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注册会计师 >

2023年CPA考试正式报名,不懂怎样报名的同学进来看一下

2023-04-0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记得添加“星标”哦!那样每天有新文章推送,都会在第一时间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提示。

#

明天(4月6日)早晨八点,2023年CPA考试才能即将报考了,不懂如何报考的朋友进来看一下!

#

注册财会师考试——全国统一报考步骤图

#

注册财会师考试考生操作时间表

#

注册财会师考试具体报考步骤图 #

第一步,踏入网报系统首页,点击两侧注册

#

报考官网 #

第二步,勾选方框,使得点击我接受 #

第三步,填写各项信息,并点击注册

#

注册时有几个事项要非常留意,新老考生都要了解一下,假如有误的话或许难以报考CPA考试: #

第一件事:相机号需正确填写 #

去年中注协非常明晰了:所有新老考生都须要绑定相机号! #

不仅新考生应当验证相机号,包括之前没有绑定相机号的老考生只是这么。请提早登陆网报系统进行绑定相机号操作,否则或许难以完成报考! #

第二件事:密码要求复杂,应当谨记

#

密码要求8-16个字符组成,请使用大小写中文字母加数字或空格的组合密码,且应当同时包括数字和大小写中文字母,缺一不可。 #

下方提供了4个密码保护问题,分别是父亲的昵称、爱人的昵称和生日。这个问题是可以拿来寻回密码的,所以一定要符合事实填写。推荐你们使用前三个问题,那样不容易因个人信息外泄而被人登陆。 #

学姐非常告诫你们,无论是报考还是查分都须要键入密码。每年都有特别多考生,注册完/考试完之后就将自己的密码忘得一干二净了!因此一定要提早在相机备忘录等等,记录好密码! #

第三件事:身分证号千万别填错 #

身分证号是登陆时应当键入的,假如不留神填错,那你就没法登陆早已注册了的帐户了,处理上去只是比较麻烦的。因此填写后要留意检测。

#

CPA报考常见问题解惑

#

1.首次报考人员须要非常留意哪些?

#

答:

#

(1)新考生首次报考需注册用户并登入网报系统。因还要键入较差信息,为防止因键入错误而影响报考进度,建议选择网页报考。 #

(2)尽量不要选择在报考截至日的最后两天报考,防止因预留操作时间不够、学历认证未完成或资格初审不通过难以更改而造成报考不成功。 #

(3)需打算符合要求的本人近期1年1寸两寸白底护照相片,并在报考时上传。 #

(4)首次报考人员的国(境)内文凭信息,证书类别请选结业证书,原则上由网报系统依据身分护照信息链接学信网进行认证;国(境)外文凭补报的教留服编号,教留服由中注协、省注协递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认证。 #

(5)应届结业生首次报考,国(境)内文凭由中注协于今年8月5日统一递交学信网认证;国(境)外文凭需补报的教留服编号请在今年7月25日至8月5日(每周8:00-20:00)登陆网报系统补报。应届生可在今年8月8日后登入网报系统查询个人初审状态。 #

2.考生报考考区与课目能更改吗?

#

答:报考其间(4月6日-29日)考生可以更改任何信息2023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自行“取消香港报考”后再次再报。缴费其间(6月15日-30日)可以在不变考区的状况下,提高或降低报名课目。缴费之前,请考生仔细核实本人所有报考信息,即便考生完成缴费,不能更改原报考信息。

#

3.考生缴费后能退钱吗?没缴费如何办? #

答:报考人员完成缴费后,考取课目、考区及其他相关报考信息不得修改,且报考费不予退回。已在网上报考但未成功交费的,6月30日20:00缴费截至后视同舍弃考试报考,未能缴付考试税金。 #

4.早已注册过为何登陆时提示未注册?

#

答:绑定相机号的老考生直接登入系统,无需注册。 #

早已注册过的用户不用再次注册,假如网报系统有这么的提示,说明考生信息填写错误,首先应确认自己填写的“中文姓名”、“身份护照类别”和“身份护照号码”是否正确,由于系统是靠这三项才确定惟一的用户,若辨识此三项与已注册用户不同、才须要从新注册。

#

尤其是“身份护照类别”下拉框中有太多护照类别,键盘滚轮掠过容易选错,大部份考生用身分证报考,就该检测此项是否为“内地市民身分证”。

#

5.收不到邮件验证码如何办?

#

答:收不到相机邮件验证码的考生,请首先尝试在60秒后再次获取验证码, #

假如多次尝试后仍未能收到验证码的美国台湾相机号码请确认:

#

相机余额充足、所在区域讯号正常、手机未安装或未开启手动拦截邮件的安全硬件。也可以按照页面提示发送邮件解黑,或则验证键入3次错误后会弄成图片验证码。 #

报考高峰期或许出现验证码邮件通道堵车的状况,敬请谅解。 #

6.资格初审还要留意哪些? #

答:考生“一站式”网上报考、享受“零接触”资格初审服务。

#

首次报考人员的国(境)内文凭初审原则上由网报系统按照身分护照信息链接学信网进行认证,在线认证不通过考生可在页面上传资料或则去学信网申请文凭认证(),

#

国(境)外文凭需填写教留服编号等候工作人员初审;持非市民身分证或则警校文凭、职称报考的新考生,依照页面提示上传符合要求的相关护照,也可进行全步骤线上初审。未通过资格初审的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不予通过。 #

鉴于报考数量较差,按照以往经验,在报考开始的前3天和临近结束的3天,网报系统比较堵车,建议考生合理安排报考时间,尽量错峰报考。 #

另外,因为现在选用系统链接进行文凭认证,系统忙碌,或许存在认证延时,请耐心等候或则改在其他时间报考。

#

7.怎样确认网上报考状态? #

答:网报系统登陆后,考生可通过双侧【报名状态查询】菜单查询报考各项状态,如提示“您未完成报考”,请继续走完报考程序。

#

注册财会师考试报考期4月6日-28日(网报系统24小时开放),缴费期6月15日-30日(每周8:00-20:00),只有完成报考+缴费才是走完全部报考步骤。

#

新考生完成报考信息填写后需等候相片初审、资格初审,并查询状态,通过或不通过就会有邮件提示;老考生无需等候初审,选择课目并确认补报信息递交后完成报考,页面提示网上支付和准考证下载时间。 #

报考人员(不含应届结业生)完成缴费手续后,可在网报系统查询个人报考最终状态。

#

8.考生的准考证信息怎样分配?

#

答:准考证上的考试场次、考点等信息由编场系统手动随机分配。安排首场考试的考区,考生不能选择参考时间。

#

考生必须精确、如实地填写各项报考信息,居住地地址是合理、就近编排布署考点的重要根据之一。 #

在报考数量较差的考区或则为符合报名所在地灾情防治相关新政要求,部份考点的安排仍或许距离考生居住地稍远。请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复印准考证,以免错过考试时间。 #

9.何种状况报考需现场初审? #

(1)军人证及警校结业文凭为报考条件的首次报考人员,且上传军人证、军校结业证书等有关证明材料后仍未能通过资格初审的; #

(2)网报系统未能认证文凭的首次报考人员(如今年及曾经的文凭),且上传有效身分护照、毕业证书等有关证明材料仍未能通过资格初审的; #

(3)以财会或则相关专业高级以上技术职也称为报考条件的首次报考人员2023会计师考试报名时间,且上传有效身分护照、职称证书等有关证明材料仍未能通过资格初审的; #

(4)因更改姓名、身份证号而难以手动通过资格初审的。 #

还要CPA复习资料的朋友

#

拉到文末查看发放模式

#

01

#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份截图

#

02 #

2023一建复习课目搭配原则

#

原则一:难易结合 #

说明:财会、审计、财管属于“难”科目,税法、经济法、战略属于相对“易”科目 #

推荐搭配:财会+税法;财会+经济法;财会+税法+经济法

#

原则二:估算和记忆结合 #

说明:财会牵涉估算,但须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太多。属于综合型课目:财管、税法属于偏估算的课目;审计、经济法、战略属于偏记忆的课目 #

推荐搭配:财会+审计;财会+经济法;税法+经济法;财会+税法+经济法;财会+审计+税法;财会+财管+税法;财会+财管+经济法

#

原则三:相关性原则

#

①会计和税法 #

财会和税法的关系比较密切。财会用书第二十章是"所得税",涉税财会处理是财会视察的一个重点。同时学习财会和税法对于整体掌握财会用书帮助巨大。

#

②会计和审计

#

财会与审计具备较强的关联性,学好财会课目对于学习审计时的理解至关重要。但因为财会和审计在注册财会师考试中是难度最大的两科,对于零基础或基础薄弱,或学习时间不足的学员,不建议第一年同时复习这两个课目。 #

③财管和战略 #

战略课目是从原考试机制下的财管课目中,分拆下来的课目,所以财管与战略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

这一组合适宜财管专业或管农学专业,具备一定的财会和财管基础的学员首年考取,或则第一年早已通过财会课目的考生在次年考取不推荐零基础学员复习。 #

原则四:一举两得原则

#

①同时复习财会高级职称

#

中级职称课目包括,"高级财会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同时复习高级职称的学员可以复习注册财会师"财会"和“经济法”两科。

#

②同时复习财会高级职称 #

高级职称课目包括,“中级财会实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同时复习高级职称的学员可以复习注册财会师"财会"、“财管"和"经济法”。 #

③同时复习国税师 #

国税师考试课目包括,"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财会”,“涉税服务实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同时复习地税师的学员可以复习注册财会师"财会”、"税法”和“经济法”。 #

资料发放模式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