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试行)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一、基本要求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煤矿、金属炼钢、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该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评合格"。第二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该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不得上岗作业;被派遣劳动者的,接收中等职业中学、高等中学中学生实习的等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并应该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二、培训违规行为的处罚 #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下述行为之一的,勒令责令改正,处十亿元以下的罚金;逾期未改正的,勒令停产歇业整治,并处十亿元以上二十亿元以下的罚金,对其直接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亿元以上五亿元以下的罚金。 #
(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以及煤矿、金属炼钢、建筑施工、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照规定经考评合格的。
#
(2)未依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中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则未依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 #
(3)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
#
(4)未将车祸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如实记录或则未向从业人员通报的。
(5)未依照规定拟定生产安全车祸应急搜救预案或则未定期组织演习的。
(6)特种作业人员未依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
三、对各种人员的培训时间的规定: #
高危(矿山、非矿山山、危险物理品、烟花炮竹、金属炼钢。)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首次≥48学时再培训≥16学时;新职工首次≥72学时;再培训≥20学时 #
其他行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首次≥32学时再培训≥12学时;新职工≥24学时
四、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和时间
#
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钳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煤矿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物理品安全作业、烟花炮竹安全作业;
#
应急管理部认定的其他作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在户口所在地或则从业所在地出席培训。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省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应急管理部统一样式、标准及编号。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循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评发证机关或则从业所在地考评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
五、其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1.五级安全教育:厂、车间、班组 #
(1)厂级安全教育培训重点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识别、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考评赏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力和义务、有关车祸案例等。 #
(2)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是在从业人员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基本确定后进行,由车间一级组织。培训重点是本岗位工作及作业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举措,典型车祸案例,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技巧、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具的使用和维护。 #
(3)区队级安全教育培训是在从业人员工作岗位确定后,由区队组织,区队长、班组技术员、安全员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除此之外自我学习是重点。我国传统的师父带师父的形式,也是抓好区队安全教育培训的一种重要方式。步入区队的新从业人员,都应有具体的跟班学习、实习期,实习期间不得安排单独上岗作业。区队安全教育培训重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剖析方式和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 #
2.调整工作岗位或则脱岗后重新上岗安全教育培训 #
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后,因为岗位工作特性、要求不同,应重新进行新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因为工作须要或其他诱因离开岗位后,重新上岗作业应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方可上岗作业。离开岗位时间可根据行业规定或生产经营单位自行规定,行业规定或生产经营单位自行规定的离开岗位时间应低于国家规定。调整工作岗位和脱岗后重新上岗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原则上应由车间组织。 #
3.岗位安全教育
#
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是指连续在岗位工作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考试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