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乏报考CPA《税法》科目就一定能通过TA考试相关科目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点击图片上方“中国会计报”蓝色小字,即可订阅本微信。
#
今年12月10日,随着全国今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成绩查询入口的打开,各大交流平台上,考生不时流露着通过的欣喜,也有部分考生品尝着名落孙山的滋味。这其中,不乏报考CPA《税法》科目的考生。 #
同样有《税法》相关科目的税务师职业资格(TA)考试,在今年11月2日终于迎来了相关实施办法的落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税务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沉寂了近一年的TA考试在众多考生的期盼中又步入了良性的发展之路。
据了解,参加每年CPA《税法》科目考试的考生不在少数,一部分是出于执业的需要,而更多的考生则先报考CPA的《税法》科目再报考TA的《税法Ⅰ》、《税法Ⅱ》和《涉税服务实务》科目。同是税法相关考试,集中攻关达到一箭双雕。 #
那是不是通过CPA《税法》科目就一定能通过TA考试税法相关科目呢?答案是否定的。 #
主科与副科的差别
CPA和TA资质考试,是目前我国财税领域内两大含金量比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考试科目中不难看出,CPA考试中的《税法》科目与TA考试中的《税法Ⅰ》、《税法Ⅱ》、《涉税服务实务》有相似之处,但是两种考试关于税法科目的分类及地位不同。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刘颖告诉记者,CPA考试的主科是《会计》和《审计》,《税法》在CPA考试中以一个科目出现注册税务师考试科目,属于副科;税务师税法考试的主科就是《税法Ⅰ》、《税法Ⅱ》、《涉税服务实务》。
#
对此,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奚卫华进一步分析说:“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以审计业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为主,虽然税务方面的咨询也是其业务范围之一,但并非其最主要业务。因此,在CPA专业阶段《税法》的考核中,主要考核各个税种的基本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征管及税务行政复议中的基本规定等,整体而言考试侧重于对税法基础知识的考核。”反观税务师及税务师事务所主要提供涉税鉴证服务、税务咨询、纳税申报准备、涉税代理等非鉴证类涉税服务,即主要提供涉税服务。因此,要求执业人员谙熟《税法》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具体规定,能够灵活运用《税法》解决实践问题,为此TA考试设置了《税法Ⅰ》、《税法Ⅱ》、《涉税服务实务》等考试科目。
虽说TA考试与CPA考试对《税法》科目的侧重不同,但并不能说明CPA考试中《税法》不重要。
#
从注册会计师从业角度看,自上世纪80年代恢复CPA考试后,由于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企的审计必然会涉及到税收方面的内容,《税务》科目就是以基础科目的形式存在的。所以,虽然CPA考试中《税法》科目不是考核主科,但却依然是注册会计师应掌握的必备科目。
考核侧重点不同
#
既然CPA考试与TA考试中的《税法》科目有主副科之分,那么考核的侧重点也必不相同。
CPA考试的执业性要求《税法》试题具有基本政策性和筹划分析性的特征;而TA考试的水平性要求税法考核具有政策细腻性、综合性、理论实务兼具的特征,其中体现从业要求的灵活、筹划、与会计结合的题目在《涉税服务实务》科目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
在理论层面,TA考试更注重专业人才历史积淀。刘颖记得,在某年的《税法Ⅰ》考核中,有一道判断题是考核商鞅变法是哪个朝代发生的事情。乍一看,貌似跟税法没有任何关联,但实际上考题属于税收史的考察范畴,难倒了相当一部分考生。从出题的意图方面,我们不难体会到TA考试的专业综合性。 #
奚卫华表示,TA考试中的《税法Ⅰ》、《税法Ⅱ》侧重考核对税法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对各个税种具体规定的理解和应用,包括详细规定和特殊行业的规定。因此,在考核的过程中,《税法Ⅰ》、《税法Ⅱ》与注册会计师的《税法》相比,更加强调对税法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更加强调对税法详细而具体规定的理解和应用,考试更加注重细节。比如2013年《税法Ⅰ》考到了税收合作信赖主义、税收执法合法性原则、边际税率、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关系、国际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收规章权限范围、税务规章的适用规则等税收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
“之所以有这一特点,与其职业直接相关。对于税务师而言,只有更好地理解了税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掌握了各个行业的具体规定,才能为提出更合理的、更有针对性的咨询方案奠定基础,才能为更好地解决征纳双方的争议奠定基础。”奚卫华说。 #
《涉税服务实务》相当于税务师的综合阶段考核,是将《税法Ⅰ》、《税法Ⅱ》、《财务与会计》的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考核考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考核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实操性更强,强调账务处理与税务处理、各个税种和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
题型分值不同备考方式有所差异
CPA《税法》和TA税法考试的不同点,还体现在题型和分值方面。 #
刘颖告诉记者,CPA考试《税法》的题型有客观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和主观题型(计算、综合),采用机考方式,但是答题方式有文字和列式计算;今年的税务师考试的题型有客观(单选、多选)和主观题(计算、简答、综合),答题方式除了以往的选择题,还新增了需要笔写或输入文字的简答题和综合题。 #
“今年税务师考试发生了变化,纸质答题均改为机考作答。其中,《涉税服务实务》考试形式变化最大,由往年百分制改成了与《税法Ⅰ》和《税法Ⅱ》一样的140分满分,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简答题、综合题为主观题,应考人员需要在计算机上输入文字。”刘颖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照顾年龄偏大的考生,参加《涉税服务实务》的50周岁以上的应考人员可自愿选择必答考试,考点设在北京、南京、广州、成都四城市。参加笔答应考人员应于今年12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申请笔答。
#
同时,两种税法考试的分值也有差异。CPA税法考试满分是105分(含5分英文加分),及格线一般是60分;TA《税法Ⅰ》、《税法Ⅱ》及涉税服务实务的考试满分分别是140分,及格线一般是84分。
刘颖提醒考生,面对不同的题型和考核侧重点,考生在报考和复习阶段要掌握小窍门。其实,从学习方法上讲,CPA和TA考试中的税法科目复习大同小异,都需要认真看书,全面复习,多做习题。
#
但是对于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而言,复习阶段一定要有耐心。
#
奚卫华也表示,由于今年税务师的考试复习时间比较短,因此需要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最好精读教材2遍至3遍,充分做题。此时,可以选择相应的辅导教材进行练习,在考前2周左右以总结备考的方式进行安排。 #
在采访中,报考参加TA考试的宋一媛告诉记者,今年税务师考试复习大纲出来较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复习进度,鉴于《税法Ⅱ》中的税种多而杂的特点,“抓大放小”成为了她的复习方向。 #
对于“抓大放小”的复习战略,刘颖认为不可取。她说:“今年税务师考试的确存在着复习时间较短的情况,但在每分必争的考试中,这并不能成为放弃小税种的借口。与大税种的知识点多而杂相比,小税种在考核中更容易拿到分数。复习中,只要看上一两遍,稍加记忆注册税务师考试科目,就能很轻松搞定相关题目,况且这类考试题型多集中于客观题。”此外,在报考环节中,还要注重各科之间的关联。在TA考试中,《涉税服务实务》考核中会有60%左右的分值与《税法Ⅰ》、《税法Ⅱ》的分值有关系,刘颖建议考生3科同时报考,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可以搭配学习、提升效率。
#
在备考开始阶段,《税法Ⅰ》和《税法Ⅱ》要进行同步推进复习,《涉税服务实务》则优先选择一些程序性的章节。其中,《涉税服务实务》中关于检查和申报等与《税法Ⅱ》紧密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复习。这样,当《税法Ⅱ》复习完一轮之后,再去看涉税服务实务中的检查和申报等内容时,便可再次进行《税法Ⅱ》知识点的巩固,提升复习效率。
#
最后,刘颖还提醒广大考生,在平时练习时要使用机考系统模式,避免因考试方式变化导致做题不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