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基药集采模式的8大亮点:“安徽模式”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现已步入配送阶段的江西基药集采模式呈现出了8大亮点,重点落在药品的价量及配送以及款项结算等方面,或将一定程度地促进地方基药集采模式的探求深入。
湖南基本抗生素集中采购一石唤起千层浪。 #
2010年8月6日浙江省《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抗生素集中招标采购施行方案(2010年版)》出台,并发布了《关于重新启动基本抗生素招标采购工作的通知》,对原有方案推倒重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一经公布,就遭致医药行业的热议。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行,9月16日浙江省基本抗生素集中采购早已步入到配送阶段,全国100%基层医疗机构执行基本抗生素制度将拉开帷幕。
本次浙江省基本抗生素集中采购有众多创新措施,如双信封招标、量价挂钩、单一货源承诺、生产企业承当配送责任等,据湖南省卫生厅报导,本轮招标平均减少药品价钱47.22%,比医疗机构的实际采购价增加8%,中标价钱显著高于之前各地招标的中标价钱,堪称涨价成效明显。我们暂且称其为“安徽模式”。
山东模式是根据国家医改办《关于政府办医疗机构基本抗生素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征询意见稿)》的思路设计,广东省因而成为全省基本抗生素集中采购试点的第一省,陕西模式能够代表了我国基本抗生素集中采购的方向,是否还能获得全省性的推广,推广之后将会对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
A八大创新现身
2010年8月9日发布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变革的施行意见》无疑为河南模式的基本抗生素的集中采购奠定了新政基础。本次基本抗生素招标施行范围覆盖了全国所有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国105个县(市、区)和3个实验区,1263个乡镇卫生院、60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10750个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将全部执行,四川省早于国家规定一年4个月实现了基本抗生素100%医疗机构使用的目标。
湖北模式的突出特征为: #
1、双信封制招标:采用先评技术标,再评商务标的“双信封”招标形式。技术标评审,主要对投标药品质量及质量可靠性(企业GMP资质认证、质量类型、生产规模、销售额、行业排行、市场信誉、不良记录情况等)相关指标,推行百分制评标,技术标评审结果在省采购平台公示,并报省药招办备案。同一品规药品根据技术标评审得分高低,确定步入商务标评审药品,数目≤2个,全部步入商务标评审;在3-5个之间,排行前60%的药品步入商务标评审;投标数目≥6个,排行前50%的药品步入商务标评审;本省企业生产的药品,技术标评审合格的步入商务标评审。商务标评标中以最低报价确定拟中标药品,商务标评审时,如出现最低报价低于我省采购参考价或11个外地平均中标价、同一厂家同一产品不同区域报价不一等报价异常情况,由省药招办结合评审专家意见,确定是否步入议价程序。 #
2、量价挂钩:招标前公布投标药品的采购数目,生产企业可以根据数目进行报价,并获取独家配送的权力。 #
3、单一货源承诺:原则上一种基本抗生素的品规只中标一家药品生产企业,且该企业获得全国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市场份额。对采购需求量大的基本抗生素,按人口、交通以及采购数目,将全国界定2~3区域分别进行招标采购,确保中标企业获得采购区域内所有市场份额,确保每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抗生素(具体到尺寸)有且只有一家企业供应,保障基本抗生素供应。 #
4、一品三制剂两尺寸:根据标准品种、剂型、规格确定招标基本抗生素的品种、规格和制剂,原则上一个品种三种制剂,每种制剂对应的尺寸原则上不超过两种。全国共确定招标基本抗生素278个品种,852种尺寸。 #
5、采购主体是省药品集采服务中心: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签订合同授权省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代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基本抗生素采购主体与中标企业签署药品购销协议,明晰品种、规格、价格、供货区域、回款时间、支付方式、履约形式、违约责任等。省药采中心与中标企业签署追加协议时,各中标企业原则上不得拒绝。
#
6、生产企业对基药配送责任负责,不进行配送企业的招标:中标企业必须依照购销协议保证药品供应,及时满足医疗卫生机构的采购须要,将药品配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生产企业可直接配送,也可委托符合法定资质条件的药品经营企业配送。委托配送的,生产企业和委托药品经营企业应向省药采中心提交授权委托书和配送承诺书。
#
7、国库集中进行药款结算:县(市、区)级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与中标基本抗生素生产企业结算款项,确保从交货初验到付款时间不超过30天。
#
8、允许转配送:生产企业直接委托配送有困难的,可在省药品经营企业中委托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作为一级配送企业,负责落实药品配送工作。生产企业是药品供应配送第一责任人,被委托配送企业不能完成配送任务的,委托企业须手动承当相应职责,并及时重新委托药品配送企业,并重新提交有关材料,确保药品供应不断档。重新委托的一级配送企业应报省药招办初审备案。
#
B模式之考
#
药价普降配送形式灵活 #
合肥模式一经施行,便遭致行业因药品价钱急剧增长而形成的激烈反对,尤其是某些草药品种的中标价钱被指责未能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徽基药采购平台,会出现“劣币驱良币”现象的发生。 #
综观山东模式的全过程,笔者觉得广东模式首先在新政层面进行了突破,“双信封”的药品招标形式开全省先河,技术标保证了质量,商务标增加了价钱,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质量优先”与“价格合理”的结合;其次,量价挂钩解决了十多年药品招标中没有数目的怪现象,致使投标企业可以根据药量决定投标价钱,有效地减少了中标价钱;第三,中标价钱创历史最低,目前公布的784个品规中标价与现行市场供货价钱的比较,中标价平均仅比市场供货价钱高10-20%,这与之前各地平均中标价钱高出市场供货价钱50%以上的现象来说,堪称是很大的进步;第四,医疗机构一个品种只有一种选择的新政设计,促使通过回扣竞争进行促销的形式丧失了底泥,有效的抑制了商业行贿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漫延。中标企业即使价钱上做出了让步,并且量的保障使其赢利水平将有所降低;第五,取消配送商的招标,把权利归还给中标生产企业,不但锁定了中标生产企业的责任,更使政府从配送商的招标、控制配送费用的麻烦中解脱下来,回避了权利寻租的嫌疑,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第六尊重实际,对方案的不合理、不健全的地方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补充,如容许转配送、货款结算可以使生产企业,也可以是配送企业等,展现了政府的包容与务实,也促使方案的实行愈发的顺利。
#
采购配送流程有待建立
#
虽然广东模式令药品价钱有了很大升幅,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配送形式、货款结算等作了大胆的创新探求,但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依然有少量的品种中标价虚高,有某些品规的中标价钱是市场采购价位的2倍以上;二是对独家品种仍没有有效的抑制价位的方法和手段;三是“医疗机构—采购平台—中标企业”的采购流程不完整,完整的采购包括:采购订单的下达、平台与中标企业以及配送企业的确认、验货入库及款项的回收等一系列流程,不具体规范都会出现好多的随便性,让有关各方无所适从;四是即使在补充通知中明晰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可以和配送企业结算款项,然而配送企业、医疗机构和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议约定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有可能对实际的结款形成不良影响,假如具体的配送企业与医疗机构和当地县(市、区)的集中支付中心签署三方协议,执行上去都会愈发规范;五是对于中标价钱遭到指责的企业的产品质量,政府要加强抽检和监管力度,避免劣质药品步入市场,并依法追究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六是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如当地企业通过技术标就可以直接步入商务标评审,一级配送商必须是本省的经营企业等安徽基药采购平台,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全省统一市场的产生。
#
C促进基药集采模式探求深入 #
2009年至2010年施行的基本抗生素招标尚且没有增加药品价钱,反倒让“高端医疗机构药价虚高”的众多恶果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集中采购中继续漫延。为保障基本抗生素供应,达到“保基本、重基层、强基础”的目标,四川模式的探求是值得肯定的。 #
基本抗生素在没有进行集中采购前,采用的是完全市场化的方式,产生的价钱、渠道都是经过市场竞争产生的,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法。招标以来,全省普遍存在中标价钱低于市场价钱的现象,使得好多省份不得不进行二次议价来增加价钱,如:上海、湖北、河南、甘肃等省,才使基本抗生素制度得以加快和施行;另外对配送商招标、限制配送商数目、不容许转配送等规则,反倒没有有效地解决配送到位的问题,反倒增加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尽管各地都规定了原则上只委托一次,但各地施行中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见违背市场规则的做法是无法真正施行的,因而招标形式似乎不一定是解决基本抗生素问题的惟一方法。
基本抗生素招标统一规范势在必行。基本抗生素招标的阐述主要集中于招标的形式、综合评价的方式、质量层次的界定和对质量和价钱权重比列、入围评审组别的界定、配送商的选择等。
#
药品的集中采购是国际上通行的采购方法,是市场化的彰显,也被各国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减少采购成本,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办法,坚持药品集中采购的方向一定是正确的。但是,目前我国进行的药品集中采购早已异化为药品的涨价、二次限价,异化为行政权利对市场行为的替代,异化为严打商业行贿的重要手段,这种起初并不属于药品集中采购的问题,假如非要药品集中采购完成,估计也会无法承受之重。药品集中采购的本质回归是发展的必然。
基本抗生素制度是新医改西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一项解决百姓基本医疗保障的国策,艰辛起步并不代表前途不光明。既然新医改明晰了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方向,药品集中采购的方向一定会根据新医改的指引而发展。市场机制既然早已解决的问题,就须要政府更好的做好引导,而不是行政化的干预。既然存在的问题早已曝露无遗,控制的关键环节生产、供应和使用早已明晰,新的统一规范的出现也就不是疑惑。只要着重解决药品招标中的“信息对称、信息公开”的问题,就可以防止“医药葡萄柚市场”的形成(劣币驱良币现象的发生)。 #
笔者觉得,广东模式下来后,更多针对基本抗生素集中采购的市级招标探求会不断深入,国家关于基本抗生素采购机制的工作规范也会适时公布,以下方面将成为变革和阐述的重点。 #
首先是市场机制在基本抗生素招标上将发挥作用,应当是市场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政府行政来解决,要彻底杜绝基本抗生素招标中的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其次是量价挂钩,将基本抗生素的招标回归到集中采购“将需求集中上去,增加药品价钱”的本质上来;三是“双信封”制招标将被推广,解决基本抗生素目前中标价钱虚高的问题,防止在高档诊所的商业行贿行为向基层医疗机构延展;四是取消对基本抗生素的质量分层,构建科学的基本抗生素评价体系,降低主观评价,防止以专家定结果;五是不做配送渠道层级的限制,由生产企业承当医疗机构配送到位的责任,由经营企业负责配送;六是强化监管,规定基本抗生素的使用比列,严格网上交易,不得偷梁换柱,不得弄虚造假;七是保证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资金到位;八是严打基本抗生素招标、采购、使用中的商业行贿行为;九是探求通过二次议价增加药品价钱,调动医疗机构增加药品价钱的积极性的形式和技巧;十是鼓励发展医药现代物流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延展,通过供应链整合提升配送效率和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