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会计从业资格 > 专业辅导 >

云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章节辅导(5)

2010-09-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一考试网

第四节 会计基本假设及信息质量要求 #

(简答)

#

一、会计基本假设

#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多选)

#

(一)会计主体 #

1.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

2.区分与两者的活动:

#

一个会计主体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应独立地记录和核算企业本身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不能核算、反映企业投资者或者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

(1)其他经济主体

#

在会计核算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和计量,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如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则不能加以确认和计量。 #

(2)企业投资者

#

严格地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会计只核算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活动,而不核算会计主体所有者发生的经济活动。 #

3.与法律主体的区别: #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

独资或合伙企业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

#

组成企业集团的各个企业在编制个别会计报表时,既是会计主体,又是法律主体。 #

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删除教材21页:组成企业集团的各个企业仍然是法律主体,但并不是会计主体,表述错误) #

云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章节复习笔记 #

(单选)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独立的法人 #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一个单位

#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

D.当企业与业主有经济往来时,应当将企业与业主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来处理

#

【答案】D #

(判断)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

【答案】对

#

(判断)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答案】错 #

(二)持续经营 #

假定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既定目标持续、正常地经营下去,而不会发生破产、清算的情况。

#

以此假定为前提,才有可能按照企业的正常情况建立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从而解决很多常见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的问题。

#

持续经营≠永久存在

#

(三)会计分期

#

1.定义: #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等间距的若干较短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会计信息。 #

所划分的期间就称为会计期间。

#

2.分类: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半年度、季度、月份。

#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

(四)货币计量 #

1.定义: #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

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 #

2.引申:

#

(1)币值稳定; #

(2)记账本位币(人民币与外币),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例1.单选题)会计以()作为统一计量单位。 #

A.劳动 B.实物 C.货币 D.实物和货币

#

【答案】C

#

(例2.多选题)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

A.会计主体 B.资金运动C.会计分期 D.实物计量

#

【答案】AC #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简答)

#

为了促使企业加强和规范会计核算,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基本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

(一)可靠性 #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

(二)相关性

#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

(三)可理解性

#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

(四)可比性

#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

具体有两层含义: #

一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纵向) #

二是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横向) #

(五)实质重于形式 #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判断)

#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项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当某一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要求企业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

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形式不是,而实质属于企业的资产,相当于是企业的自有资产) #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实质形式皆不是企业资产) #

(六)重要性 #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

(七)谨慎性 #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判断)

#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10元的成本计提2元准备;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不确认收入。

#

(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预计的保修费用;

#

(八)及时性 #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