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造成软件评测师通过的人数如此少??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软件评测师属于我国计算机软件资格和水平考试中的高级内容,到目前早已开考三次,分别是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每年的上半年。他和软件设计师一样同属于计算机软件专业类别,因而其内容也和软件设计师最为接近。 #
尽管软件评测师至今早已开考三次环保测评师难不难考最新变化,并且出席考试的人数并不多,通过的人数更是极少,这并不是由于软件评测师考试很难,相反,软件评测师和软件设计师相比,其考试难度反倒要低。在另一方面,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工作岗位却大量的缺人,在谷歌的项目中,软件测试人员的安排要少于软件设计人员和程序员得数目。这么在这样的一个好的社会需求下边,是哪些诱因引起软件评测师通过的人数这么少呢? #
1、对软件测试行业欠缺了解。 #
整个社会目前对软件测试行业欠缺了解,因而引起了你们搞不清楚软件测试要干些哪些,什么地方须要软件评测师,软件评测师是否挣钱等问题。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软件设计上,对软件测试行业缺少了解,是导致软件评测师考试报考人数过少的主要诱因。 #
2、国内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不够注重。
#
国外的软件企业以中大型企业为主,在这种企业,基本上没有正规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有点类似于“软件作坊”。软件项目来了之后,就靠几个程序员,没日没夜的做,中间没有哪些管理和控制,最后弄成哪些算哪些,因而也导致了诸多软件项目的失败。 #
在这样的软件企业上面,几乎没有专门的软件测试人员,而是由程序员自己进行单元测试和组装。只要组装上去的软件可以实现顾客的功能,就觉得项目大功告成,而在顾客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各类错误和BUG。最后造成项目完成一三年后,项目组还未能从顾客现场撤离。国外软件企业欠缺有效的企业和项目管理手段,没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为软件质量做保证的软件测试环节,因此造成人们在好多软件公司看不到或则甚少见到软件测试人员。 #
3、软件测试方面的学习资料甚少。 #
国外在软件工程方面的发展要滞后于美国好多,而在软件测试方面滞后得愈发严重,在2005年前,国外的软件测试方面的书籍极少,近来三年才开始相继有部份软件测试的书籍开始出版。而觉大部份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系还没有开出软件测试这门课程,尽管在个别院校三年前早已开始有试点尝试着开办软件测试课程,并且到现在大部份的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依然看不到软件测试的影子,我国学院课程体系的落后是导致软件测试得不到社会认识的一个很重要的缘由。
从2005年开始,早已有好多职业教育品牌看上软件测试这个饱含前途的行业,清华青鸟在其软件工程师和网路工程师以后推出了软件测试工程师课程,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对软件测试人员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国外软件企业都处于发展壮大期间,软件产业的发展将带来无数的软件测试岗位。面对目前国外学院生就业难的问题,谁就能在软件测试领域取得先机,谁就能否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取得核心竞争力。
在软件测试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目前国外最具有影响力的当数软考中的“软件评测师”。通过软件评测师既可以领到软件测试的职业资格,还能否获得工程师职称,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而其他的认证要么就是社会团体推出,要么就是美国引进,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
这么软件评测师考试难度究竟怎样,怎么才才能顺利通过软件评测师考试呢?我们通过早已举办三次软件评测师的考题来对其进行剖析。
#
2005年上半年举办了第一次软件评测师考试,在此次考试中可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尝试。考试内容基本上贴近考纲环保测评师难不难考最新变化,而且却多出了多媒体和编译原理的题目,不晓得是由于出卷人的疏漏还是对考纲不熟悉。这一次软件测试方面的题目所占的比列很小,这套试题几乎成了软件设计师的试题,可以看出当时国外软件测试方面是相当缺少内容的。 #
2006年将软件测试方面的题目从05年的16个降低到了28个,降低的幅度比较大,但是再也没有出现多媒体和编译原理方面的题目。可以看出06年的出题渐趋正常,但是各知识点的知识分布比较均匀。
2007年再一次降低了软件测试方面的题目分数,软件测试方面的题目降低到35道,几乎占下午试卷的通常。而其他题目也主要集中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方面,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库所占的分值两年来几乎变化不大,而计算机网路知识点在06年缩减的基础上,连一道都没有出,不可不谓为一个大变革。具体情况见右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信息,软件评测师作为软件测试工作的从业资格考试,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到测试方面,因而与测试方面关系不大的一些知识内容在不断弱化,而这个趋势恐怕将进一步激化。虽然倘若软件评测师的考试试卷和软件设计师相差不大,这么推出软件评测师考试还有哪些意义呢?软件设计师考试的下午考题就是一个大杂烩,不能把评测师也变成一个大杂烩了吧!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