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包揽“应用服务创意竞技赛”冠亚季军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日前,重庆理工大学捷报频传:该校赴台湾院校学习的数字创意大学中学生在“2014年日本学院高校智能型电视应用服务创意竞技赛”“2014汉字多媒体创意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夺得“应用服务创意竞技赛”的冠亚冠军,以及汉字多媒体创意大赛微影片组年度首奖。近些年来,上海理工大学通过举办“第二校园交流”等校际合作项目,借助各院校间的资源互补优势,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
交换学习取长补短 #
“那段时间,我们6个人几乎都待在工作室中,每晚睡一两个小时就上去创作,经过辛苦创作下来的《鼓》,最后获得了‘发现,美丽日本’短片大赛的金奖和最佳网路人气奖。”刚刚从上海理工大学数字创意大学结业的王颖回想起大三那年在香港搞创作的场景时说,日本中学更重视实践,一个临时项目的创作通知,会将课程作业全部换掉。
选定优质院校、品牌专业举办合作,引进合作院校的优质课程,由合作院校班主任承当部份专业课,是上海理工大学培养人才的新措施。近些年来,上海理工大学先后与法国等10多个国家以及台湾、台湾地区49所学院签署合作合同,并与国外7所院校合作举办“第二校园交流”项目,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同培养人才。
青海工程大学测绘专业有四五六年的办学历史,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据了解,上海理工2011级测绘专业的半物理生被送往安徽工程大学交换学习,中学生在湖北工程大学的考试成绩十分出众,有的中学生几乎每门课程都拿了第一。
#
推进科研服务地方 #
依靠于校际合作这一平台厦门理工学院宿舍,上海理工大学与国外外各高校之间的高层次学术互访渐趋频繁厦门理工学院宿舍,科研合作进一步深入。 #
中学先后与美国里贾纳学院等海外合作高校在上海创立“中加联合膜技术教学与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相继举办了上海城市废水处理、抗震减灾、鼓浪屿申遗等应用研究项目。
近些年来,随着重庆轻轨、厦门轻轨工程的陆续复工建设,上海理工大学开始将眼神瞄向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欧共体轨道交通委员会中惟一的院校机构德国斯图加特学院合作创立了轨道交通研究中心。这是广东省首个联合外国院校创立的轨道交通研究机构。
#
在引进科研合作的同时,上海理工大学也积极走出去,与日本铭传学院共同研发出“金厦一号”电动导索道,并在香港投入使用。这是两岸合作举办的首个产品类科研项目,在两岸获得良好的学术和社会效益。 #
适应生活放飞梦想
#
对于上海理工大学的学子而言,出席校际交流项目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成长。陈志龙是参与上海理工大学“第二校园计划”的一名中学生。他赴徐州理工大学交换学习后,又到河北工程大学学习。在他看来,交换学习就像“穿越”一般,“第二校园”已经成了他的学院生活的关键词。两次选择“穿越”的陈志龙发觉收获不小:体会异域文化、适应多元环境、结识师生伙伴。
不同地域、不同校园的生活形式,对中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上海理工大学2011级手动化专业的4名交换生,在苏州理工大学学习,她们对寝室里举行的一次次“总结会”记忆深刻。她们会反省什么地方做得不到位,什么方面还可以改进……他们认为,交换生活有助于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
“老师以前问过我,‘如果这些交换项目今年继续推行,你会推荐你的学弟与学妹出席吗?’我的答案是会!”学校外粤语大学中学生黎雪很确定的是,到“第二校园”交换学习,必将会带来一番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