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20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C
#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C #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C 16、答案:B
#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B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12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
1、答案:BCDE 2、答案:CE 3、答案:ACE 4、答案:ABDE
5、答案:ABCDE 6、答案:BDE 7、答案:BCDE 8、答案:ABCD
9、答案:ABCDE 10、答案:ABCDE 11、答案 :BDE 12、答案:AB #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本题型3题,其中第1题6分,第2题8分,第3题10分。本题型共24分。要求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在答题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
参考答案: #
(1) 编制甲公司3月份外币交易或事项相关的会计分录 #
①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 160.4 #
财务费用 1.6 中华会计网校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20×8.1=162) 162
②借:原材料 (400×8.04+584) 3800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46
#
贷:应付账款————美元户(400×8.04) 3216 #
银行存款 1230 中 #
③借:应收账款————美元户(600×8.02) 4812 #
贷:主营业务收入 4812
#
④借:银行存款————-美元户(300×8) 2400 #
贷: 应收账款————美元户(300×8) 2400
⑤借:在建工程 95.76 中
贷:长期借款——-利息(美元户)(1200×4%×3/12×7.98=12×7.98=95.76) 95.76
(2)填列甲公司2006年3月31日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并编制汇兑损益相关的会计分录。 #
①银行存款美元户余额=800-20+300=1080(万元美元)
银行存款美元户对应的人民币=6440-162+2400=8678(万元人民币) #
银行存款汇兑差额=1080×7.98-8678=-59.60(万元人民币)
②应收账款美元户余额=400+600-300=700(万元美元) #
应收账款美元户对应的人民币=3220+4812-2400=5632 中 #
应收账款汇兑差额=700×7.98-5632=-46(万元人民币)
③应付账款美元户余额=200+400=600(万元美元) #
应付账款美元户对应的人民币=1610+3216=4826(万元人民币)
#
应付账款汇兑差额=600×7.98-4826=-38 #
④长期借款美元户余额=1200+12=1212(万元美元) #
长期借款美元户对应的人民币=9660+95.76=9755.76(万元人民币) #
长期借款汇兑差额=1212×7.98-9755.76=-84(万元人民币) #
项 目 汇兑损益#p#分页标题#e# #
银行存款 -59.6
应收账款 -46 中
应付账款 +38 #
长期借款 +84
#
会计分录: #
借: 应付账款 38
#
长期借款 84 #
财务费用 67.60 中 #
贷: 银行存款 59.60 #
应收账款 46 #
在建工程 84
#
2、参考答案:
(1)资料(1)的答案 #
本期应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的余额=1600-200+40=1440(万元 ) #
2005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500-1440)=60万元(万元) 中 #
借:管理费用 60
贷:坏账准备 60 #
资料(2)的答案:
#
① A产品未签订合的部分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有销售合同部分的A产品的变现净值=2000×(1.2-0.15)=2100(万元)大于成本2000,所以有合同部分是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
#
无合同部分的A产品的变现净值=1000×(1.1-0.15)=950(万元)小于成本1000,所以无销售合同部分的A产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950)- (45-30)=35 (万元) #
借:管理费用 35
#
贷:存货跌价准备 35
#
②B配件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B配件对应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0×(1.1-0.15)=2660(万元)
#
B配件对应的A产品的成本=1960+2800×0.2=2520(万元) 中 #
由于成本2520小于可变现净值2660万元所以不用计提存货跌准备 .
③C配件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C配件对应的D产品应可变现净值=1200×(4-0.4)=4320(万元)
C配件对应的D产品的成本=3600+1200×0.8=4560(万元)
#
C配件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560-4320=240(万元) #
或3600-(4320-1200*0.8)=240(万元)
借:管理费用 240 #
贷:存货跌价准备 240 #
资料(3)的答案 中 #
①X设备应计提减值准备
2005年1月1日X设备的账面价值=600-260-68=272(万元)
#
2005年X设备计提的折旧=272÷(5×12-2-12-12)×12=96(万元) #
2005年12月31日计提准备前的账面价值=272-96=176(万元) #
2005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76-132=44(万元) #
②Y设备应计提固定减值准备 #
Y设备2005年12月31日不考虑减值准备的账面价值=1600-640=960(万元)
#
Y设备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60-900=60(万元) #
③Z设备不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Z设备2005计提不考虑减值因不前的账面价值=600-225=375(万元) #
由于375万元小于400万元所以是不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根据资产(3)中①,计算X设备2006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 #
X设备2006年应计提折旧额=132÷(5×12-2-12-12-12)×12=72(万元) #
(3)计算上述交易或事项应确认的递延税款借方或贷方金额,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
①按税法的规定2005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9600×5‰-(7600×5‰-200+40)=170(万元) #
因此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60-170= -110(万元) #
说明:关于这里坏账准备的调整,现在有观点认为在计算时不用考虑中间发生及收回的坏账准备,也有观点认为不用考虑期初余额的。直接按期末余额的千分之五来处理。现在本参考答案在分析试题的基础上,认为此处理要按现行税法中的规定处理,具体处理原则学员可以看一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附表六的填表说明以及计算公式的说明。#p#分页标题#e#
#
②存货本年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60+35+240=335(万元) #
③固定资产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44+60=104(万元)
④递延税款借方发生额=(-110+335+104)×33%=108.57(万元) #
借:所得税 990 #
递延税款 108.57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098.57 #
(或直接做下面的分录也是正确的 #
借:递延税款 108.57
贷:所得税 108.57) #
3、参考答案: #
现金流量表简表
#
编制单位:乙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度 单位:万元
#
项 目 金额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774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3388.05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2305
#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624 #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210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回的现金净额 225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350
#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1000
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1150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320 #
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57 #
四、综合题(本题型共2题,每题16分。本题型共32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们小数后四舍五入。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
1、参考答案: #
(1)对监事会发现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按题的要求涉及利润分配和应交所得税的调整可以合并编制,所以本参考答案综合起来合并处理的。因为题中的要求是可以合并不是绝对,所以考试分别调整的也算是正确的。
㈠调整分录如下:
#
1.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
贷:应收账款 1000
#
借:应收账款 50(1000×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费用 50 #
借:库存商品 3200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00(3200-300×8)
委托代销商品 2400借: 委托代销商品 3200(400×8) #
贷:库存商品 3200
说明:根据资料(1)的第三笔分录代方库存商品可以分析出,企业在原来发出商品时没有发发出委托贷销商品的分录。所以才会有调整分录的第四笔。坏账准备的调整后面综合进行调整,下同。 #
㈡调整分录如下:
#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750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250
#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财务费用 50[(25-20)×50÷5] #
贷: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50 #
说明:本题中部分学员反映由于产品没有发出原来的分录都应该冲掉,这样理解是不正确的。因为此时的商品是否发出不影响会计的处理。 #
㈢调整分录如下:
#
借:长期股权投资 5400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投资收益 600
贷:其他应收款 6000 #
说明:本事项不符合股权转让的条件,所以是不能确认的。要原路冲回处理。 #
㈣调整分录 #
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5
贷:应收账款 5 #
说明:因为本企业是主要从事设备的生产,所以本题中发生的设备维护培训收入是可以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部分学员在考试时用的是其他业务收入是不正确的。
㈤调整分录如下: #
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500#p#分页标题#e#
#
贷: 预收账款 500 #
借:库存商品 360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360
说明:由于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经开出所以增值税是不用调整的。同时后面调整所得税时也是不用调整的。 #
㈥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234 #
贷:管理费用 234 #
㈦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10 #
贷:营业外支出 10
借:预计负债 50 #
贷:其他应付款 50
#
根据上面的七笔业务考生还要完成下面的事项的调整。
#
㈠调整减少坏账准备 #
(1000-50+6000+5)×5%=6955×5%=347.75(万元)
借:坏账准备
#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347.75 #
㈡调整所得税 #
坏账准备纳税调整额=(1000-50+6000+5)×(5%-5‰)=312.30 #
[(1000+1000+50+600+5+234)-(50+800+750+312.30)]×33%=976.7×33%=322.31(万元) #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22.31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 322.31
说明:由于第五笔业务企业提前开出了专用发票所以增值税与所得税都要正常纳税的。是不能进行纳税调整的;第七笔业务在3月22才转为确定的事情的所以在2月28日之前还是预计负债是不能调整所得税的;第二笔业务中计提的财务费用50万元的纳税调整有一定的争议,由于部分教师认为是不能进行纳税调整的,但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相关解答中说是可以税前扣除的。由于评分答案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来作的,所以本题答案我们采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方的方法按可以税前扣除来处理的。 #
㈢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过渡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 #
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费用 50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00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750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360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347.7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 322.31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68.94 #
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1000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财务费用 5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投资收益 600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5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500 #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 234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10
#
㈣调整法定盈余公积金
#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76.90 #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6.90 #
(2)填列上述会计差错更正对华苑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学员根据上面的调整分录自行完成。调整报表部分是不应该发生错误的,因此本答案略)
#
参考答案: #
1.借:股本 5000
资本公积 680
#
盈余公积 112 #
未分配利润 848
#
贷:长期股权投资 4980
少数股东权益 1660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164
投资收益 570 #
少数股东收益 190 #
贷:提取盈余公积 76
#
未分配利润 848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27 #
提取盈余公积 57 #
贷:盈余公积 84#p#分页标题#e#
2.借:应付账款 800 #
贷:应收账款 800 #
借:应收账款(或坏账准备) 20 #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0
#
借:应收账款(或坏账准备) 70 #
贷:管理费用 70
#
3.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180 #
贷:主营业务成本 18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 #
贷:存货 20 #
借:存货跌价准备 180 #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80 #
借:管理费用 160
#
贷:存货跌价准备 160
借:管理费用 10
#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 #
4.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120 #
贷:主营业务成本 120
#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
#
贷:存货 20 #
借:存货跌价准备 6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60 #
借:管理费用 50 #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
#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
#
贷:管理费用 10
(上面两笔分录也可做成下面分录:
#
借:管理费用 40 #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
5.借:主营业务收入 6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0 #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存货 80 #
借:存货跌价准备 80 #
贷:管理费用 80
#
6.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30
#
贷:固定资产原价 15
#
营业外支出 15 #
借:营业外支出 1 #
累计折旧 1
#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 #
借:营业外支出 2 #
累计折旧 3 #
贷:管理费用 5 #
7.借:营业外收入 1140
贷:无形资产 1140 #
借:无形资产 142.5
贷:营业费用 142.5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40
#
贷:营业外支出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