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杭州二中:立志、努力、为公”为校训的国立浙大附中

2023-11-1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中学简介 #

上海中学历史悠久,1899年,中国现代中学萌芽之时,“诚勤爱”和君子之风相融相通的惠兰学堂由德国侨胞甘惠德在淳佑桥畔成立,开启了北京四中的变奏曲华章。1940年,抗日烽火中,知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于交大西迁时成立了以“立志、努力、为公”为校训的国立川大附小。1951年两校合并,在惠兰旧址组建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开启了北京四中的新征程。

#

2023年武汉中学结业生共获同济学院各种奖学金76项。 #

#

学子传书 #

01 #

刘可馨(21届13班) #

21级清华学院经济学类

#

有时侯,当我中午时分在相辉堂旁看夕阳时,当我在半夜骑过光华大街时,我仍然会倍感刹那间的恍惚。我早已步入学院一个多学期了,正在学院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和轨迹,小学生活虽然早已过去了好久好久,但毕竟中学也只是不到一年前的事情。 #

现今的我们在二三四五六教和光华楼上课自习,在三教刷夜,东宫彩排,文理图借阅,正大南操踢球,时常还邀上三五好友去塘桥和学院路小聚,但我们常常也会想念中学,我们会想念在二巅上肆无忌惮谱写思绪的自由,会想念办公室里思维的碰撞和这些鼓励支持帮助与信任,会想念二中的点点嘀嘀中学的甜酸苦辣。

#

总有人说中学是比学院更像学院的地方,有人问我“你们中学的素养教育彰显在那里”,其实清华和中学最大的共同之处便是它们都给与了我们很大的自由和自主权,能让我们自己选择怎样渡过中学和学院,让我们对自己的选择和未来负责。 #

在学院,清华多种多样的活动和讲堂让我们可以全方位地提高自己,修身自由的选课系统和全面的通识课程让我们可以在喜欢的领域有更多涉猎,绩点、学术、科研、实习和活动,只要不是蹉跎时光,学院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让我们的学院生活也有同样多样化的可能。在中学,我们同样有很多选择,自由开放大气充盈的校园文化给了我们这个年纪段的每个朋友成长的空间,让我们在这个最重要的年纪段能弘扬自己的个性,让我们不论是在中考还是大赛还是别的自己想去做的方面都能有所建树,中学宽容了我们当初的理想主义和纯粹,让我们能自由地成长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

然而,自由不等于放荡,它要求我们对自己负责。我中学七年都在13班,班里有好多天赋超群或是异常努力的大鳄,也有好多很有自己看法和个性的朋友,而我可能二者都不是。可身处其中都会发觉,虽然每位朋友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小学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也经历过首考的失利,经历过认为中考如何都备考不完的苦闷,经历过排行一次次下降的痛楚,但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并坚持到最后,中考会成功的。

#

《有光》这首歌里讲到“我头上有你的光,带着它我去远方,翱翔,翱翔,我乘着你的翅膀。你脸上有我的光,无论我身在何方,点亮点亮,凝聚成你的模样。”愿大家带着中学的光,飞往清华,飞往远方,愿大家在学院仍然能带着中学的光,在祖国各地凝聚成中学的模样,也愿大家多年后能带着光凝聚成清华的模样。

#

【图片为郭馨泽拍摄】 #

02

#

阮心睿(20届12班)

#

20级经济学(数理经济方向) #

不知不觉这早已是我在清华的第四个学期了,回想上去收到清华的投档通知似乎就在今天。一年半的岁月犹如白驹过隙,我离开了一个大鳄如云的小学,步入了一个同样大鳄如云的学院,在一次次的活动、一个个的ddl中渐渐适应了学院生活,不断探求自我的边界。 #

杭十中常常在开玩笑的时侯被称为“最像学院的小学”。固然,杭十中带给我的最大财富便是它那学院通常的自由的学习气氛,它带给了我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也让我从小学就开始培养自律的意识和自学的能力,这将让我受惠终身。无论是外出培训的时侯彻夜钻研物竞困局,还是中考冲刺的时侯无尽的试题题海,回首在杭十中的两年无疑是辛苦的,但也正是拼搏和泪水让青春不留遗憾。 #

同济学院是好多小学朋友心目中的梦校,但是对我来说踏入这所学府的房门学习经济学更多是由于机缘巧合。

#

假如用两个词来形容我在清华的学习生活,那便是自由而且充实。在清华我可以在专业课上和朋友激烈讨论学术问题,可以在学科交融的讲堂沙龙上体会思维的碰撞,可以在社联活动上收获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也可以时常在三教刷夜浙江高中选课系统,在午夜静谧的校园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

同济带给我最大的惊喜是通识课,老师们用一节节深刻又不乏趣味的课堂告诉我,学院之所以为学院,不只是由于其专业知识,还由于它会带给我们一个更宽广的视野,一个更深入的思维方法。中考结束后的意外“捡漏”让我愈发珍视在清华的岁月,渐渐喜欢上了徐州校园。也欢迎杭十中的学弟学妹们加入我们,一起体验清华奇特的“自由而无用”的学院生活~

#

03 #

虞凌岳(19届9班) #

19级物理系

#

十年前,我步入了中学。两年前,还带着稚嫩的中学生气的陈泳剑老师第一次走上物理大赛寝室的讲台,成为我们的教练。当时,你们有机物理学得一头雾水。陈老师带我们看书、画反应机理。他扎实的专业水平、融会贯通的教学方式、极高的耐心,推动我渐渐摸到了有机的猫腻。

#

假期里打算海选,我立下三天看一章的flag。碰到不懂之处,我便时常在QQ上向陈老师讨教,他总是耐心地给我解答,我们甚至养出了“小火苗”。考完第一年的复赛后,我状态回暖,看哪些书都提不起兴趣。陈老师像一位学长一样听我诉说,给我鼓励,直至初一化竞生涯结束。 #

当时并没有在大赛中取得挺好的成绩。后来选择物理系,很难说是哪些缘由。似乎是认为物理好玩,但是有用;似乎是认为自己熟悉的方向浙江高中选课系统,学着塌实;也似乎有一部份陈老师对我的影响。

#

后来,我在物理系遇到了孙兴文老师。两学期的“有机物理”课程,从电子效应提到人际相处,深入浅出,段子频频。两学期的“合成物理实验”课程,在实验的间隙,他便和我们聊天。小到个人爱好、课程安排,大到他的教学理想。面对未来,孙老师开导我们:“我当初的恐惧,不比现在的大家少一分一毫。”他讲了自己中学生时代的经历,也带给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在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当时的迟疑虽然也烟消云散了。 #

现在学物理数年,想起当年在我一无所知的时侯,陈老师用他的耐心推动我入门。而在面对苦恼的山丘时,孙老师又用亲和鼓励我前行。碰巧晓得孙兴文老师居然是陈泳剑老师研究生阶段的导师,顿时认为一切的缘份都妙不可言。似乎,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弘扬?沉痛倍感,好的老师对人的推动是无穷无尽的。

#

在中学,在清华,还有无数这样的老师。她们是良师,更是益友。谨此抒发对老师们的感激,也期盼在清华的校园里和更多的中学学弟学妹们相遇。

#

【图片为郝翰拍摄】

#

04 #

柴南欧(18届7班) #

18级历史系 #

说实话,小学的时侯我对于“上清华”并没有太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出席了三位一体的考试。没想到很辛运地通过了选拔。

#

刚上学院的时侯,我心里也会有一些疑虑和自我怀疑。看见身边的朋友她们的中考成绩都比我高特别多,我经常会想我真的竞争得过她们吗?同时,学院的课程生活安排是十分自由随便的,不会像中学那样有老师为我们规划好每三天的计划,之后有一个很明晰的目标而为之努力。为此,刚上学院的时侯,我也会有一段时间的苦恼。 #

但作为中学的朋友,我认为我们是十分辛运的。在清华,我们有特别多的学长学姐,当我碰到这种困扰和不解的时侯,我有机会去求救,去寻求经验和赐教。中学犹如一条纽带把我们联系上去让我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读书时,也倍感亲切和温暖。

#

上了学院以后就发觉当初我对清华这所名校所向往的一些光环反倒消失了,并且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儿遇见了我们喜欢的同学老师,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专业,这种东西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忘却,并值得典藏的。我想这才是清华令我们中学同事所真正憧憬的东西吧。在小学,我们每三天的努力,每晚的奋斗,拼搏所想获得的结果,虽然就是能否在一个你喜欢的环境当小学习探求你热爱的知识。清华是一个满足这些理想的地方。

#

#

中考寄语 #

01

#

阮心睿(20届12班)

#

20级清华学院经济大学 #

距离中考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这注定是一段熬煎的日子,但也希望学弟学妹们放松态度、规律作息,把首考的成绩抛在脑后,根据适宜自己的备考节奏坚持下去。其实行百里路半九十,在最后关头也千万不能有所懈怠,定期做真题保持手感也是必要的。做好以上几点,相信你们一定能在中考中出众发挥!恭贺学弟学妹们中考成功~

#

【图片为慕梁拍摄】

#

02 #

贺天行(21届9班) #

21级经济大学

#

百日誓师的激情好像还在眼前,而中考虽然又已迫在眉睫。假如说最后的冲刺须要哪些,那我想必然是自己的节奏感。你必需要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当前最须要哪些。为此,不妨花一个晚上详尽地写下自己目前的状态。之后制订相应的长短计划。你只管竭力落实,剩下的请相信时间的力量。 #

03 #

方嘉潞(21届9班) #

21级临床医学(三年制)

#

赤子钟之铭文铭刻少年锐意,涌泉池之汩流承载精诚之志。两年的追忆或遗憾,或激昂,向未来张望的岁月或酸涩,或欢欣,都将化作乐章,而大家也将踏过音符,迈向远方。“钟声书声三春花,铺就人间满地锦。”愿大家眼中有光,志存高远。愿大家以梦为马,不负韶华。2022中考加油! #

【图片为郝翰拍摄】

#

04

#

黄昊(20届12班) #

20级经济大学

#

希望诸位学弟学妹们,不论尚须要学习几门,状态怎样,都能秉中正之道,怀平和之心;不羡艳别人,不松懈己身。一如过去五年里每三天般,勤勉地渡过最后的岁月。不断校正自身的状态,并在同时再一涓一滴地进步些。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付出未必能换来回报,但最终能让你平淡而自信地走近考场,取得自己所应得的。加油! #

05

#

翁仕遠(21届5班)

#

21级哲学大学

#

翁同龢先生有言:“每临大事必有静气。”在迎战中考的态度上,我建议初三的每一位追梦人葆有这样一种静气:高歌猛进时能沉得住气,压力山大时能击剑若轻。面对关乎命运改变的大考,我们更须要这些如水般平淡而自如的态度,蕴藉于斯,漫步于斯。愿我们:“心如止水,无风无自更生漪。”高考加油!让我们一江春水向东流! #

06

#

吴孟霖(21届12班)

#

21级数学科学大学 #

朋友们,相信大家经过了首考的试炼,态度与考试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考将至,备考的都比较充分了,在这个节点上,态度成了影响考试的较大诱因,因此,应当评估自己的实力,对首考的经验与不足进行整理,定下自己的目标,保持良好的饮食与睡眠,方能保持良好的态度。加油,相信自己!

#

【图片为刘畅拍摄】

#

07

#

刘可馨(21届13班) #

21级经济大学 #

中考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惊喜和遗憾总是并存,我们但求问心无愧于自己两年的拼搏,无愧于赤忱、纯粹而惟一的初三。中考后无论去哪都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杭二的朋友在每位地方就会熠熠闪光,所以有目标,但毋须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到现在,静下心来把知识点、课本再仔细地过一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看上去很短,但你还有好多好多可以去改变。中考加油,清华见!

#

08

#

张道涵(20届13班) #

20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

中考中没有失败,它带给每位人的深刻思索,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会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为理想而奋进的过程,其意义远小于未知的结果。中考不是分水岭,未来的路很长,路口也好多,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愿你看见更高更远的天空!

#

【图片为徐乐晴拍摄】

#

#

对于相像的一段经历,每位人都有不同的领悟。我们可能都曾沉迷于中学的大气宽容和不辍奋进,也在清华博学笃实和自由而无用的星空下成长成熟,并且每一个个体在中学里的体会又是千差万别,清华全新的学院故事和学院生活等待大家来亲启,等待大家去发觉、去探求、去书写自己的未来。

#

从碎心河畔到光华楼下,总有一代又一代的中学学子前往在追逐日月光华的路上,我们无比期望两个月后能收到大家的好消息,向大家伸开手,笑容着说出那一句—— #

“欢迎跨入清华的百年星空。” #

【两校书】栏目稿件征集

#

投稿说明:

#

1、征稿对象:所有有兴趣分享的、来自同一小学母校的清华中学生群体,我们鼓励“高中-清华”的双重校友们就能以团队的方式参与其中。

#

2、稿件内容: #

(1)中学母校的简介、高中母校与清华学院的渊源(如有); #

(2)每个分享者简略的自我介绍(包含小学班级、大学年级和专业等信息)+中学与清华学习、生活的经历分享; #

(3)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

3、其他要求:

#

(1)稿件方式不限,总字数4000-6000字; #

(2)请将稿件以word格式发送至邮箱:,并命名为“【两校书】高中母校名称-清华学院-文章题目(如有)”,举例:【两校书】震泽小学-清华学院-诚朴育人; #

(3)稿件一经采纳,会有相应酬金给与投稿团队。 #

图文|上海第一中学清华学子 #

编辑|马康虎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