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辅导:审计工作底稿2
2011年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辅导:审计工作底稿2
#
第一节 审计工作底稿概述 #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
一、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时考虑的因素 #
在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
(1)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通常,不同的审计程序会使得注册会计师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由此注册会计师可能会编制不同的审计工作底稿。 #
(2)已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不同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不尽相同。
(3)在执行审计工作和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做出判断的程度。审计程序的选择和实施及审计结果的评价通常需要不同程度的职业判断。
(4)已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多项审计程序可能会获取不同的审计证据,有些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较高,有些质量则较差,注册会计师可能区分不同的审计证据进行有选择性的记录。
(5)已识别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范围。
(6)当从已执行审计工作或获取审计证据的记录中不易确定结论或结论的基础时,记录结论或结论基础的必要性。 #
(7)使用的审计方法和工具。 #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
#
通常,审计工作底稿包括下列全部或部分要素: #
1.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
#
2.审计过程记录;
3.审计结论; #
4.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5.索引号及编号;
6.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
7.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
8.其他应说明事项。 #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 #
每张底稿应当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审计项目的名称以及产负债表日或底稿覆盖的会计期间(如果与交易相关)。
(二)审计过程记录
#
在记录审计过程时,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点方面: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重大事项;针对重大事项如何处理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