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教师资格证】《芙蓉楼送辛渐》每日一练

2023-01-20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芙蓉楼送辛渐》说课稿

说课人:王瑶

一、说教材

#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

第七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安排了三首古诗,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歌,感受诗歌表现的精神品格。《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景中藏情,诗人借悄然无声连江的寒雨和平明送客楚山的孤影写出了内心的孤寂;后两句言志,临别托意,用“冰心、玉壶”写出自己的纯洁、正直。这首诗构思别致,寓情于景,既表达了诗人和友人的离情别意,又写出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 #

二、说学情 #

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古诗学习方法,能够通过古诗中的景物去简单感知人物的品质,这些是学生已有的认知,但他们对于结合诗人写作背景,看诗中景物、分析人物品质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

三、说教学目标

#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改对我们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

1.认读“芙、蓉”等4个字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会写“壶、蓉”等4个字,理解字词。 #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古诗的意思。 #

4.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格。 #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古诗的特点,我们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难点确定为:品读古诗,体会诗中人物的精神品质。

#

五、说教法、学法

#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们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创设情境法、讲授导学法、任务驱动法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法上,我们贯彻的指导思想是“生本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感悟法和想象悟情法。 #

六、说教学流程

#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流程我们设计了六个环节:

#

第一环节:直接导入检查预习

#

从诗题入手直接导入新课,检查学生对诗题和作者的了解,渗透学习方法。有效的检查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检验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 #

第二环节: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

课标中强调: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学生自由读诗后放手让学生说易错的字音,全班正音,多种形式读诗,感知诗的节奏。 #

接着,让学生自己找诗中地名,师贴路线图,引导学生按照路线图说出诗文大意,梳理学习古诗的方法。

#

第三环节:精读古诗,体会交流。 #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学生将诗文读得准确、流畅后,我们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我们分三步走:

#

第一步: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圈画景物,写批注芙蓉楼送辛渐的写作背景,读自己收集的资料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

第二步:用学习单引导学生分组提问,梳理共性问题,合作探究。 #

分小组列举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小组交流后梳理共性问题,填写学习单,全班汇报。教师针对前两句的景物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抓关键字“寒、夜、孤”品悟景物中蕴藏的依依惜别、孤寂的情感。然后出示“吴江夜雨图”、“平明送客图”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化为画面,模仿临别对话,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诗的内容和意境。 #

接着,引导学生围绕后两句中的“冰心、玉壶”进行探究讨论。引导学生在读诗文、对比阅读诗句,横向对比梅花、青松的象征意向,纵向拓展作者写作背景资料、积极思考和合作探究中,去理解和感悟诗人纯洁、正直的品格。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

第三步:入情入境朗读训练 #

文章本是无情物,朗读声声临其境。师生配乐入情对读,加深学生对本首诗中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品格的了解,自然而然让学生与文本、与诗人融为一体。

#

第四环节:课后延伸 #

拓展一:情感延伸。引导学生说出拥有“冰心玉壶”品质的人,再从钱学森、袁隆平身上找闪光点,推动情感熏陶。 #

拓展二:拓展“七绝圣手”的王昌龄的其他三首古诗。在读中引导学生看秦月汉关的悲壮苍凉画卷;赞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品采莲姑娘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诗情画意。再次吟诵《芙蓉楼送辛渐》感受全诗的即景生情、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

第五环节:学写生字“芙、蓉、壶、洛”

#

生字学习半扶半放,让学生自学生字,观察字形写好生字。 #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

1.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搜集并吟诵《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

2.预习22课其他两首古诗。查找相关资料并整理归纳。

#

从基础的背、默古诗到拓展学习——搜集并吟诵《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既强化了学生对诗句的认识;同时将学习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达到课内悟情趣,课外显活力的境界。

#

七、说板书设计 #

王松泉老师说“教学板书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应该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从而给学生以审美感受”根据这个理念,我们的板书设计图文并茂、简明扼要,有助于学生学习这首古诗。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