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简单介绍项目做什么为什么会做这个项目

2023-07-2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前关于此次心理咨询平台创业经历早已有写了几篇文章,在一篇文章中说会对这次经历做一个复盘。上面由于理由(拖延症),没有写文章,没想起前几天有一位读者加到我的陌陌,于是在聊天中截图我文章中承诺要写的复盘内容给我,一下子让我再没有理由拖延下来。但因为时间早已过去了1年多,因此有些事项不一定记得特别清楚,细节上或许会存在遗漏,这也一再告诫我,不要拖延,当心。 #

这个复盘大致的框架是如何的?

#

简略介绍项目做哪些为何会做这个项目以时间为节点的项目过程复盘小结:做的不好&好的点其它杂项探讨一、简单介绍项目做哪些 #

一个撮合平台,撮合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病患进行对接。

#

1.1项目是如何的运转逻辑 #

通过搭建互联网咨询诉说平台,撮合咨询师及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咨询服务,解决用户心理咨询及感情剖白需求。 #

在后期不断加强功能,引进扫盲、心理检测、心理相关课程、问答、针对咨询师的轮训不断成长为一个泛心理的综合服务平台。

#

1.2如何赢利

#

通过为平台咨询师及用户提供服务,平台作为技术、内容服务提供方,从平台形成的各种交易中通过抽去一定比列作为平台收入,因而赢利。

#

后期平台规模不断扩大的状况下,推行针对咨询师的轮训服务

#

二、为什么会做这个项目 #

但凡做一个事情,一定有一个成因。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情,或许我们受潜意识的影响,我们不能挺好的觉知这个缘由,或则我们才能清楚自己做这个事情的缘由。就能很清楚的晓得做一个事情的动机和病因,就是十分棒的。 #

我做心理咨询项目的成因有几个:

#

a、在16年左右,有一段时间心情比较丧,为何呢?由于在前一家公司做了一个同城配送的平台,时间点不错,但是也跑通了商业机制,并且由于种种成因,没有得以继续推动,项目被关掉了。在此状况下,我从公司辞职,踏入了一段低谷期,整个人精神状态不太好。上面通过看书,认识一批书友,一起每天读书,在网路上开读书会,一步步走下来。在这段时间,我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算是埋了个种籽 #

b、之后在16-18年之间,陆相继续看了更多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并对心理这块有了更多研究。去搜索了百度帖吧,知乎,豆瓣,发觉有好多人都有心理方面的各类问题。在此基础上,想着是不是就能做点事情,然后更逐步的了解,了解的信息在另一篇文章《我的创业旁白之——小鹿平价智能咨询心理平台商业计划书》有具体介绍。 #

推论就是大环境可做:美国的心理咨询这块,是十分初期的阶段,没有大鳄;英国在这个领域早已做到很高的水平,列入了社保机制;美国心理咨询这块在迅速发展。

#

c、我之前的产品总监,均是在本地生活,O2O领域,这个领域的特征是须要进行线上线上联动,还要做大量的线下工作,前期的运作须要大量资金。而心理咨询我断定前期可以进行纯线上的运作,对启动资金等不须要很多。

#

推论就是:方式比较轻,早期资金要求不大,可尝试 #

d、我在之前的项目中,带过团队,积累了一些人脉,在研制等方面,可以做到低费用的开发。

#

e、心里多多少少想搞点事情,有这个冲动。 #

三、以时间为节点的项目过程复盘 #

在有了以上的一些剖析以后,我开始着手去做一些打算工作,召集之前团队的一些人,看它们的意向,开始拉人。

#

2023年5月——项目发起

#

跟身边的一些人勾通了意向以后,一个阳光晴朗的早晨,我们一行人10人左右,在上海人民花园对面的一个茶室里,我讲了2个小时多。讲哪些呢,讲我为何要做这个事情,做这个事情的本意是何种,把我得到的一些信息给你们共享。给你们说,我想做这个事情,你们前期兼职干,前期没有酬劳,有意向的我们就一起干。 #

2023年6月——团队成立,勾通,分工,打算工作 #

经过几次网路和线下勾通,我们对于团队分工,前期以何种形式做,有了初步的方案。前期不做任何研制,以小费用模式运作,做公众号,写文章,做心理检测等方法启动,看疗效状况 #

2023年7月左右——公众号更新文章

#

公众号,于是根据一周1-2篇文章的速率,开始更新。

#

在大概两个月的时间中,我们不断的发一些文章,文章的主题从心理疾患扫盲,到艺人心理问题,到社会热点心理问题分析都有。发觉一个问题:团队的内容产出能力不行,包括我自己。中途也尝试学习一些优秀的公众号,然而内容产出能力是不能短时间补足的。文章的阅读量不大,通常在100-200之间。 #

2023年10月左右——内容方向调整 #

从还要大量精力的文章转向车间流水化生产内容的思路走。如何做呢,我们从网路上,各类心理检测类书籍上找大量的心理检测题,于是运用问卷星把题目和答案做隔离,每一个检测题就称为一篇文章。

#

2023年11月-12月——探索新的内容

#

在网路和网易云音乐上找到各式冥想,让人放松,集中精力的音乐,于是搬运到公众号,配上文字和图片。通过这几种方法,解决了内容稳定产出的问题。同时较为系统的搜集整理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将大篇幅文章的留意力放到心理知识扫盲上。同时联系一些咨询师,进驻到公众号上。怎样操作——通过各类渠道,领到咨询师的电话,于是进行电话造访,同意进驻的比列多于我的预期,电话勾通了100人左右,有20位同意。这逐步验证了我之前的考察,在这个市场上,大部份咨询师是没有很多顾客源的。在这个过程中,相继有少量用户来找我们介绍咨询师。 #

2023年1-3月——探索新渠道 #

发觉在公众号上发内容,最高的文章阅读量有近2000左右,而且没有哪些转换,我们无法和用户进行直接接触,用户听到文章,见到我们留的联系模式,在联系我们,后边转了几次场,转换链比较长。 #

不断尝试中发觉有一些更好的渠道。其中一个就是我在文章开始的时侯关联的一篇文章运用QQ渠道进行用户的冷启动下降方式。QQ原本的属性是种群,陌陌不能通过搜索而添加群,是封闭式的,并且QQ是天然公开搜索群的。有好多人争创了群,有好多人集聚在各类群中,那样就相当于早已在一些鱼池中养了鱼了,再去捞就轻松这些(这个形容不太恰当,也是为了便于理解)。

#

另外就是QQ的用户量真的巨大,同时在线在18年左右也有2-3亿左右,我们通过搜索发觉,在QQ群集聚的忧郁方面的人,就有20千人左右。其它也有这些类型的群也好多,例如说亲子关系等。因此我们争创了自己的心理群,于是搞了一批QQ号,大量的加相关的群,于是向自己的群拉人引流,做群维护。 #

对于QQ渠道,那时的摸索一阵过后,见解是:a、直接的群友,群营运,平行类群;b、进入类似群,进行间接营运,发群文件资料带自己的信息;c、拿到相关群的群成员信息,后期做电邮营销。 #

但是在百度心理类帖吧发贴子拉人,从豆瓣知乎等引流到QQ群,在2-3个月时间里,自己争创的群,最高的一个群近1000人,总计群成员差不多有3000来人。不幸的是,最高的那种群由于群友的一些发言,引发了被封,这是一个惩处,后期强化了群的管理。 #

另外我们运用前期的心理检测内容,做了简略的视频,在那时所有主流的短视频和视频平台进行分发。最好的单个视频单平台阅读量达到了4万左右,虽然做的内容很简略,就是用PPT的方式将一个检测与答案分成两个视频放起来。回忆上去,那时虽然可以做短视频,但那时的重点是做心理咨询,因此没有打开思路去想其它的。视频分发引流的直接疗效比较差,进行了维持。

#

2023年4-5月——讨论是否做研制 #

在以上的一通操作下,各方面的渠道,内容在不断的尝试,还有一些疗效,有人来找我们,即使量不大,一个月有10多个人。虽然团队成员还是遭到振奋,这个时侯我们就讨论,认为应当有自己的平台来对接业务,目前想来太膨胀了。 #

在这个思路下,我们开始比较即将的讨论产品研制问题。

#

开始再次把研制伙伴召集上去,讨论方案,出原型,找UI设计师。

#

2023年6-8月——注册公司,做研制打算

#

注册公司,筹办研制的工作,各渠道继续推广。第一次注册公司,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前后忙活了比较久,另一个就是出产品方案,产品的内容可以在前面提及的商业计划书中查看。 #

2023年8-10月——注册公司,做研制打算 #

当初为了省钱,勾通由团队内部一个会ps的人来完成,在出了产品原型以后,出了一个疗效图,看着与常规的UI图存在较大差距,这后边的来回撕扯基本上1-2个月时间就没有了。然后再次找UI,给钱,合作。从这个事情,得到的一个教训是,有些成本是不能省,省了就该出问题。

#

那时我拉的研制团队,有各类语言的,后边又一度由于选择哪种语言进行了几次撕扯。以后我忽然意识到,在这些初期项目中,根本没有必要考虑哪种语言更合适,由于初期的量根本达不到语言的上限。这些很早晨的阶段,最要紧的事情是有个东西可以用,去满足业务。 #

2023年11-2023年3月——产品研制,上线 #

产品分为几个端口,咨询师和用户小程序,一个几个页面的官网,一个后台。 #

用户端主要功能

#

注册登入——用户在市民状态下可以查看部份APP内容,当点击这些功能时,会触发注册登入模块,用户注册成为平台用户,进行登陆使用服务。诉说——用户订购诉说服务,与咨询师进行勾通述说,咨询——用户订购咨询服务,与咨询师进行咨询勾通,个人中心——个人资料管理、用户本人的咨询及诉说订单的管理,用户关注的咨询师,用户可向平台反馈问题,查看帮助中心,查看消息通告 #

咨询师端主要功能

#

就这个样子的功能,然而后边忙活的一团糟。后边有几个人水了我,于是我不断调整团队,基本调整了3次研制团队,从最开始我希望早日推进速率,因此研制团队都拉了接近10个人。到最后定出来做的,基本就4个人,两个后台,两个小程序+后端。

#

由于是兼职,因此进度对接基本都是白天和假期,协调上去只是特别吃力,我要搞产品,项目管理,也须要去引领营运(拉的营运合伙人有腾讯经历,经常和我讨论规划,但没有介入实际工作。在特别初期的项目中,规划有用,实际下手更有用),我一度有崩溃的倾向。 #

2023年3月-2023年4月——产品上线、解决bug

#

产品上线并且存在太多问题,更改bug前后用了1个多月才算勉强好,这儿真的感受到,人员真的不在多,在精。边检测,边提bug,边解决,于是更改,再次检测,问题反复出现,心力疲惫。 #

2023年5月-2023年6月——拉心理咨询师进驻,进行初步小程序推广

#

上线的筹办中早已联系了一批咨询师,小程序上了后来,引导进驻,前后拉了50人左右。

#

后来开始在各个渠道去推小程序。 #

2023年7月-2023年11月——各种想方法推广,融资 #

想像常常比现实美丽。

#

心理咨询的转换太低了,这是整个行业的状况。QQ与陌陌小程序虽然都是腾讯出的,并且没有直接打通,帖吧,豆瓣,网文,视频平台的转换也很差。

#

电邮营销的转换也十分低,这个时间,应当说,早已过了电邮营销的时期,这些人都不收电邮了,即便是强工作相关的。 #

回去融资,大环境本来就不好,数据也不理想,前后跑了10次左右,接触了投资人,结果是看后续数据激增。 #

2023年11月-2023年2月——努力挣扎,考虑变革或则取缔项目

#

尝试线下,跟一些创业孵化中心去谈合作,做了几次线下的演说,并且意向度低的可悲注册咨询师,转换很低。 #

考虑是否可以专门为咨询师服务,帮咨询提供服务工具,考察后来发觉付费率比较低。另外项目前后经历了2年多的历程,团队成员这些是兼职做,成果不太明显,意愿度降到了冰点,进度加快已然很困难。 #

最终,项目gameover。

#

四、总结:做的不好&好的点4.1失败成因 #

a、项目前期的考察虽然做的不够,做的不深入,对于其中的这些行业掩藏信息是没有完全认知的。存在一定的用互联网+的方式去理解,没有充分理解行业特征,对行业的怜悯心不足。 #

b、团队的成立上也遭到第一点的影响,团队成员基本是之前做本地生活,O2O服务时侯交往的伙伴。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特性,做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商业方式,行业方式的时侯,还要的技能,经验,能力都是会不同。

#

c、团队的成立开始秉持大一些,才能有更多人参与,做更多的事情。这一点反省上去,错的更多。团队在于精,引进更多人后来,管理,勾通,协调,决策费用都更大。假如做不好,会造成反作用,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做0-1的开荒阶段工作注册咨询师,在这些初期的纷乱,机制,开拓时期。还要更多自主性,敢拼拚搏,带点海贼王这种意思。有些人不是没能力,或许他的能力在这些0-1的状况下不能挺好的发挥。也就是人才不能错位匹配,要不然带给的是对互相的伤害。

#

d、对行业恐怕过度豁达,非常在2023年灾情出现以后,那时网路有大量报导,出现了这些心理问题,当初预估会有需求爆发。实际状况是,不能太听各类报导,行业还要培植,美国状况的心理咨询就是属于蛮荒时期,不仅少数一线城市的少部份人以外,绝大多数人对心理咨询带有有色墨镜。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只是思想领域,这块的转变没有这么快,不像是相机支付这些业务。思想领域的东西,还要不断潜移默化的改变,是须要很长时间培植和教育的。小团队没有名气最好不要碰须要大量市场教育的业务。

#

e、产品MVP验证出了问题,验证时的顾客与普及用户不同,商业方式没有充分验证就开发产品和进行推广。开始以公众号的方式来验证,推同学圈。陆相继续找来的人,都是同学圈的同学,或则是同学的同学,这种人天然有一层链接在这儿,这代表信任。完全打开去推广的时侯,没有这层信任关系在,虽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用户。在之前没有意识到,太早的以孤立类别用户的状况去猜测全面用户。

#

f、团队成员假如有问题的时侯,要果断的处置。初期团队,这些时侯要靠自主性,要有强烈的动机,假如没有很多,还要处处监督来做初期项目,这是很棘手的。假如有再次拖延,也不参与讨论,各类溜号,意愿低下的成员,应当尽快清除回去,不能拖,即使留少的人做较少事情,集中精力,也不能处于一种间断性停滞状态。这些人会对整个团队带给不良影响,并大大的将计划延后。

#

g、在成立团队时,更多以意愿,兴趣,动机、专业度为主,就是详细对这个事情的强烈兴趣,但是有能力做人。也是以过去关系等,这些很不可持续。

#

h、没有严苛的依照设定的目标,里程碑。在开发产品之前,我的理性告诉我,当初各方面的数据并不理想,非常是转换虽然是十分低的,最好再继续推一段时间。虽然团队中有成员提出是由于我们没有自己的产品平台,因此在各方面都施展不开,增加了他人的信任等等。这是不是真实的呢,也确实是。但不是最本质的,最本质的是要验证我们做的事情究竟有价值没有,能不能帮助咨询师和用户,用户愿不乐意来,是否乐意付费。团队成员提出的,反省来看,是显著把工具,方式当作了最终目的。假如真的有价值,那用户虽然不太会在乎你的工具,也是整个过程的效率低一些,过程艰辛一些,人工自动的工作多一些,并不影响本质。 #

我对此的反省写了一篇文章《如何做产品MVP》,小结就是:“快速简略粗鲁的验证产品可行性,产品不只是仅仅硬件产品”。虽然当初是项目早已进展到这个程度,说没有疗效还有一些,团队成员也大多建议开发产品做扩大,我没能固守本心,然后同意启动研制。

#

这个错误很致命,我作为总负责人,对此负全责。这个错误造成了我们对于市场的验证不够充分,没有坚持住充分验证可行性以后再进行下一步动作的思路,采取客观理智。我们试图用更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更向前冲,而没有进行足够的探讨,留意是否真的正确,假若不正确,沉船费用可以舍弃。启动研制项目后来,致使团队的精力更分散,人员缩减,管理、协调、进度更不易把控。 #

时刻保持理性,进行客观的判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但很难做到,例如舍弃沉船费用,理性客观的对待失败,对待错误,不要去企图掩饰自己的失误,而应当从小学习东西,降低损失。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