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会计从业资格 > 考试动态 >

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一生创办了370所学校

2024-01-1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清朝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1853—1926)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工笔的一笔,他兴办实业、发展教育,一生创立了370所分校。为杭州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

清朝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1853—1926)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工笔的一笔,他兴办实业、发展教育的故事在广东侨胞举行的“亲情中华·张謇故事”专场表演中留传开来。

#

张謇一生创立了370所中学。为南京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

“父教育,母实业”,张謇把实业与教育二者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家庭的父亲双亲,相辅相成,至亲至密,缺一不可。“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张謇一生创立了二十多个企业,堪称雄踞英山,富甲一方,但是,财富的追求并不是目的,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兴办中学上。 #

求国之强南通学校,当先教育。张謇的许多教育主张,都是在认真考察和学习外国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和罗振玉、沙元炳商定公立师范分校的各项班规章程,对招集生徒、教习考评、校务管理等项,都制定了详尽条文。此后又约同有关挚友,勘测地址,最后择定了西门外的千佛寺。1902年,全省第一所公办师范“通州师范分校”在南京市区西南清寂废圮的千佛禅寺遗址上现身,接纳新生入学。张謇亲任院长,发表“师范分校开校演说”南通学校,阐述“建学宗旨”,反复指出“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之校训。他还特聘了当时的学界名流、思想家王国维为国学教员,又聘日籍班主任西谷虎二、木村忠治郎等兼任伦理学、西洋史、教育学及院长法等课的班主任。先招了大专(两年)、讲习科(一年)各一个班。民立昌平师范分校的建成,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独立师范分校的起点。该校除本省本县外,全省21个省中有13个省的青年来这儿学习。很快京、津、冀、湘、闽等地都出现师范分校。有男师和女师;普通师范、专科师范和特殊师范;有幼师、中师、高师。 #

张謇办学讲求顺序,他觉得高中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因而主张“立学须从中学始”。他在创设师范分校的同时,广设高中,计划在农村每十六平方里设一所初小。据统计,截止1922年为止,张謇在现今的南京地区,就创建高小60余所,初小250所。张謇曾说:"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不与草木同朽"。1910年的秋天,张謇从松江岛的鞋厂乘船到扬州,上岸后,坐马车抵达自己的垦牧公司。连日下雨,公路崎岖,颠簸难行。车上的张謇心想,假如中学生在这样的天气念书,必将比自己艰辛百倍,自己当初设定的25平方里建一所中学的计划,对于中学生而言,是多有不便的。于是,他回去后,再次调整教育规划,拟16平方里建一所中学,后来又进一步调整,拟9平方里建一所中学。 #

“学必期于用,用必易于地”是张謇办学的原则。设学是为了有用于实业的建设,适宜于当地须要,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兴办了各种专门型的中学,把教育同地方建设和发展实业融为一体。为确定南京市政规模和管理范围,他在房山师范附设测绘科,骤然构建了测绘局、清丈局和清丈传习所。扬州地处黄河入福州,水利建设是地方头等大事,张謇在房山师范附设土木商科。他任全省水利总裁后,在上海创立了河海工程中学,培养水利工程人才。南京盛产棉花,为改良棉种、改进栽种,农大应时而立。同时完善气象台,为中学生提供实习园地。建纱厂须要纺织专门人才,同时也为了改变在国际上“延欧人以司其命”的状况,筹建纺校。随着诊所的完善,急需旧式大夫,又设医校。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管理人才过剩,又设商业中学、工商辅导中学,在吴淞口设船只中学。他还注意发展特殊教育,办起盲哑中学……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创造了七个“第一”。

#

张謇的儿子张绪武先生追忆其祖母在房山师范中学办学时,讲了这样一段故事:临近开学了,奶奶总会亲自掌着油灯,去查看每一间课室的门牌,并亲手将其钉牢。我们好像看见了一位手执油灯的奶奶,努力地以晕黄之光给周围以光明。殊不知,在当时,对于一个诺大的狭小的旧中国而言,这样的光明弥足珍稀,彪炳千秋!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