编辑
#
案例中给定的会计分录其实与“交互分配法”雷同,过分冗长,为登账、结账和日后对帐等带来何必要的麻烦。毕竟存在一定错误,如借记“制造费用——基本车间31350”,使记帐人员未能登记“多栏式”制造费用明细账。而根据重新估算的结果,会计分录可以简化为:
①按计划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 #
借:制造费用——水、汽费21850
——机修费9500 #
管理费用——水、汽费8050
——机修费1900 #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29900 #
——机修车间11400
②分配成本差别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05
#
管理费用—165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1170
——机修车间900
#
根据新的估算结果编制的会计分录,不会反复登记调整“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的帐面数字,降低了登帐工作量,也促使“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的凭证记录更为整洁,更有利于后续的结帐、对账与查账。分项目列示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具体内容,又为多栏式费用凭证的登记提供了便利。
#
结语播报
编辑 #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是企业成本估算的重要环节,“计划成本分配法”是实践中常用的重要方式,各类资料对于该技巧的论述应该尽量确切、简便、易懂。为此分配率怎么算,“计划成本分配法”应当是:先根据各辅助车间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外部”受益单位的获益量对外分配分配率怎么算,之后再估算各辅助车间实际生产费用与对外分配计划成本的“成本差别”,将差别直接记入管理费用或向“外部”受益单位追加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