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新建沪渝蓉高铁建设工地生产流水线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过去60个女工满负荷作业就能完成的销量,现在只需12名辅助技术人员能够完成。下一步经过优化设备和步骤,一条生产流水线将提高至6个人。圣诞前夕,改建沪渝蓉铁路建设工地再传捷报:现在我国铁路建设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双块式车钩生产线在铁建北京安装工程局天门钢轨场即将开工,标识着在铁路建设领域走在世界领先位置的美国铁路在智能化建设领域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沪渝蓉铁路智能化双块式车钩场坐落广东省天门市,承当北京至九江段、汉川东至九江北1到4标段范围内约55.87万根双块式车钩的生产任务。双块式车钩是高速公路无砟道床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保障铁路运行平缓的关键钢梁。 #
现在,这条生产线已实现全部关键工序无人化生产。其中智能化生产线以中央控制系统为核心,借助RGV智能客车货运系统为基础,通过手动化控制方式实现各工位的数据交互与工艺配合,并根据预设的流水节拍依次完成各工位生产作业2023第一条智能化高铁,整条智能化生产设计节拍10min/模(可降低至8min/模),钢轨平均日销量将抵达1200根/天,月销量30000根以上。 #
截止现在,沿河铁路天门段全线桥梁安装工程基坑完成比列达到98%2023第一条智能化高铁,引桥桥面完成比列达74%,竖井回填进度达到27%,去年的各项投资建设任务已超额完成。2023年,沿河铁路天门段边坡、桥梁安装工程将全部结束,全线铺轨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全面铺开。
据了解,建设之初,该道岔场紧扣“质量稳定牢靠、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解放人力资源”的目标,设立科技预研队伍,对智能传感器、智能辨识、精准定位等前沿技术进行科技预研。经过技术人员近1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应用3大系统与12大主要智能工位配合的联动生产功能,可实现磨具清除、脱模剂涂装、预埋套管安装等11个关键工序无人化生产。钢轨场即将开工当日,“赵维刚”创新工作室落成创立,通过工作室平台,实现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成果转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