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在中央党校“形势与任务”报告会上
今年10月14日,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在中央党校“形势与任务”报告会上作了主题为“提升供给质量 建设质量强国”的精彩报告。小编选取出了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共同分享质量人“以质强国”的殷切期望。 #
★ #
支树平 #
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
非常感谢中央党校再次安排质量方面的报告。今天我从质量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作用、我国质量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升供给质量等3个方面,给大家汇报一些情况,交流一些体会。 #
1 #
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质量发展情况 #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
总书记话质量
#
“三个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
多次强调消费品质量、装备制造质量、建筑工程质量、服务质量。 #
总理质量行
#
必须着力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以质量提升“对冲”速度放缓,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总理还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 #
中央现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质检总局网,无论是强调重要性,还是强调操作性,都突出地说到了质量。最典型的论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
“ #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
----习近平 #
” #
总理多次提到质量: #
“要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
——政府工作报告 #
“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 #
——第二届中国质量奖致辞
近期,国务院审定通过一系列重要文件
这些文件都是从质量入手,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提升质量有助于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
发达国家成功案例有很多 #
我国也有很多成功实践 #
节能标准体系 #
2提升质量有助于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消费需求
#
历史证明,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消费需求,要从产品和服务抓起,不断提升质量。 #
美国的质量走在世界前列 #
但也有曲折的发展历史
#
"掷出窗外事件"成为美国食品质量安全乃至世界质量安全史一个重要分水岭。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解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 #
面对日本产品冲击,美国出台《质量振兴法案》,实施一系列支持和激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在全国开展强化质量意识运动,批准设立国家质量奖,通过技术导向的创新实现产品创新。 #
质检专项行动 #
今年质检总局针对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等10类重点消费品,开展了消费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同时在旅游服务、物流服务、产品售后服务、汽车维修服务等9个领域,开展了服务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3提升质量有助于提高出口竞争力
#
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都遭遇过质量瓶颈,最终通过质量提升塑造了全球竞争力。 #
日本的道奇计划Japan
#
美国质量专家戴明和朱兰到日本讲学,传播质量管理知识、技术和方法,在日本掀起“质量救国”的热潮。 #
20世纪50年代,设立“戴明奖”。
#
70年代末,建立70万个质量管理小组,500万名员工参与。 #
推动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
德国的品牌建设
近年来,“中国制造”扬威世界,我们国家也涌现出一批在世界上响当当、有质量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 #
振华重工(ZPMC)“实力打脸”奥巴马
#
“华龙一号”代表中国成为具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公司建成产品全生命周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系统和全寿命周期维保服务体系
#
中国元素闪耀里约奥运 #
当前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体现为质量的竞争。“中国制造”面临巨大挑战。
“传统产业”纺织业面临挑战
美国:由国防部牵头组建革命性纤维与织物制造研究中心 #
德国:启动“未来纺织”项目,将纺织业作为工业4.0的急先锋 #
印度、巴西、越南等:以更低成本优势,抢占制造业中低端
#
我国必须加快培育形成对外经济新优势
质检行动
#
已建成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32个 #
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36个
其中 #
浙江13个示范区连续8年实现年均出口增速15%,出口货值突破100亿美元
福建莆田出口鞋类示范区2013年以来区内企业高端市场出口占比达81.4%,出口单价同比增长31.1%。
广东江门摩托车示范区2014年出口逆势增长20%。 #
4提升质量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效益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盯住质量就是盯住需求,就会推动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国家质检总局网,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
质量对于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最重要的就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 ,NQI)。
#
提升质量还能有效提高经济发展效益
一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
二是提高附加值、增加利润。
#
三是促进可持续发展。
支树平 #
质量对改善供给结构、满足消费需求、提高出口竞争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效益,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提升质量,既是抓当前的紧要之策,更是谋长远的战略之举。 #
2
当前我国的质量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中央统一部署 #
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措施
#
颁布《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和《质量发展纲要(2011—今年)》
#
批准设立“中国质量奖” #
召开面向国际的中国质量(北京)大会
部门通力合作
18个部门建立了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
今年有42个部门和行业组织联合开展“质量月”活动,覆盖了党、政、军、企和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
#
各地政府大力推进质量发展,90%的市县开展了质量兴市、兴县活动;28个省份设立了政府质量奖,20个省(区、市)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
效果显著
#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从人民群众对质量的需求和评价看,我国质量发展水平还有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
质量总体水平还不够高部分产品档次偏低,标准水平和可靠性不高 #
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有相当比重的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高端芯片、精密检测仪器等依赖进口。
#
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不强 #
从原材料到消费品再到装备制造业,“中国制造”的质量竞争力都有待提升。
#
服务业质量水平提升缓慢
#
但部分服务领域服务质量不高 #
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
#
许多产品是贴牌产品,可以说是“制造大国、品牌弱国”。 #
质量技术基础还不够强
#
近年来,我国质量技术基础建设实现长足发展
#
已加入30多个质量领域的国际或区域组织
#
承担ISO、IEC技术机构秘书处70个 #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质量技术基础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
#
与质量技术基础相关的是技术性贸易措施
#
质检总局开展的相关工作
质量发展的局部环境还不够好一方面,全社会质量意识有待提高,全民抓质量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
另一方面,推动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基础保障能力明显不足。 #
支树平 #
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质量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相对落后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供给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质量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
3
#
全力抓好供给质量提升 #
要着力做到“四个抓” #
一
抓战略
抓战略,就是要把质量真正放到战略位置,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上。
#
国际质量管理大师朱兰曾经预言:“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最有效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美国、日本、德国在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都制定实施了质量发展战略。
#
我国已经把质量放到了战略层面 #
提出质量强国战略
#
许多地方不仅政府在抓,党委也在抓,甚至书记、省长亲自抓、一起抓。
抓质量战略尤其要抓好3个重点 #
一是规划。
#
二是保障。
#
三是考核。
#
二
#
抓升级
#
抓升级,就是要促进质量提档升级,大力提高质量供给水平。
#
抓质量升级,尤其要抓住4个重点:
#
一是提升装备制造业质量水平 #
《中国制造2025》有39处直接对标准化工作提出要求,特别是提出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 #
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起草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总体目标 #
到今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0%以上;到2025年,制造业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
“三大工程”
#
重点领域
#
二是提升消费品质量水平
#
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审议《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时,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消费品标准和质量也是当前一个短板,明确要求再编制一个《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
#
《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总体目标
到今年,重点领域的主要消费品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消费品质量竞争力指数稳定在84以上,知名消费品品牌价值大幅提升。
#
核心内容
以先进标准倒逼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升级为主线,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重点领域
三是提升出口商品质量水平
四是提升服务业质量水平
三
#
抓基础
#
抓基础,就是要全面加强质量技术基础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质量服务保障。 #
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抓好整体规划建设。尤其要落实好质量技术基础国家重点专项,要面向社会提供质量技术基础公共服务。 #
抓质量技术基础,尤其要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
一是发挥好技术性贸易措施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建立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 #
二是做好通报咨询评议,密切跟踪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变化新动向,加强对重大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跟踪、研判、预警、评议和应对。 #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多双边合作磋商机制,推动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的国际互认,消除技术壁垒。 #
四是做好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信息服务,加强对企业的培训与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快速准确掌握国外最新要求。 #
四
#
抓共治 #
抓共治,就是要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形成供给质量提升的环境和机制。 #
首先,要发挥企业质量主体作用。
#
第二,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
#
第三,创新政府质量治理。 #
抓法律保障。 #
抓职能转变。 #
管理中的四个重点
行政审批 专项整治
#
缺陷召回 特种设备
抓质量激励。
抓国际合作。
抓品牌建设。 #
中国质量奖
#
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是在中央严控评比达标表彰评估活动的背景下批准设立的,目前已经评选表彰了两届。 #
中国质量奖旨在表彰在质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就的组织和为推进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措施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
支树平
#
最后,我想说的是,创新政府质量治理,尤其要注意发挥质检的作用。
质检系统是由“两大方面军”“八路军”组成。 #
两大方面军
#
所谓“两大方面军”,就是指上面一个总局、下面两支队伍(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局垂直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领导全国质量技术监督业务工作。
#
总局还负责管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这两家都是由副部级领导担任主任的参公单位。 #
八路军
#
所谓“八路军”,就是指总局的主要职能,是由过去分散在不同部委的质量局、标准局、计量局、纤维检验局、锅炉局(后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卫生检疫局、动植物检疫局等8个部门逐步划转融合而来。 #
质检系统特点鲜明 #
一是职能领域宽广
包括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纤维检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进出口商品检验、国境卫生检疫、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等等。
#
二是内检外检统一
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成立的质检总局,建立统一的质量管理体制,实施统一的质量管理和认证制度,实现了内检外检的统一。 #
三是技术优势突出
#
“靠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
支树平 #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质量是一个重要抓手,质检是一支特殊的力量。我们希望各地能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特别是在地方支柱产业提档升级中,运用好质量手段,发挥好质检作用。质量是大家的事,质检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又掌握大量的技术手段,我们也将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坚定不移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