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司局负责人新华社记者姜琳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新华社重庆6月14日电题:促进高品质充分就业促使人口高品质发展——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
新华社记者姜琳
日前举行的二十届中央财经执委会第一次大会指出,“着力减少人口整体素养”“要强化人力资源开发运用,稳定劳动参与率,增加人力资源运用效率”“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寿险机制”。紧扣大会相关布署要求,记者专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
问题一:怎样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情势?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推动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和将来一个时期,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诸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依然是人口和劳动力庞大的发展中国家。今年底我国劳动年纪人口总数约8.8亿人,劳动参与率在世界上较高,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 #
从结构看,大龄劳动力总数有所提高,而青年劳动力总数稳中有增。从素养看,人口素养逐步提高,今年16至59岁劳动年纪人口平均受教育期限达到10.9年2023宿迁人力资源培训网,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新的人才红利正在产生。 #
问题二:怎么稳定劳动参与率,增加人力资源运用率?
上述负责人表示,推动就业是强化人力资源开发运用、稳定劳动参与率的重要方式。下一步将根据大会要求,加强就业优先,坚持供求进军,推动劳动者安其岗位、乐其职业2023宿迁人力资源培训网,以高品质充分就业助力高品质发展。 #
一是加强优先新政扩大就业容量。建立就业目标优先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财政、金融、产业、区域新政与就业新政协同联动。扩宽高品质就业空间,加强重大战略与就业布局协同,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产业和企业发展。 #
二是加强重点保障稳定劳动力供给。稳定男性就业水平,建立推动男性就业长效模式,保障男性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推动青年就业,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支持大学结业生等青年施展才干、建功立业。推进大龄劳动者就业扶贫,兜牢民生底线。 #
三是加强服务供给推动市场供求匹配。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促进劳动者在暂住地、就业地均等享受基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帮助劳动者稳定就业,引导更多劳动者在勤奋拼搏中创造价值。 #
问题三:怎么加速展现素养优良、总量充沛、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强化职业技能轮训是缓解劳动力结构、提升人力资源素养的重要途径。应当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变革,加大全社会人力资本投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要适应高品质发展还要和劳动者就业需求,促进确立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制度。加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支持技工教育特色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工学一体,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和技能实训。 #
全面实施终生职业技能轮训机制,使职业技能轮训贯串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全过程。深入推行“技能美国行动”、制造业技能底蕴安装工程,加强数字技能等新一代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大规模举办面向企业员工、重点群体的专项轮训。 #
全面实行“新八级工”制度,扎实推动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建立新职业信息公布和职业标准开发模式,建立职业技能大赛机制,提升技能人才待遇,大力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问题四:下一步将从这些方面推动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寿险机制?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寿险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四方面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养老寿险体制机制。 #
一是持续推动应保尽保,加强体制公正性。深入推行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养老寿险覆盖面。建立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新政,引导和推动更多村民工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出席员工养老寿险。落实为困难群众缴纳城乡市民基本养老寿险费等扶贫新政。 #
二是建立全省统筹机制,突出机制统一性。稳当推行好养老寿险全省统筹,统一养老寿险新政;统一全省基金收支管理体制,在更大范围发挥养老寿险共济功能,更好地确保基本养老金按量全额拨付。 #
三是发展二、三支柱养老寿险,实现保障模式多样性。下一步,要研究探求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的举措,鼓励引导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推行年金;结合先行城市或地区状况,逐步建立个人养老金配套新政,吸引更多人参与并适时推广到全省。
四是建立待遇合理调整模式,保持保障水平适度性。依据物价变动、职工平均薪资下降等诱因,适度增加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指导各省市提升本地城乡市民基础养老金水平,使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渐减少。
#
五是建立基金监管机制,提高机制运行安全性,守护好人民群众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
六是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方便性。加速建设全省统一的公积金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更多公积金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一网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