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以及一些心得体会心得

2022-11-2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以及一些心得体会心得

#

1. 心得 #

2. 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

#

3. 土的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 #

4. 一般性土的野外鉴别

#

5. 岩石风化程度的野外鉴别 #

6. 钻探编录注意事项 #

7. 取水样注意事项 #

8. 表格清晰说明补充

#

心得 #

1.标贯的锤子反弹可以判断土层的密实度,软的松散的土不会反弹,硬的岩石会。

#

2,.泥浆的颜色可以判断土层的类别(含砂较多者)泥浆中会有颗粒出现(例如粉质粘土与花岗岩残积土)需结合岩土芯区别。 #

3.钻杆的跳动可初步判断土层的类别(密实度) #

4.钻杆下入土层是否有塌孔的产生,进而判断碎石土砂土的密实度。基岩会出现掉块现象。 #

5.钻杆同一档转动速度的快慢可判断土层的黏性,密实度,是否出现糊状。 #

密实度可从以下方面判断a标贯 (碎石动力触探)b钻进快慢c钻杆的跳动d塌孔(松散类容易塌孔,反正密实的不易塌) #

6.湿度的判段a地下水位b手拍是否有析水现象c用白纸吸水看是否透纸。 #

7.标贯锤没达到63.5+-0.5可用排水法验算

#

8标贯锤高度用钢尺测量 #

9.钻机在钻探前,必须检查是否摆稳,否则会使孔倾斜。

#

10.标贯的锤击速率保持在15-30击/min

#

11.分层做标贯,动探,层厚时标贯,动探试验一般每隔1-2m进行一次,测试深度超过

#

15cm时,试验间距可为2-3m #

12.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层进行标贯试验时,为了避免产生流沙或塌孔现象使N值失真,孔内应采用泥浆护壁或下套管。 #

13.标贯锤遇到塌孔无法打到实地土层情况怎么处理? #

14.标贯锤遇到坚硬的残积土等无法先预进入土层15cm时怎么处理?

#

一.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 #

1. 土的描述

#

1 粘土(粉质粘土):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

2 砂土: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

3 粉土: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

#

4 淤泥:颜色,状态,包含物,有无臭味(可初判有机质含量),结构性,有无层理等。 #

互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 #

夹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10—1/3 #

夹薄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且多次出现, #

2. 岩石的描述:

#

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岩石的质量指标RQD。

#

RQD:75mm金刚石钻头,双层岩芯管取芯,每回次大于10cm的岩芯段之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 #

RQD大于90好的,75—90较好,50—75较差,25—50差的,小于25极差。 #

二.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 #

(1)光泽反应: #

1. 方法:用刀切土并抹过土面,观察其切面。 #

2. 评价:光滑程度,粗糙程度,光泽反应。 #

3. 一般土的情况:

#

粘土:光滑,有油脂光泽,颗粒越细光泽越明显, #

粉质粘土:切面稍有光泽。 #

粉土:无光泽,粗糙。 #

(2)摇震反应

#

⑴方法:把土搓成小球,(天然含水量接近饱和的土)放在手掌上左右摇晃,另一手震击该手,如土球表面有水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

#

⑵评价:迅速,中等,缓慢,无。 #

⑶一般土情况:

#

粘土:无,

#

粉质粘土:缓慢, #

粉土:中等—迅速。 #

⒊韧性:

#

⑴方法:把土搓成约3mm的土条,(天然含水量略高于塑限)

#

再搓成土团二次搓条 #

⑵评价:低,中,高 #

⑶一般情况:

#

粘土:能再次搓条,指压不碎。 #

粉质粘土:可再揉成土团,手捏即碎裂。 #

粉土:不能再搓成土团后重新搓条。

#

4.干强度:

#

⑴方法:将风干的小土球用手捏碎的程度。

#

⑵评价:极高,高,中等微风化岩石属于软石吗?,低,很低,无。 #

⑶一般土的情况: #

粘土:捏不碎,

#

粉质粘土:用力才能捏碎, #

粉土:易捏碎成粉末。

#

粘土,切面有油脂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中等,韧性:高—中等 #

粉质粘土,切面光滑,无光泽,摇震反应:无—慢,干强度:低—中等,韧性:低—中等。

#

粉土,无光泽反应,粗糙,摇震反应:迅速—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 #

三.一般性土的野外鉴别 #

4. 有机质土:灰黑色,有光泽,味臭,含腐植质,纤维质,浸水后有气泡,干燥后收缩。 #

5. 新近堆积土:色暗,结构性差,易变形,无粒状结核体,有贝壳及园形钙核。 #

6. 粘土:①切面光滑,②滑腻,③能搓小于0.5mm不断的条,④干土坚硬。 #

7. 粉质粘土:①稍有光滑面,②细捻有颗颗粒,③能搓成0.5-2mm的条,④手难捏碎。 #

8. 粉土:①无光滑面,粗糙,②无粘滞感,不粘着物体,③只能搓成2-3mm的条,④手捏易碎,

#

6.砂土:

#

砾砂:1/4以上大于高梁粒(2mm),分散,湿润是用手掌拍:无水印,粘着程度:无粘着感。 #

粗砂:1/2以上大于小米粒(0.5mm),个别胶胶结,无水印,无粘着感。

#

中砂:1/2以上砂糖相近(大于0.25mm),少量胶结,偶见水印,无粘着感 #

细砂:象粗玉米粉,(大于0.1mm),部份胶结,有水印,偶有轻微粘着感, #

粉砂:象小米粉,(小于0.1mm)大部份胶结,有翻浆微风化岩石属于软石吗?,有轻微粘着感。

#

四.岩石风化程度的野外鉴别 #

9. 全风化:结构基本破坏,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

#

10. 强风化:结构大部份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岩体被切割成2—20cm的岩块。 #

11. 中风化:结构部份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镐难挖,岩芯钻方可钻进,岩体被切割成20—50cm岩块。

#

12. 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节理面有渲染,略有变色,少量风化裂隙。

#

13. 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 #

五.钻探编录注意事项

#

14. 非连续取芯钻进的回次进尺,对螺旋钻进应在1m以内,对岩芯钻探应在2m以内,野外编录不应超此范围。 #

15. 勘察中凡遇含水层均应测定地下水位,并应在开孔时量测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有条件时触探孔也应量测水位。

#

16. 应督促钻探人员采用合理的钻进方法,取得符合规范要求的土试样,保证土试样的质量等级,取土应采用静压或锤击法,下放取土器前应仔细清孔,孔底残留浮土厚度不应大于取土器废土段的长度,严禁取土中多打防止土样压缩。软土中应采用薄壁取土器,取出土样应及时封存,以防失水及搬运过程中对土样的扰动。

#

17. 对较破碎和破碎的岩体,岩芯采取率不应低于65%。

#

18. 标贯试验中,要保证孔底无浮土,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必要时开始打入土中的15cm也应记录锤击数风化岩地区较重要)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贯试验锤数N,锤击数已达50cm,贯入深度未达30cm ,可记录50击的实际贯入深度后换算,并终止试验。换算公式:

#

N=30×50/Δs (Δs为50击时的贯入度,单位cm)

#

19. 静力触探应保证测试精度,对出现的异常曲线应分析原因,如曲线拉长,缩短,淤泥中的侧阻力偏大,探头的回零等。并重新补做工作,并定期对探头进行率定,保证探头系数的准确性。 #

六.取水注意事项 #

20. 地下水试样必须代表天然条件下的客观水质情况 #

21. 不同含水层的水样应下套管陋断后分别采集。 #

22. 取水容器应洗净,取水后应封口。 #

23. 侵蚀性CO2需加2-3克的大理石粉。(0.25-0.3L)

#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

坚硬程度等级 #

定性鉴定

#

代表性岩石

#

硬质岩

#

坚硬岩

#

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 #

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岩、闪才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

较硬岩 #

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

1、 微风化的坚硬岩

#

2、未风化~微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

#

软质岩

#

较软岩

#

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

1、中等风化~强风化的硬质岩 #

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板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

#

极软岩 #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 #

1、 强风化的硬质岩

#

2、 中等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 #

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 #

极软岩 #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

1、 全风化的各种岩石 #

2、各种半成岩 #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

岩石类别

#

风化程度 #

野外特征

#

硬质岩石 #

未风化

#

岩质新鲜,未见风化痕迹 #

微风化 #

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锰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

#

中等风化 #

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仅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裂隙中有少量充填物),岩体被切割成20~50cm的岩块(碎块),锤击声脆,且手锤不易击碎,不能用镐挖掘,岩芯钻方可钻进(岩体层理清晰,岩芯分裂,但可拼成圆柱状) #

强风化 #

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体被切割成2~20cm的岩块,可用手折断,一般难以用手捏碎,遇水也不会软化或崩解,用镐可挖掘,干钻不易钻进(锤击空壳声,岩芯破碎,不能拼成圆柱状) #

全风化 #

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并且有微弱的残余结构强度,岩块可用手捏碎,碎后呈散土夹砂砾状或粘性土,浸水易崩解,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 #

残积土

#

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碎锹镐易挖掘,干钻易钻进,具可塑性

#

软质岩石 #

未风化

#

岩质新鲜,未见风化痕迹

#

微风化 #

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锰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裂隙中有风化物质填充)锤击沿片理或页理裂开,岩芯分裂,但可拼成圆柱状 #

中等风化 #

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发生变化,节理面附近的矿物已风化成土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20~50cm的岩块,锤击易碎,用镐难挖掘,岩芯钻方可钻进(碎块用手可折断,岩芯破碎,不能拼成圆柱状) #

强风化

#

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含大量粘土质粘土矿物,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体被切割成碎块,干时可用手折断或捏碎,浸水或干湿交替时可较迅速地软化或崩解,用镐或锹可挖掘,干钻可钻进(岩芯呈碎屑状)

#

全风化

#

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并且有微弱的残余结构强度,岩体呈泥状,用手可捏碎,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 #

残积土 #

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已全部改变并已风化成土状,锹镐易挖掘,干钻易钻进,具可塑性 #

注:1、花岩岩强风化:N≥50;全风化:50>N≥3;残积土:N<30 #

2、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

3、风化岩和残积土的性质:软化性、不均匀性、固结物性、膨胀性、湿陷性 #

4、硬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强,暴露后一、二年尚不易风化

#

5、软质岩石耐风化能力弱,暴露数日至数月即出现风化壳 #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

分类名称

#

有机质含量 #

Wu(%)

#

现场鉴别特征

#

无机土

#

Wu<30

#

有机质土 #

5≤Wu≤10 #

深灰色,有光泽,味自臭,除腐殖质外的含少量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体,浸水后水面出现气泡,干燥后体积收缩

#

泥炭质土

#

10<Wu≤60

#

深灰或黑色,有腥臭味,能看到未完全分解的植物结构,浸水体胀,易崩解,有植物残渣浮于水中,干缩现象明显 #

泥炭

#

Wu>60

#

除有泥炭质土牲物征外,结构松散,土质很轻,暗无光泽,干缩现象极为明显 #

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

鉴别方法

#

分类 #

粘土

#

粉质粘土

#

粉土

#

砂土 #

Ip>17 #

10<Ip≤17 #

Ip≤10 #

湿润时用刀切

#

切面非常光滑,刀刃有粘腻的阻力,切面非常规则 #

稍有光滑面,切面规则、平整

#

无光滑面,切面比较粗糙

#

无光滑面,切面粗糙 #

用手捻摸时感觉 #

湿土用手捻摸有滑腻感,当水分较大时极易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有存在 #

仔细捻摸感觉到少量细颗粒,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

#

感觉有细颗粒存在或感觉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 #

无粘滞感,感觉到全是砂粒,粗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