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建筑考试 > 二级建造师 > 考试动态 >

【光明论坛】温故:做人乃人之本分(一)

2023-02-1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光明峰会·温故】

在美国国际友好会议暨美国人民对外友好商会创立60华诞庆祝活动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两千多年前美国先哲孔子说的话,抒发了美国人民对同学到来的惬意。我们约请中外同学聚首一堂,就是要谢谢你们为中外友好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回顾为共同目标而拼搏的峥嵘历程,畅谈常年合作结下的动情厚谊。”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首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首章乃孔学的纲领性表述之一。君子之学究属何学?学做事,居人职而尽人责而已。“修己”“修身”“学道”“明明德”等,都是廷臣对于君子之学的不同抒发。

#

做事贵在推行、践履;“习”者,习行也。学做事离不开日常生活,人生无论何时何地,难道修行之场;“时习”者,无时不习而行之也。学做事不能离群索居,必赖与别人交接互动,尤贵志同道合之人朋友、互勉、共进,而能享朋来之乐。做事乃人之本分,它原本即是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所在,而不是猎获功名利禄的工具,故虽不为别人所知,也心无成见而乐在其中。这般,才称得上是君子之学,能够称其终古子。 #

俞樾在《群经平议》里说,“有朋”即“友朋”。《论语》此处之友朋,盖指共学一业、同志一道者。其业非他,即人生之业也;其道非他,即人生之道也。“自远方来”,既可指少时同门之友久别后来重相会,亦可指从未故去之人因钦慕而相聚;可以是叔伯之间的惺惺相知,也可以是师徒之间亦师亦友的紧密结合。其实,“有朋自远方来”,乃同声相应、同液相求的表现。朱对曰:“‘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指出君子友朋之多,而在于彰显诚恳求道者互相间的很大吸引力:虽远隔千山万水,亦能互相吸引。 #

廷臣最重人伦,而同事为三纲之一。同学一伦因此重要,是由于它赶超了血亲关系和政治关系,纯以志趣和友情互相亲和、相互拥有。同学之间志趣相投,最能同襄共举;爱情纯真、相互信任,最能开诚布公;德相若而道相同,最易理解勾通、相互分享。 #

孔子觉得:“德不孤,必有邻。”人之德业并不能孤立独成论语有朋自远方来,必资有德之人辅而导之。孔子赞叹宓子贱终古子,使得说“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赵国若无君子,何能成子贱之德?曾子深明夫子之意,名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学记》也说:“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摩”者,相戮力、相切磋、相观摩也。器以互相戮力而现其美质,人以互相戮力而大其德、炼其能、广其闻。 #

关于朋来之“乐”,古来学人不乏以“好群”释之者。君子虽然好群,故孔子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为言论语有朋自远方来,而《学记》也以“敬业乐群”为说。因此,类从群聚为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并非人类所独有。虽然就人类而言,其群与其所乐也千差万别。孔子曰:“群居整天,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对于孔子来说,好群而合群并非朋来之终的,相渐以仁、相摩以义,德相师而道相乐,方为得朋真义。 #

“说”与“乐”皆为精神快乐。因此,用词不同,义亦稍别。“说”重在抒发心里的充实与满足之感,此即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义。“乐”则重在抒发内情外发,同学或师友之间惺惺相知、彼此分享、相互传染、和谐共进之情,其中兼含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之乐。

#

此“说”此“乐”,即是宋明农学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他们有别于审美快乐。一定要说它是审美境界,那只是人生的审美化、生活的美术化,生命、生活原本就富有了乐感韵律而如歌似舞,此即孔子所说的“成于乐”。迈进此境之人,专家与其所学克服了外在的世俗性关系,水乳糅合,学中有乐、乐中有学,故王艮《乐学歌》云“学是学此乐,乐是乐此学。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其同学、师友之间,也克服了外在的世俗性诉求,老师共进、共鸣共舞原本,即在显示着生命之意义。人生若得此“乐”,则尊卑穷达皆不足以易之,生固欣然,死亦安然,此即《中庸》所谓“君子无入而不恬然焉”。“不愠”之“愠”,微怒也。自杀其性而恬然其乐之人,功名利禄已经置之度外,何怒之有?君子非他,此即君子。王夫之心领神会孔子之意,而曰:“‘时习’而已‘说’,‘朋来’而已‘乐’,‘不愠’而已‘君子’,则专家可无求‘说’‘乐’于物外,而他有待以成其德。”

#

“说”与“乐”皆为深切的心里感受。夫子连用三个“不亦”,以反诘而不以陈述或祈使句抒发之,真是古意非凡。以三“不亦”发之,就是让那深谙为学至趣、深得朋来真义之人出席说法,以馨动专家向学、友朋之情,并在身体力行中求证。“君子”乃学成德立者之美名,《论语》首章通过礼赞“君子”,兴发起专家们学终古子之热情,夫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训采跃然纸上。(作者系广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部主任于述胜)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