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考试动态 >

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法律基础(一)

2022-10-1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一、法律基础 #

(一)法的概念及特征 #

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范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特征:1.国家意志性,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 #

2.强制性,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

#

3.利导性,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

4.规范性,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

(三)法的分类 #

1.法的类型

#

2.我国的法律部门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划分为 7 大法律部门: #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2)民法商法;(3)行政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

二、经济法概述

#

(一)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只调整在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经济法调整的目的就是要运用经济手段,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时灵动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协调和控制,采取惩罚或鼓励的措施,引导和规制经济行为,使国民经济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

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2?市场运行调控关系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4?社会保障关系

#

【例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是( )。 #

A.企业组织管理关系B.市场管理关系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D.财产继承关系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经济法律关系。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民事法律关系或民商法律关系,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

#

三、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关系被经济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

(一) 经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

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包括:1. 经济决策主体2. 经济管理主体3. 经济实施主体

#

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1. 物2. 经济行为3. 非物质财富 #

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核心。包括:1. 经济权利2. 经济义务 #

【例 3.单选题】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建造 1万㎡商品房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

#

A.乙方承建的该 1 万平米商品房 #

B.承建该商品房的工程劳务 #

C.甲乙双方 #

D.该合同中规定的双方的权利义务 #

【正确答案】B

#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建造商品房合同而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即该法律关系的客体并不是承建的商品房,而是承建商品房的行为。 #

(二)经济法律事实经济法律事实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

事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绝对事件(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相对事件(社会现象):如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

行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经济法律行为?经济违法行为

#

四、民事法律行为 #

(一)民事主体

#

1.自然人是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应当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的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地位和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按年龄和智力两个标准分为以下 3 类: #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

(3)无民事行为能力? 不满 l0 周岁的未成年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

【特别提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肯定”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行为能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因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

【例 4.单选题】某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犯病期间将自己家里的珍贵邮票低价卖给他人,该行为( )。

#

A.因显失公平,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

B.因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

C.因买主恶意取得,是无效的民事行为

#

D.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

【正确答案】B

#

【答案解析】间歇性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在犯病期间的不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是无效的。

#

2.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

3. 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备法人资格但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社会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组织、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

(二)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

1.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法律特征:①是一种合法行为;②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③是民事主体为实现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

2.民事法律行为形式(形式要件)

#

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公证、登记、见证、审批;沉默形式: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达;推定形式:通过积极作为来表达

#

3.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实质要件)

#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3)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序良俗);(4)形式应当符合法律、法规或当事人的约定。 #

4.几种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

#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附生效条件和附解除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附延缓期限和附解除期限) #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

无效的民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务民事行为需要经过其法定、指定代理人的追认,在未追认期间效力待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其中,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确定无效,损害个人利益的行为为可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

【例 5.多选题】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有( )。

#

A、不满十周岁的丫丫自己决定将压岁钱 500 元捐赠给希望工程

#

B、李某因认识上的错误为其儿子买回一双不能穿的鞋 #

C、甲企业的业务员黄某自己得到乙企业给予的回扣款 1000 元而代理甲企业向乙企业购买了 10 吨劣质煤 #

D、丙公司向丁公司转让一辆无牌照的走私车 #

【正确答案】ACD #

【答案解析】(1)选项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2)选项 C: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3)选项 D:违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4)选项 B:李某只有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才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不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

五、代理制度 #

(一)代理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

1.代理的概念: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或以自己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来承担的民事法律行为。

#

2.代理的特征:(1)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或以自己的名义来进行民事行为;(2)代理人以意思表示为职能;(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与第三人进行的一切民事法律行为所生的法律效果均由被代理人负责。

#

3.代理的类型: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

4.代理的终止: #

委托代理终止:(1)代理期限届满或代理事务完成;(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代理人辞去委托;(3)代理人死亡;(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5)作为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

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终止:(1)被代理人已取得或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2)被代理人或代理人死亡; (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4)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取消指定; (5)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系消灭。

#

(二) 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虽不具有代理权,但因某种表面现象,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代理人对本人有代理权而与代理人为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依法直接归本人承担的代理。 #

构成条件:(1)代理入不具有代理权;(2)客观上存在使第三人相信表见代理人有代理权的外表现象;(3)第三人为善意;(4)须具备代理民事法律行为的其他有效要件

#

表见代理的效力:第三人有权以表见代理为理由要求被代理人承受其权利义务,被代理人不得以表见代理人无代理权抗辩善意第三人;被代理人因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而遭受损失的,他只能向表见代理人追偿;如果损失是由被代理人与表见代理人双方过错造成的,依过错程度由被代理人与表见代理人分担损失。 #

【例 6.单选题】张某是某企业的销售人员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法律关系的,随身携带盖有该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便于对外签约。后张某因收取回扣被企业除名,但空白合同书未被该企业收回。张某以此合同书与他人签订购销协议,该购销协议的性质应如何认定( ) #

A、不成立B、无效C、可撤销D、成立并生效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本题考表见代理。《合同法》第 49 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甲携带盖有乙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相对人有理由据此认为甲具有代理权,构成表见代理。

#

【单元小结】本项目主要的知识点是:法律基础知识,包括法的概念、本质、特征;法的形式与分类。经济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三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经济法律事实是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包括事实和行为。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按年龄和智力状况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人区别其他非法人组织的重要特征是法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代理制度是在民事主体能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由代理人代理其完成民事行为的法律行为制度。无效代理是效力待定行为,如果被代理人追认,代理行为有效。被代理人否认,代理行为无效。表见代理是有效行为,被代理人要承担代理发生的法律后果。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