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国中级导游员《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大纲
2012全国中级导游员《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大纲
#
总体要求:
#
通过本书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与导游工作相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熟悉常用的汉字、导游语言及旅游文学的特点和作用,并能结合导游工作实际予以应用,丰富导游讲解的文化内涵,增强导游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艺术性,力求导游语言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包括单选(4项选1)44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填空20题(每题1分)、论述2题(每题8分)。 #
第一编汉字与导游语言 #
第一章 汉字文化导游知识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汉字文化导游知识了解、熟悉与掌握的程度。 #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汉字与旅游的关系
了解汉字的历史、汉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熟悉汉字的种类,能识别不同种类汉字的形体特点,熟悉汉字特点产生的修辞技巧;掌握《说文解字》(许慎著)划分的汉字六种造字方法。
第二节 汉字在导游中的作用
了解汉字形体的艺术变化和汉字结构的文化功能,掌握在导游中常见的难读易错汉字的读音。
#
第二章 导游语言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导游语言相关知识了解、熟悉与掌握的程度。 #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导游词概述
熟悉导游词的含义、分类方法及其特点,掌握导游词不同语体的表达风格和导游词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导游词的表达艺术
熟悉导游词表达的特点,掌握导游词表达的基本要求。
第二编旅游文学知识
#
旅游与旅游文学概述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旅游文学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考试内容:
了解旅游文学的含义与渊源,熟悉旅游文学的特征和作用,以及导游人员应具备的旅游文学知识。 #
第一章至第八章
考试目的:检查考生对旅游景点诗文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考试内容:
一、 了解选篇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
二、 理解选篇的内容,会讲解,会翻译。
三、 掌握重点篇目,记识精彩语句。 #
了解篇目:
1、 颐和园铜牛铭(爱新觉罗·弘历)
2、 盘山道中(朱之蕃)
3、 孟姜女庙联(文天祥)
4、 题云冈石窟寺(宋昱)
5、 游悬空寺(邓克劭)
6、 青冢(王循)
7、 内蒙古呼和浩特长白书院联(薛慰农)
8、 长相思(鲁歌)
9、 题太阳岛、松花江联(门奎)
10、 寒山寺联(邹福保)
11、 泰山刻石(李斯)
12、 望庐山瀑布(李白)
13、 少林寺寺外门石柱联(佚名)
14、 黄山狮子林联(毛大周)
15、 庐山五老峰联(佚名)
16、 庐山简寂观联(李渔)
17、 游肇庆七星岩(叶剑英)
18、 广州陶陶居酒家联(佚名)
19、 桂林独秀峰联(廖鸿熙)
20、 郑成功纪念馆联(郭沫若)
21、 武夷山-览台联(佚名)
22、 人月圆、泛大理海子(杨慎)
23、 甲秀楼(江东之)#p#分页标题#e#
24、 贵阳甲秀楼联(刘蕴泉)
25、 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李白)
26、 华山(寇准)
27、 天水麦积山石窟联(叶昌炽)
28、 青海湖拟日月山石碑联(佚名)
29、 说园联(王树楠)
30、 波密穷多宗衙门联(裕纲)
#
熟悉篇目:
1、 天坛松月(戴梓)
2、 题写长城联(罗哲文)
3、 盛京旧宫再依皇祖原韵(爱新觉罗·弘历)
4、 题千山景物联(尚文化)
5、 泊秦淮(杜牧)
6、 莫愁湖联(彭玉麟)
7、 题南京长江大桥联(窦天语)
8、 灵隐寺(宋之问)
9、 钱塘观潮(施闰章)
10、 大明湖(曾巩)
11、 孔府大门联(纪昀)
12、 嵩山(顾炎武)
13、 龙门山色(吕维祺)
14、 山行(杜牧)
15、 衡阳南天门牌坊联(佚名)
16、 题武陵源联(刘新明)
17、 海角天涯胜迹联(李求真)
18、 滇海曲(其一)(杨慎)
19、 滇池大观楼联(孙髯)
20、 都江堰联(佚名)
21、 题九寨沟联(侯正荣)
22、 夜入瞿塘峡(白居易)
23、 题长江三峡联(魏建国)
24、 华山玉泉院联(严长明)
25、 月牙泉联(佚名)
26、 题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联(宗学义)
27、 苏幕遮·青海湖(时乐鸣)
28、 青山禅院联(佚名)
29、 新界长山古寺联(佚名)
30、 妈祖阁联(佚名)
31、 松山风雨亭联(佚名)
32、 台北市武圣庙联(王凯泰)
33、 郑成功庙联(佚名) #
掌握篇目:
1、 御花园花朝(爱新觉罗·弘历)
2、 颐和园(爱新觉罗·溥杰)
3、 登万里长城(康有为)
4、 题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联(陈谦)
5、 故宫太和门联(佚名)
6、 颐和园仁寿殿联(爱新觉罗·弘历)
7、 长城居庸关联(萧诗)
8、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毛泽东)
9、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
10、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11、 长城山海关联(佚名)
12、 避暑山庄后序 (第二自然段)(爱新觉罗·弘历)
13、 晋祠门联(刘大鹏)
14、 应县木塔联(佚名)
15、 长白山(吴兆骞)
16、 沈阳故宫衍庆宫联(阮元)
17、 吉林北山玉皇阁联(成多禄)
18、 镜泊湖望湖亭联(佚名)
19、 豫园新咏(陈诏)
20、 豫园卷雨楼联(佚名)
21、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22、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23、 枫桥夜泊(张继)
24、 中山陵联(汪尔驹)
#
25、 春题湖上(白居易)
26、 西湖三潭印月联(程云)
27、 杭州灵隐寺联(赵孟兆 页 )
28、 望岳(杜甫)
29、 大明湖小沧浪园联(刘凤诰)
30、 泰山南天门联(佚名)
31、 黄鹤楼(崔颢)
32、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3、 黄鹤楼联(萨迎阿)
34、 登岳阳楼(杜甫)
35、 望洞庭(刘禹锡)
36、 岳阳楼联(何绍基)
37、 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李白)#p#分页标题#e#
38、 黄山九龙瀑联(佚名)
39、 登庐山(毛泽东)
40、 广州镇海楼联(彭玉麟)
41、 送桂州严大夫(韩愈)
42、 独秀峰(张固)
43、 龙隐洞联(刘德宜)
44、 游武夷(郁达夫)
45、 五指参天(丘浚)
46、 雷琼道大堂联(佚名)
47、 滇海曲(其二)(杨慎)
48、 石林(赵朴初)
49、 洱海联(赵藩)
50、 蝴蝶泉联(彭祜)
51、 丽江玉泉公园得月楼联(郭沫若)
52、 黄果树庙壁题诗(佚名)
53、 黄果树瀑布联(佚名)
54、 蜀相(杜甫)
55、 乐山大佛(时乐鸣)
56、 九寨沟风景区(熊克威)
57、 成都武侯祠联(赵藩)
58、 过始皇陵(王维)
59、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60、 华清池联(杨颐)
61、 题黄帝陵联(姜园宪)
62、 敦煌二十咏(选一)(佚名)
63、 访莫高窟(吴丈蜀)
64、 瑶池(李商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