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到两周时间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明天距离今年中考不到两周时间了。在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怎样做好疫情防治等相关打算工作?考生和父母的态度、饮食、健康等方面怎样调整?最后的复习还应当注意哪些?记者近日访谈了湖南省相关部门和专家,给考生梳理一份复习手册。 #
【做好14天检测】
我省的中考将于6月7日拉开序幕。教育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早已连续发出提示要求考生提早14天返回考点所在省(区、市),全面了解并严格遵循考点所在地考试防疫要求,做好考前连续14天本地健康检测。 #
“疫情下的中考复习,要根据指引,做足举措,科学防疫。从5月24日起至考试结束,考生及共同居住人须最大限度降低流动,不离开中考报考点所在地,考生要保持中学与家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配合中学做好核苷酸检查,及时申报14天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有关负责人说。 #
【回归基础科学作息】
到了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该备考些哪些呢?扬州中学杜重成老师建议,题量要减出来,回归基础,回归课本:“最后两周到了收官阶段,考生要把复习状态调整到‘巅峰’状态。要从题海中抬头,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盲点的自主扫描高考仅剩7天,切勿头发胡须一把抓,各科试题满天飞。到这个阶段,更要回归基础,整理错题,归纳思路,再度梳理核心知识体系,注重错题反扫,力争错题正答率100%。”
#
科学合理的作息是健康的保证。朋友们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应再继续开“夜车”。考生日常备考的内容安排,可考虑跟中考考试课目时间保持一致,尽量把最佳生物钟调整到下午9点至11点30分,以及晚上3点至5点的时间段。 #
复习冲刺期间,要减短学习时间高考仅剩7天,每晚4至6小时为宜。平日生活中,考生多与朋友、父母说些轻松点的话题,减少思想负担。最好还能每晚户外运动1小时,尽量在夜里10点就上床休息。
#
【饮食均衡】 #
多位营养医师建议,在最后冲刺期间不要多吃冰淇淋,不吃过多生蔬蔬果。海虾、河鲜要彻底烹熟再食,日常餐食以家常食物最好。
考试当日的午餐十分重要。若果只吃蛋糕、馒头、米粥等消化快的碳水化合物,10点之前考生可能还会倍感饥饿,使脑部工作能力下滑。如能摄取炼乳、豆浆、鸡蛋、豆制品和一些减缓消化的糙米肉类,能够减缓饥饿感的到来,对于3小时之内维持充裕的思维能力更有帮助。
#
考试期间的早餐不宜油腻厚味,油腻食物会导致血液过度集中在消化系统,影响早晨的备考和考试能力。蛋白质摄取过量也会导致晚上昏沉欲睡,容易疲劳,所以鸟类和豆类的摄取量在50克为宜,另外再吃一些不油腻的芦笋。 #
冲刺备考期间尽量不要喝奶茶,防止透支精力。假如考生自觉体能较差,或在早晨容易昏沉欲睡,可以考虑在考试之前喝一杯奶茶或醒脑啤酒,同时服食几粒复合B族维生素,以增强脑部的激动度。须要注意的是,这仅限于考试前当天饮用,并且午间不宜再饮用这种令人激动的啤酒,防止影响睡眠质量。 #
【平常心应考】
“几乎所有的考生,在面临考试时都有恐惧紧张的情绪。女儿压力形成的诱因好多,个体差别性大,而且个人诱因、父母期望是绝大多数小孩中考前的压力源。请父母们学会聆听、避免过度激励。”省立诊所心理护理本科主管护师许丽说。 #
她建议朋友们正确辨析,对担心做出合理的、积极的剖析。尤其是这些总害怕中考落败的朋友,可以把“最坏的情况是哪些?我有能力面对吗?”写出来,同时思索并记录下“为了不让最坏的结果发生,我如今能做些哪些,最理想的情况会是哪些?最符合现实的结果又是哪些?”这种底线思维在应对恐慌和忧虑时特别有效,当把最坏的准备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都思索清楚后,恐惧感常常会大大减低。 #
【应对极端天气】 #
省气候中心中级工程师何芬提醒,去年中考期间,全国有显著降雨过程,其中东北部暑气较强;全国无低温过程,温度舒适。建议考生要对显著降雨天气做好充足打算,选择适当的出游路线和交通工具,带齐雨具,预留足够的赶车时间,出现任何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