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考试还有不到两个月了,内容绝对良心,引起极度舒适
哈喽晚上好,我是嗨学君
~~~
一建考试还有不到两个月了,在漫长的复习备考过程中,相信很多同学都是从信心满满到灰心丧气,再从准备放弃到干劲十足…… #
循环往复不停做着内心挣扎~~~
嗨学君不忍看着同学们如此心力交瘁,所以请来一位非常典型的一建考生,给大家分享一下他的考试心得,内容绝对良心,引起极度舒适……
以下是他的自述 #
我今年33岁,大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毕业后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感觉自己是科班出身,又有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是工作太忙,完全没有时间准备考试)所以考证一直没有提上日程。
#
激发我考证想法的是,这两年我们单位大部分人都已经有了证书,甚至是比我年轻的小孩都……
#
这让我无法泰然自若。
今年的12月,朋友从考场下来后,就将所有考试资料都打包给我了。
#
拿到资料后,我把它们都归类整理了一下,觉得一建的:
#
《法规》、《管理》对我平时的工作很有帮助;再看看《经济》就更有兴趣了,因为在大学时候曾经选修过《工程经济》,对当时老师讲过的“FNPA”、“FIRR”还有模糊的印象。
#
决定考试后,我也对考试通过率做了一些调研: #
很多人都说:一建通过率很低,非常难考! #
2009年以前,建造师属于稀缺人才,所以考证通过人数一路走高,甚至高达48%, #
2009年后,建设部开会说国内建造师基本饱和,以后要提高人才质量。这些动作,无疑影响着我们建造人,但这都是外部因素一建选修没学,无法改变。
#
内部因素呢?时间、精力…… #
因为时间、精力投入不足,导致很多人屡战屡败。
#
观察后,我发现: #
不能被所谓的通过率吓到,目前来看一建的通过率为4%-8%,但这其中包括大量缺考的、不学习碰运气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
真正看书,并投入精力学习的,通过率绝对在30%-50%。这么看来,通过与否就是拼谁更用力了。 #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
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我一建考试的心路历程…… #
态度决定一切 #
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要先说态度,这跟考证有什么关系?
我认为准备一门考试,首先需要准备好的就是自己的态度,并且要把态度调整到最佳状态。 #
尊严来自实力,态度决定一切。
相信很多同学都参加过高考、公务员等选拔类的考试,只要你参加过,并且无论如何你都坚持下来了,那么恭喜你,考一建你已胜出了30%。
因为像这种战线长,占用时间精力大,结果未知,打击不断且意外频发的事情,在心态上都有很大的共性。
有过类似经验和教训就更容易驾驭自己的心态,使它长时间保持较好的状态,让学习效率增倍。
#
从现在算起来,你还有56天的备考期, #
这时候你一定要放下内心的不确定,摒除一切杂念,全力以赴去备考。 #
学习规划
#
在复习开始时一定要做好学习规划。
#
没有自觉力、学习力的同学建议报培训机构(总好过自己像没头苍蝇一样找不到重点),
#
现在市面上的培训机构非常多,具体怎么选机构我就不多说了,但是大家一定要找靠谱的!靠谱的!靠谱的!
还是学习课程后,我发现课业量非常大,四门课程,按每科75个小时计算,那么看完“精讲课”就需要耗时75*4=300小时,按每天学习8小时计算,需要37天才能看完一遍。 #
而且《经济》和专业课可能需要看两遍以上,对于工作生活繁重的我们来说,压力非常大。 #
一建作为一门“60分万岁”的考试,虽然不要求对教材所有知识点熟背吃透,但对大部分知识点还是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 #
所以一些看书看不进去,看网课像看电视剧一样,只看着听着,就是不记笔记、不跟着计算、巩固的“水过地皮湿”是完全不可取的。 #
比如: #
“解网络”管理中要考3-5分,实务中如果考一建选修没学,就是一道近20分的主观题。 #
像这样的知识点,一定要沉下心去认真学习,反复练习,不要以为三门公共课都是选择题就不深入去学习,最后时间没少花,课程没少看,对知识一知半解,还是不会做题。 #
现在离考试还有50多天,不少人可能感觉知识点不扎实,学习计划执行不到位,更有很多同学网课都没有刷完,犹豫着要不要放弃。 #
其实学习很多时候是从一个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你以为的一团乱,再坚持一下可能就捋顺了,一切也就豁然开朗了。 #
另外,我还是要强调一下“60分万岁”的概念,很多同学一路走到现在,大多数情况下60分是没问题的。
在这个时候放弃是最不值当的,错过了还要再等一年。 #
调整好心态,放轻松,别放弃,60分是可以拿到的。 #
尤其是《实务》考试,一定不能在这个时候放弃,“得实务者得天下”,无论如何《实务》必须去考,就算裸考也要上场试试。 #
等进了《实务》考场你就会发现,30人的考场,只有十几个人参加考试,其中还有不少是裸考的。
开考后基本不动笔或很快离开考场的基本是裸考实锤了。 #
虽然考试时间为4个小时,但题量之大,还是很紧张的,所以这颇有种“剩者为王”的意思。 #
很多事情如果你坚持做完了,无论成功与否,它都是你今后茶余饭后的谈资,是你吹牛的资本。 #
但如果你努力过后放弃了,这件事就像一根鱼刺,让你每每想起都如鲠在喉。
复习方法论 #
关于各科的复习问题及方法论,是新考生尤其关心的话题,我只分享我自己实践有效的方法: #
众所周知,一建共考四门课程,三门公共课《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一门专业课《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
如果要说我的复习顺序,那就是
#
法规—经济—管理—实务。 #
为什么我是这样的顺序,简单解释一下:
#
《法规》相对于其他课程简单些,容易入门,能快速找到学习的感觉; #
因为我大学时候选修过《工程经济》,对很多知识点是了解的,但是说实话,这门课是三门公共课中最难的,如果你没有基础,还是建议最后学习,因为它考点相对独立,入门比较难; #
对于《实务》什么时候学习要分人,有的人愿意提前学习;有的人学完公共课,建立好体系后再学习,这门课总体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
但不管别人怎么说,不过是“小马过河,深浅自知”。 #
务必粗略地把四科全部通读一遍 #
这里的“通读”我指的是听一遍精讲课程
#
请记住“通读”很重要,因为考证这件事完全是看个人的自控能力,大家都是成年人,没人会管你。 #
进度计划可以跟着辅导机构的老师走,因为他们会给出相对专业的意见,如果自己自觉性、时间观念比较强,也可以自己制定计划,
#
但无论后期执行如何,首先要对四门课的梗概梳理一遍,对学习量和学习强度、难度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如果这一步做好了,复习进度了然于胸,也就不必太在乎应该以什么样的顺序复习的问题了。
“通读”如果你还不理解,我来举个栗子说明一下: #
考试的四门课就好比一堆土,你已经对土堆的大小(知识点的多少),土质(知识点的深度,PS:一个考点叫“算数”,只学整数运算就够了,小数、分数一定不会考 ),土的密实程度(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了然于心。
#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挖,用什么挖,一次挖多少,什么时候挖完等一系列问题还是要看你自己。
#
接下来,我们说说刚开始复习时“通读”的方法和“通读”要达成的效果。
#
“刷题式”通读
这种方法是我自己最常用的,也是我认为最有效果的。
但缺点是耗时很长,精力不容易集中。 #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刷题式”,其实就像刷电视剧一样,把老师讲的课程以开倍数快速、粗略地听一遍,
看到无聊或者可以预知剧情的部分直接快进,整个过程以满足好奇心为目的,力求快速听完。 #
虽然是粗略地看,但是请你一定要做!好!笔!记! #
把课程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甚至是三级标题都记下来,同时注意考点的重要性,用“一星、二星、三星”标记。
把知识网络梳理好,在后面的复习中不至于迷路,也有助于加快后期刷题速度。 #
我建议把《管理》和《实务》一起“通读”,因为《管理》通读完了,在“通读”《实务》的时候,里面关于管理的一大章就不用看了,它们的内容基本相同,毕竟这遍“通读”,节约时间最重要。
等所有课程“通读”完后,再决定自己一建的“这堆土”怎么挖。
#
大家“通读”的时候没必要太细,尽快完成就好,我花了25天。
相信大家“通读”完后,之前的轻视、嫌弃也好,担心、恐惧也罢都会有所改变。 #
说到这里,接下来就是要展开谈每一门课的学习方法和感悟了。 #
因为本篇篇幅过长,后面的内容,我要另开一篇。但总结一下,我通过考试的主要原因就俩字“坚持”! #
一些有用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技巧,我也会尽快整理好分享给大家。 #
大家有想问的问题,也可以在留言区提问,我会一起为大家解答~~~ #
一建考试还有56天,大家千万不要放弃,继续加油哦!
最后,送给所有正在奋斗的考友们一句话: #
如果你不努力,一年后你还是原来的你,收获只是老了一岁,坚持努力和改变定会有收获,未来不可限量! #
其实每一个成功的学员背后少不了的就是规划与努力,根据目标制定计划,并为之付出全部的努力。 #
学习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坚持下去,你收获的将不只是证书这么简单。 #
祝今年的考生考试顺利,拿证快乐! #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最近公众号改版了,好多人都说找不到我们,所以请大家一定给我们加星标哦。 #
三部加星标小方法
点个赞 #
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