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大学学业成绩对学生学位等级的影响不同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摘要]为探究使中外合作高校师生斩获不同事位等级的影响诱因,本文通过对N学院三届共3697名硕士生的相关学业信息进行实证剖析发觉,中外合作高校不同学校师生的会考总成绩对师生学位等级的影响不同,会考数学成绩偏低会对师生学位等级形成负面影响,女孩的学业成绩明显低于男孩,东部省市中学生学业成绩明显高于中西部省市。在此基础上,为逐步提高中外合作高校的教学品质,本文提出按照师生的会考成绩对其专业选择进行引导、在招生和教育过程中增强对师生数学能力的关注、对来自东部省市的师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指导等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高校;学业成绩;影响诱因
中外合作高校是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是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初级方式。中外合作高校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全面引进外方合作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很多资源除了包括外方学院的课程和用书,还包括外方学院先进的教学评价和管理体制。这一类学院普遍引进美国学院的学位分级制,将最终追授师生的学位界定为从上到下的不同等级,师生才能荣获那个级别的学位取决于其全部课程的总成绩(按照一定的公式进行换算所取得的分数)。一方面,这些做法可以为分辨中学生学习品质提供便捷,如师生在结业后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学生荣获的学位等级来判定师生学业的强弱;另一方面,因为学位界定为不同等级,可以激励师生荣获更高的学位等级,而不是只是满足于“60分万岁”。
不同的学位等级揭露了师生学习品质的差距,为探究这些诱因会影响中外合作高校师生的学习品质,笔者以N中学为例,对该校硕士生相关数据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逐步提高中外合作高校教学品质的建议。
#
一、研究设计 #
N中学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高校,在校师生人数较差,办学经验较为丰富且各方面的机制建设较为成熟,在中外合作高校中具备一定代表性。本研究的数据囊括该校2012年-2014年入学的三届共3697名硕士生,很多中学生的结业年份分别为2023年、2023年和2023年。本研究以这种师生所获学位等级作为因变量,在自变量方面受可荣获的数据状况的限制,仅选择师生的会考总成绩、高考数学成绩、性别、学院、生源地等诱因作为自变量。因为该校是全省招生,师生来源的省市较差,所以笔者将生源地归类为东部省市、中部省市和西部省市三类,以分辨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中学生学业成绩是否会有差别。在会考总成绩和会考数学成绩方面,因为不同的省市所用的会考试题或许会有所不同,会考总分和各科分数的分值还有或许不同,难以简略地将来自不同省市的中学生会考成绩放到一起比较。因此,笔者以入学年份和省市为单位,将每届各县师生的会考总成绩和会考数学成绩全部转换为标准分,借此来分辨师生的会考成绩是否会对师生结业时最终的学业成绩形成影响。
二、结果剖析 #
N中学在中学生结业时所追授的学位可以界定为5个等级,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分别为“及格”“三级荣誉学位”“二级乙等荣誉学位”“二级甲等荣誉学位”“一级荣誉学位”,即荣获“及格”的中学生学业成绩最低,荣获“一级荣誉学位”的中学生学业成绩最高。本研究利用SPSS统计硬件剖析师生在该因变量上的得分与其他相关自变量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如下:
(一)不同学校师生的会考总成绩对师生学位等级的影响不同 #
为了解中外合作高校师生的会考成绩是否会对其最终学业成绩有影响,本研究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测量了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见表1),得到P值(Sig.)为0.15,小于0.05,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
为了解师生会考成绩与学位等级之间的相关性是否会受学科专业的影响,本研究依据学科专业对所有师生进行了分组。N学院共有3个校区,即工科大学、人文社科大学、商校区,本研究根据学校将全部师生相应分成3个组,并分别剖析不同学校师生的会考总成绩与学位等级之间的相关性。由表2可知,在工科大学和人文社科大学的师生中,会考成绩与学位等级这两个变量之间的P值都大于0.05,两个变量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商学校的师生中,会考成绩与学位等级这两个变量之间的P值小于0.05,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
(二)中考语文成绩偏低会对师生学位等级形成负面影响
中外合作高校因为推行全英语教学,为了避免师生在学习其间未能适应,两校在招生时通常就会对会考英文的单科成绩有所要求。为了解师生的会考数学成绩是否会对其最终所取得的学位等级有影响,本研究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测量了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见表3),得到P值大于0.05,两个变量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研究结果与相关领域已有的研究推论相吻合,如国际英语与科学学习趋势研究(TIMSS)2023年的大数据调查显示,师生的家庭语言与教学考试语言的一致性是中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影响诱因之一[1]。本研究中所有师生皆为美国中学生,其家庭语言与数学有巨大差别,所以师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必定会对学业成绩形成影响,而上述研究推论也印证了这一假定。
为了解师生的会考数学成绩是否会对各个学位等级的师生都形成同等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一维组间残差剖析的方式剖析了不老师位等级中学生群体的会考数学成绩,发觉荣获“及格”学位等级师生的会考数学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组师生,而其他组师生会考数学成绩之间的差别则并不明显(见图1)。可见,在中外合作学院取得理想学习成绩的前提是其数学能力要达到一定标准,若达不到特定标准则会对整个学业导致不利影响,达到标准者,其数学能力的相对高低不会对其最终学业成绩形成太大影响。
#
(三)男人的学业成绩明显低于男孩
从图2可以看出,中外合作高校中女孩其实荣获“一级荣誉学位”的数量比列略高于女孩,但荣获“及格”“三级荣誉学位”“二级乙等荣誉学位”的数量比列也高于女孩。女人所斩获学位大量集中于“二级甲等荣誉学位”,因而使女人学业成绩的平均分低于男孩。
#
为了解男女生在学业成绩上是否具备明显差距,本研究利用独立样本T检测对不同性别组师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检测,发觉P值大于0.05,说明男女学业成绩有明显差别,男孩组明显低于男孩组。 #
为了解女人学业成绩低于男孩的成因是否与其会考总成绩和会考数学成绩有关,本研究利用独立样本T检测剖析了两个群体的会考成绩差距,发觉二者在会考总成绩上没有明显差别,但在会考数学成绩上有明显差别(见表4),男孩的数学成绩明显低于男孩。关于数学成绩的性别差距问题,已有的这些研究都得出相同推论,如专家答会明通过研究发觉,女孩在英文学习的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和学业成绩等各相关因子上都明显优于女孩[2]。之外,这一研究结果也与上文研究结果相吻合,即师生的会考数学成绩与最终取得的学位等级呈明显正相关。因而,因为女人在数学能力上明显低于男孩,因而对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业形成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
(四)东部省市中学生学业成绩明显高于中西部省市
#
本研究利用一维组间残差剖析的方式剖析了东部省市、中部省市和西部省市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并用多重比较的方式对三组师生的成绩进行配对比较(见表5)。在将东部省市与中部省市、东部省市进行比较时,得到的P值皆大于0.05,说明东部省市无论是与中部省市还是西部省市相比,师生的学业成绩都显著偏高。而在将中部省市与西部省市进行比较时,得到的P值为0.413,小于0.05,说明中部省市和西部省市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没有明显差别的。 #
我国采取地方财权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会影响该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3],并会逐步影响师生的学业成绩。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师生学业成绩的论断已为诸多研究成果所证明,如国际中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每一轮研究中都设置了“PISA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指数”(PISAIndexof,and,简称ESCS指数),拿来检测中学生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结果发觉社会经济地位对师生的学业成绩有明显影响,且在东亚国家和地区,由社会经济背景导致的教育品质差距十分大[4]。就我国而言,东部省市与其他省市相比在经济发展方面相对薄弱,教育品质相对偏高,因而造成来自东部省市的中学生在中学结业时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来自其他省市的中学生。 #
三、促进中外合作高校教学品质提高的建议
中外合作高校师生的学业成绩遭到师生会考总成绩、高考数学成绩、学院、生源地等多重诱因的影响,但不同诱因的影响形式皆有所不同。结合每种诱因的不同影响,本文提出推动中外合作高校教学品质提高的建议。 #
(一)依照师生会考成绩对其专业选择进行引导 #
按照上文中的剖析2023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查询,在N学院3个校区中,只有商学校师生的会考总成绩与其结业时的学位等级没有明显相关性,这或许与商大学相关专业教学内容受师生原有知识基础影响不大相关,只要师生在入学后认真学习,便有或许领到较高等级学位。鉴于此,学院在进行招生宣传时可以对师生进行适当引导,如建议一些会考分在投档线边沿的考生选择商大学相关专业,使它们日后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过多受学习基础相对薄弱问题的窘境。另外2023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查询,大多数中外合作高校的师生在入学后都有转专业的机会,这时也可建议在其他学校学习较为费力的师生转入商学校的相关专业,使之格外顺利地完成学业。 #
(二)在招生和教育过程中增强对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关注 #
按照上文中剖析,中外合作高校的师生想要顺利完成学业应当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说明语文能力是在这些学院中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媒介。其实各中外合作高校在会考招生环节有对日语单科成绩的要求,但仍然会有部份师生因语言障碍而影响学业成绩,所以建议各中外合作高校适当减少对中考语文单科成绩的要求,以保证入学后的教学实效。
#
不仅可以在招生环节加大对英文成绩的关注,也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对中学生的数学轮训。事实上,现在各中外合作高校就会在中学一年级时为师生提供大量法语轮训,使师生才能适应未来专业课学习时的全英语教学方式。笔者了解到,中外合作高校中,大多数师生在大一结束时英文水平都有明显减少,说明这些轮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还是会有部份师生难以达到要求,因而最终学业成绩备受英文能力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学院为数学成绩相对较低的师生提供更多的语言方面支持,如可以开办更多数学方面的必修课,或通过社联活动、第二课堂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法语训练活动,通过额外的学习填补其数学能力的不足。另外,因为女孩的数学能力普遍高于女孩,所以在提供额外数学轮训时可适当向女孩倾斜,如以女孩更容易接受或感兴趣的方法来组织相关活动,旨在以增加其语言能力为中介,逐步减少其整体学业成绩。 #
(三)对来自东部省市的师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指导
#
就N中学状况看,因为这类中学费用昂贵,师生大多来自较为富裕的家庭,但是来自东部地区的中学生家庭条件也不会太差,但师生学业成绩仍然遭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专家卢伟、褚宏启通过研究发觉,师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直接影响师生的学业成绩,而是要通过师生的学习模式这些中介变量来起作用,虽然无论是中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还是所享受的教育资源状况都属于内因,都须要通过师生学习方法这一外因起作用[5],这便意味着在提升东部地区中学生学业成绩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鉴于此,学院应为来自东部地区的师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技巧指导,缓解其学习习惯,帮助其了解怎样利用学习策略、如何获取更多学习资源等,一定程度上填补因为生源地教育品质而引起的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作者系浙江利兹中学中外合作高校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本文为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绩效驱动下的高等教育整治模式研究”[]部分成果) #
参考文献: #
[1]马洁.东亚四初三师生英语学业成绩检测结果与影响诱因剖析——基于对国际性大数据调查的剖析[J].外国中学校教育,2023(10):29. #
[2]答会明.中学生数学学业成绩影响诱因的因果模型[J].心理科学,2005(4):985. #
[3]刘燕丽,姚继军,周世科.义务教育学院标准化建设缓解了学业成绩吗?——基于A省域内检测数据的实证剖析[J].教育学术杂志,2023(5):90-91.
[4]占盛丽.从个人和中学角度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师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国际中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启示[J].北京教育科研,2009(12):10-13.
#
[5]卢伟,褚宏启.基于结构多项式模型的随迁孙辈学业成绩影响诱因研究:起点、条件、过程、结果的全纳角度[J].教育研究与试验,2023(2):6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