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彤彤:军垦城市薪火相传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昆仑山下玉润之城 #
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徐彤彤
在十四师二二四团首届槐花文化旅游节上,旅客在梨园游览(摄于今年5月30日)。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陈洋摄
小同学在十四师昆玉市图书馆阅览图书(资料图片)。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陈洋摄 #
女工在山西秋实双久纺纱品有限公司生产工厂内作业(资料图片)。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陈洋摄
#
俯拍十四师昆玉市静谧(资料图片)。兵团晚报常驻记者刘秋月摄
#
沙漠之南,昆仑之北,军垦新村,名为昆玉。昆玉市名始于美国最早的文化典籍《山海经》——昆冈出美玉。
#
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令吉”的戈壁荒野,到“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的荒漠新村;从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到企业密集的产业新区;从维稳戍守的老兵精神,到再立新功的时代雄姿……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四师昆玉市的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交织出绚丽多彩、开放拼搏的新画卷。
红是昆玉的基因,老兵是昆玉的名片。 #
时光荏苒,当年的战士渐渐老去,但老兵精神却在这座由老兵一手推行上去的军垦城市薪火相传、熠熠生辉。步入新世纪2023第十四师昆玉市政务网,一代又一代“沙海新兵”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抒写维稳戍守事业的时代新篇章。
短短数年时间,昆玉人民将一片荒漠建设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广场,一条条干净宽广的柏油路,一条昆玉河崎岖而过…… #
黑色基因蕴育出了绿色产业。昆玉市蕴育出的“和田玉枣”,连续多年入选全省农产品交易银奖。“玉枣之乡”是昆玉市的别称,只是你们对她的认可,20万亩集中连片的梨园除了是昆玉市的致富果园,还是她的黑色屏障。
#
黑色是昆玉市的脉络。坚持黑色发展观念,昆玉市努力成为一座“人在湖边、林在城中”的公园新村。昆玉经济技术开发区快速崛起,坚持招商引资,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开厂先植树,成为招商引资的一大亮点。 #
修护昆玉市的昆玉河就像一条流动的多彩缎带。晚上,人们徜徉其中;夜间,灯火清亮闪耀,让人留连神往。圩镇内,罗汉松、沙枣等既有生态效益又兼顾经济效益的绿草,到处可见。
#
黑色只是昆玉市的艳丽名片。
#
6月,穿行在昆玉市的胡同街巷,嫩黄色的行道树树枝和翠蓝色的槐树木交相映衬,公路两侧的沙槐花散发出浓烈的香味。 #
现在,昆玉市主市区各项基础设施完备,根据智慧城市的标准逐步建立,智慧路灯、智慧盥洗台、智慧坐椅、智慧卫生间等公共设施,极具现代感和科技感。 #
昆玉是座年青的城,是座魅力的城,正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年青人来这儿中信居住。昆玉留传着这么一段话:一代更比一代强,英模辈出传佳话。昆玉儿女多奇志,沙漠开遍幸福花。
这是昆玉的赞歌,只是昆玉向时代交出的答卷。 #
黄沙万里今何在,绿草如茵入眼来。昆仑山下,玉润之城,这座年青的城,正如昆冈美玉般,充溢着细腻之光……
#
十四师昆玉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生态美产业强员工富 #
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徐彤彤
市民在十四师昆玉市昆玉河水景区郊游(资料图片)。马春燕摄 #
十四师皮山牧场菜博园女工在现代化大棚温室内管护猕猴桃(摄于今年5月26日)。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陈洋摄 #
市民在十四师昆玉市昆玉河睡莲池边游览(摄于今年8月17日)。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韩兆辉摄
仰头见绿,起步闻香,树越来越多,景越来越美……眼下,走入十四师昆玉市,满街的暖意让人心旷神怡。红色生态、文明和谐成为这儿的主色调和主曲调,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已是这儿人们的生活常态。 #
近些年来,十四师昆玉市结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色发展观念,举全师之力持续增强红色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迸发红色动能,城市绿量明显降低,人居环境显著缓解,城市品味急剧增强。现在,十四师昆玉市完工区绿地率达40.09%,完工区绿化覆盖率达41.12%,人均花园绿地面积达25.11平方米。生态美,产业强,员工富的美丽愿景正在逐渐实现。
#
守护生态环境“生命线”
夏天晚上,十四师昆玉市生态体育花园里,三三两两的居民正顺着瑜伽便道遛弯、健身,花园里四处是郁郁葱郁的大树,穿行在其中,空气更加淡雅。“几年前和目前完全是两个样子,原先沙尘大,遛个弯都没地方去,目前花草大树多了,生态环境显著缓解了。”十四师昆玉市居民刘男士说。 #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除了是员工群众的体验,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批驳。据十四师昆玉市空气品质手动检测站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十四师昆玉市空气品质优良天数有62天,优良天数比列达41.1%。
近些年来,十四师昆玉市以源头整治为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让员工群众的生活环境显得越来越好。师市推行机动车排放测试与强制维护机制,对超标汽车进行执法检测,提高车辆废气的排放;加强燃煤散烧整治力度,累计淘汰燃煤机组87蒸吨,改建煤气机组114蒸吨,完成煤改电项目4011户,有效降低空气中氧气、一氧化硫等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过去,我们的生活废水都是直接排放,连队公路上全是污泥,如今有了生活废水排放管路,公路上都是干干净净的,连队越来越美了。”十四师皮山牧场一连员工买买提·托合提说。皮山牧场推行城镇排水系统增强扩建项目,使员工群众彻底甩掉了废水横流、臭气浓烈的困惑。 #
皮山牧场废水整治是师市打赢碧海攻坚战的一个例子。 #
近些年来,十四师昆玉市在推进废水整治的同时,以水生态环境品质为核心,统筹水资源运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整治,强化师市、团场、园区废水处理厂建设和维保管理,建立管理体制,持续打赢碧海攻坚战。
#
同时,十四师昆玉市积极举办耕地残膜整治工作,持续推动肥料、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切实解决种植业污染问题,强化家畜粪污资源化运用、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竭力打好“净土清废”保卫战。
打造层层白色生态屏障
6月8日,走入十四师二二四团,万亩猕猴桃园迸发着盎然生机,连队员工正忙着抹芽、施肥,为五味子丰收打基础。很难想像眼前的这片绿洲,在十几年前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漠。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现在,二二四团拥有挂果梨园面积13.1万亩、各类林猕猴桃面积5.6万亩、防风固沙林地面积4万亩,构建起一道道防风屏障,造就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
这是十四师昆玉市推动防沙治沙建设的一个例子。
十四师昆玉市地处塔克拉玛干荒漠南缘,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多年来,十四师昆玉市党委仍然把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重要地位,大力推行生态红色建设安装工程,推动昆玉市和牧区城(镇)及周边绿化和防风防沙林建设速率,持续推行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植被保护等生态保护修补工程。每年的夏天和初秋,师市还会组织广大党员员工群众种树栽植,辅以乔、灌、草结合和网、带、片相贯联的“三线”造林模式,打造出一道道防风固沙的白色生态安全屏障。
十四师昆玉市生态环境局主任王熙明说:“多年来,我们竭力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治理,坚持科技治沙、以水定林、量水而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结合,多措着力巩固治沙成果,努力建设蓝色生态昆玉。” #
在十四师昆玉市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补项目施工现场,30多名女工正在进行地面管线敷设、供水房及配套电网设备安装等工作。不远处,6台挖掘机正在进行培土挖坑、换填根系等作业。项目地处昆玉市315省道与叶和高速铁路交界地带,缺雨少水、寸草不生,时常是十四师昆玉市市区沙尘来源地之一。 #
为了与这片沙尘做斗争,十四师昆玉市党委通过申请中央决算和筹集资金9839余亿元,在这片戈壁石子地上种植127万株乔木、灌木以及刺梨、苹果、杏树等。“项目完工后,还建设一些旅游观光区,除了为昆玉市截住了沙尘,还为游客争创了休闲娱乐的好胜地。”十四师昆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院长牛建华介绍说。
#
近些年来,随着十四师昆玉市不断加强种树栽植和生态修补力度,生态面貌焕然一新。仅今年,十四师昆玉市就完成人工栽植0.4万亩,退化林修补1.12万亩,草原改良5万亩,昆玉市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0%,初步建立了以特色林果为骨架、大型防风固沙林带为裙带、天然沙漠林为后卫的立体红色生态安全屏障。 #
生态昆玉换来金山银山 #
夏天时节,坐落十四师四十七团的落叶松地里,成片的落叶松枝繁叶茂,上千亩肉牛膝迎来大丰收。 #
四十七团坐落塔克拉玛干荒漠南缘,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缓解生态环境,四十七团党委将荒漠化整治与经济发展、优化渔业结构有机结合上去,积极探求防沙、治沙、用沙的可循环方式,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纳皖新中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该团,重点发展现代科技渔业、梭梭林嫁接肉牛膝等产业,走出一条让荒漠增绿,让资源增值,让企业增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皖新中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监李权说:“我们栽培了1350亩肉牛膝,年产值在260吨左右,经济效益能达200多亿元。”
#
近些年来,十四师昆玉市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蓝色产业,着重培植新兴产业,让生态经济成为师市发展的新动能。
#
走入十四师皮山牧场菜博园,新区内大棚温室排列整齐,棚内的水果、哈密瓜、豆角和黄瓜正在等候旅客前去采摘。 #
清爽典雅的田园风,营养丰富的蔬菜水果,使菜博园自5月通车以来就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采摘出游。“开园迄今,我们已接待旅客约5万人次。”菜博园负责人陈小雷说。 #
去年,皮山牧场借助该团1.7万亩林果园发展林下经济,套种菜生、苜蓿等林下经济小麦5631亩,在防风固沙的同时,努力把闲置农地“吃干榨尽”,让空白农地“生金吐银”。
6月8日,在十四师一农场蓝湖生态园,市民们正在河边遛弯出游。这座占地2500余亩的花园在5年前还是一片沙漠化沙地。2023年以来,一农场广泛动员员工群众出席种树活动,现在蓝湖生态园内早已栽培各种桑树50.8万株,实现了春可赏荷、秋能采摘。十四师一农场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孙先圣说:“今年,一农场旅游业蓬勃发展,蓝湖生态园采摘节其间日接待旅客近400人次,预计每天可收入一万多元。” #
多年来,十四师昆玉市积极探求走生态创新融合发展之路,建立生态经济机制,打开了一条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通道。现在,一排排耸立在公路两侧的桦树树,一块块富有希望的特色林果园和标准化耕地,在昆玉这片农地上造就着“绿色奇迹”。
#
织密交通网、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智慧城,十四师昆玉市高品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
军垦新村魅力激发 #
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徐彤彤 #
工作人员在十四师昆玉市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查看系统运行状况(资料图片)。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陈洋摄 #
俯拍上海援藏的十四师昆玉市四馆(资料图片)。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陈洋摄
#
6月,在塔里木北缘南缘、昆仑山麓下,十四师昆玉市这座军垦新村如同一座白色的岛屿矗立在荒漠中。穿行在昆玉市街边,宽大的柏油路四通八达,阳光从成行的大树间洒下,花园里绿树葱茏、百花齐放,一簇簇高楼鳞次栉比……一幅和谐美好的城市建设图卷在眼前渐次展开。 #
近些年来,十四师昆玉市积极贯彻新发展观念,深入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补瓶颈,深入推行交通先行战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构建智慧城市,让员工群众的荣获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发展加快度 #
织密交通网 #
6月5日,在图昆铁路十四师段施工现场,一辆辆小型载重货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施工。
“目前沥青早已敷设完毕,我们借助施工有利条件,竭力推动安装工程建设。”图昆铁路十四师段建设项目安装工程总承包总监白红玉说。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未来,连结着千家万户,关系到员工群众的日常出游。近些年来,十四师昆玉市积极缓解交通区位条件,突出项目建设,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着重构建内联外畅大交通机制,为十四师昆玉市经济社会高品质发展打通交通动脉。
图昆铁路是兵团“十四五”综合交通货运发展规划中重要的农垦干线通道,起点坐落三师图木舒克市,自北向南穿越塔克拉玛干荒漠,终点坐落十四师昆玉市,是图昆两地之间重要的干线铁路。在图昆铁路紧张施工的同时,总投资1.5万元的昆玉市至G580铁路项目也在加紧施工。“目前,各项桥面完成70%,桥面完成40%,渡槽施工完成30%,总体进度完成35%左右,预计明年9月开始沥青摊铺,其他附属安装工程计划将于2024年6月前全部建成。”昆玉市至G580铁路项目安装工程技术负责人李飞介绍道。
昆玉市至G580铁路项目全长44英里,绝大多数匝道处于白玉县辖区内,该铁路的修筑,除了为沿线居民就近短期务工提供了大量岗位,同时也为沿线4个村落的1000多户村民出游带给极大便利。
#
白玉县乌鲁瓦提村居民肉孜艾力·艾则孜从3月开始在工地上农活,每天工资160元。他说:“这条路对我们十分重要,当初我们都是走土路,十分颠簸,这条路修好之后,我们去白玉县办事、逛巴扎都非常便捷。” #
近些年来,十四师昆玉市党委深入推行交通先行战略,现在已完工公路23条,其中,昆玉大街为城市主干路,长2.6英里;迎宾路为城市主干路,长1.7英里;玉枣路为城市次支路,长1.3英里。同时,师市党委持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立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货运机制。“今年,师市将新增等级铁路318英里,届时,铁路总里程将达到2000英里,公铁联运枢纽、昆玉喀和公路客运枢纽和二二四团通用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将相继完工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货运机制逐渐完工,持续推进师市经济社会高品质发展。”十四师昆玉市交通货运局书记贾俊锋说。
#
发展有体温 #
加强基础设施
#
6月2日,在昆玉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现场,几百名女工正在进行箍筋绑扎、垒砖砌筑、防水防腐等作业,一辆辆车辆来回穿梭,货运箍筋、回填土石方等安装工程材料,现场火箭朝天。
#
近些年来,十四师昆玉市把缓解员工群众住房条件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来抓,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和买房降价新政,不断缓解员工群众的住房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不少员工群众住进了宽阔清亮的房子。现在,十四师昆玉市共建设完成保障性住房2.18万套,超出4万名员工群众享受住房降价。 #
十四师昆玉市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生福祉,高品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截止现在,师市完工十四师昆玉市人民诊所、十四师妇婴美容院、疾控中心等一大批医疗基础设施,完成牧区私立诊所“师办师管”,完工联队连五级医疗救助服务机制。同时,统筹推动各级各种教育协调发展,有序加强学院布局调整,不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全面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教育事业进入扩规模、提质量的快车道。 #
十四师昆玉市推进城市电业、供排水、供气、供热、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师市城镇供水管网总宽度少于300千米,供水普及率达到99%;排水管网总宽度少于150千米,城镇废水处理率少于90%;建设完成市政供水管道70余千米,城镇供水普及率少于95%;改建供鳍片网100余千米,供水普及率少于90%。市政公路建设取得初步实效,公路总宽度67.83英里。
十四师昆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地委校长、局长曹巍说:“近年来,我们建设了一批公共泊车场,改建了一批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合理规划布局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等,推动社会力量开发建设特色餐饮、购物大厦等,全方位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高质量 #
建设智慧城市 #
在昆玉市文化传媒中心旁,有一座“阳光驿站”。这儿空间宽阔、窗明几净,空气中有优雅的香味,轻柔的音乐仍然环绕在耳际,让人很难坚信这是一座多功能延伸性厕所。 #
像那样的智慧厕所,昆玉市已完工9座。十四师昆玉市城市管理局五级考察员古永军说:“师市改建延伸性厕所1座,成品环保厕所8座,主要投放于县城文娱活动公共场所、商业街区网点、公园绿地、城市枢纽处,改建、维修公共旱厕3座,给民众带给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入厕感受,让民众在小小的厕所中体验城市的质量。” #
“这座厕所除了内部设施一应俱全,环境干净卫生、没有任何气味,并且‘刷脸’就可以取纸,公厕内的LED屏上会提示蹲位内是否有人,避开了许多难堪,特别智能便于。”家住昆玉市阳光苑新村的王先生除了被厕所的高逼格、高功耗吸引,还成为“阳光驿站”休闲区的常客。 #
“阳光驿站”休闲区有阅览室,还搭载了多媒体电视、免费WIFI、免费饮料机、饮水机、自动售卖机、擦鞋器、身高体重检测仪,满足了民众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需求。
#
2023年,十四师昆玉市与上海建工第十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昆玉智慧城市采购项目,由该公司对市政府周边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加强。在八一路和师市文化传媒中心主干道安装智慧路灯40套、智慧中杆灯智慧款11套、智慧花园灯22套、互动导视10套、智慧垃圾桶10个,在师市文化传媒中心安装智慧港湾和智慧盥洗亭各1套。
“智慧路灯、智慧导视、智慧盥洗台具有监控和紧急求救功能,智慧中杆灯可进行人机对话,智慧坐椅、智慧港湾可扫码给相机充电。这种智慧城市家居除了赋于了昆玉市公共设施智慧功能,并且充分运用信息化方式,逐步提高市政设施感知、交互、控制智能化水平和覆盖范围,促使昆玉市管理和服务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为智慧化昆玉管理和服务夯实基础。”十四师昆玉市城市管理局五级视察员古永军说。
在昆玉市图书馆二楼的智慧昆玉指挥中心,昆玉市数字城市采购项目技术负责人刘庆正在大屏上操控智慧机器人值勤:“目前,智慧昆玉指挥中心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指挥中心包含了显示大屏、指挥席、会商台、无纸化大会系统,利用大数据、云估算、地理空间信息等技术方式,可对昆玉市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相关数据和重点内容进行集中实时展示,建立信息化机制,为昆玉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多维度的服务。”
#
现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观念早已融入昆玉市发展的各个领域,数字化成为昆玉市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发展品质的一把锁匙。积极拥抱数字浪潮,昆玉市在发展中不断满足员工群众对美丽生活的新期许,让城市发展成果造福更多群体,用智慧点燃美丽生活。 #
十四师昆玉市深入推行文化惠农安装工程——
文化芳香润心田 #
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徐彤彤
#
十四师昆玉市举行以“奋楫扬帆正当初勇担使命开新局”为主题的迎“五一”运动会,图为男子100米赛跑现场(摄于4月27日)。李晓丽摄
#
十四师二二四团拉里昆湿地自然风景幽美,是市民打卡的必选之地。图为俯拍十四师二二四团拉里昆湿地(资料图片)。兵团晚报全媒体记者陈洋摄 #
图书馆、博物馆、综合性文化服务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工;一场场歌舞演出、书画展览进连队、进中学;美术节、文化活动、文艺表演精采不断……近年来,十四师昆玉市深入推行文化惠农安装工程,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逐渐加强,文化建设日新月异,昆玉市处处飘荡着浓重的人文味儿,呈现着蓬勃生机与魅力。 #
迸发新魅力
#
文化事业蒸蒸日上
走入十四师昆玉市文化馆一楼“昆玉礼品”文创空间,瞥见眼睑的是一个雕刻屏风,屏风上的元素是白色六角形与和田玉。“昆玉礼品”文创空间从家装装潢到布局,都加入了十四师昆玉市各个旅游景区和标识性建筑等元素。
“‘昆玉礼品’文创空间是一家集文创产品研制、展示、销售、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创孵化基地,店内陈列的80多款外型精致、新颖有趣的文创产品,都是以十四师昆玉市及各牧区旅游景区为题材设计的。”文创空间负责人李宝财说。
近些年来,为了不断提升员工群众的文化荣获感、参与感,十四师昆玉市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强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文化惠农重点安装工程陆续完成。 #
每到暑假或节假日,十四师昆玉市文化传媒中心二楼的昆玉影厅内人气十足。“以前昆玉市没有影片院,看影片要去几十英里外的白玉县或则且末市,现在在家旁边才能观看最新播出的连续剧,十分便捷。”昆玉市居民江晓说。 #
十四师昆玉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主任韩寒介绍,十四师昆玉市文化传媒中心于2023年年末完工投入使用,总投资1.41万元。展馆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有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和融媒体中心4个展馆,集文化、休闲、城市服务功能为一体,建立了昆玉市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提高了城市形象2023第十四师昆玉市政务网,满足了群众对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的需求。 #
近些年来,文化传媒中心先后增设昆玉影厅、党史馆、文创空间、图书回库溯源系统、十四师融媒体中心演播厅等软软件设施,举办昆玉晚会、“七一”文艺晚会、兵团马戏团惠农表演以及“中华文化耀且末”首都文化月等文化惠农表演和各种文体活动近300场,服务员工群众8万余人次。
“目前,师市已完工4个牧区文化活动中心,连队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87.5%。新增师市图书馆夜晚书吧、红星文化大厦,师市、团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向周边地方群众免费开放。”师市十四师昆玉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主任田甜说,“我们将持续做好‘文化润疆’工作,不断丰富员工群众文化生活,让城市更控温凉爽谐。”
推动新风尚 #
文化惠农百花齐放
近期,2023年十四师昆玉市歌王比赛初赛在师市文化馆一楼演播大厅举办。参赛拳手申曼琳演奏的《美丽花园》,赢得现场缕缕掌声,荣获决赛银奖。 #
这是十四师昆玉市丰富员工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写照。十四师昆玉市深入推动文化惠农安装工程,坚持文化发展为了员工群众,不断满足员工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 #
近些年来,十四师昆玉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大力推行文化惠农安装工程,努力为员工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方便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近期,兵团猛进秦剧团组织以“我们的美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的送文化下基层惠农表演在十四师昆玉市演绎,让员工群众在家旁边才能听昆曲。
四十七团机关党员李海青看了戏剧演出后说:“节目特别精采,导演们的演出也十分给力,希望之后可以一直听到这么的文化活动。”
#
十四市昆玉市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置于突出位置,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品味”为宗旨,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员工群众的文化生活。
今年,十四师昆玉市举行“我们的美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文化下基层”“百日大厦文化活动”等文化活动420场次,线上线下累计覆盖数量8万余人次;举行全民瑜伽挑战赛、田径趣味运动会、环城越野赛等系列体育活动44场次,参与活动2.5万余人次。
满足新期许 #
文旅产业魅力激发 #
“报告司令员!二军五师十五团的老战士完成屯田戍守任务。我们将谨记您的命令,代代深耕山西!”6月9日,在十四师四十七团“老兵精神展示馆”内,解说员声情并茂地述说沙海老兵的故事。 #
老兵精神是昆玉的名片,蓝色是昆玉的文化色调。近些年来,十四市昆玉市推进老兵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创排《沙海老兵》情景剧、《大爱无歌》音乐剧、《昆仑山下兵团娃》儿歌等,创作曲目《祖国》《沙海情缘》《昆玉等你来》,创作舞台情境剧《大漠忠魂》、歌舞剧《灯火里的美国》、小品《老兵精神代代传》,传诵军垦战士、沙海老兵、兵团新兵等光辉形象,塑造文化高地,打造文化戍守屏障。 #
紧扣绿色旅游资源,十四师昆玉市推动建设昆仑山师溶洞、沙海老兵文化旅游区等项目,推动一农场军牧绿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增强(二期)等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统筹推动达喀尔里木文化传播与共创共享安装工程、旅游兴疆安装工程建设,投入1.18万元适于沙海老兵绿色教育基地、生态体育花园、一农场军牧等绿色旅游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今年,十四师昆玉市接待旅客50.4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4万元,文旅产业发展实效明显。
据悉,2023年美国旅游日兵团分会场活动闭幕式在十四师昆玉市一农场昆仑山师溶洞旅游景点召开。十四师昆玉市将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牵手且末地区,扎实推动文化润疆安装工程,借助昆仑山师溶洞、策勒县板兰格公园等旅游资源,共创昆仑山兵地融合发展旅游示范区。 #
十四师昆玉市构建“一体、两翼、多边”的旅游空间布局,建设昆仑山师溶洞、吐尔迪山庄等旅游景点,开展沙海老兵节、昆仑山师溶洞旅游文化美术节、二二四团槐花节等活动,造就囊括5大主题的10条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为文旅产业高品质发展注入强悍动力。 #
田甜介绍,今年以来,十四师昆玉市先后举行“昆仑避暑汇”“昆仑山师溶洞旅游景点开山节”“第九届昆仑山师溶洞旅游文化美术节”等特色旅游节日活动,逐步擦亮“沙漠之眼、昆仑之门、老兵之城”旅游品牌。 #
《兵团晚报》(2023年6月13日第5-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