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戏曲依划分方式不同)——元曲四大家
宋代四大京剧依界定方法不同,具体有以下界定:
一、以“元曲四你们”划分。 #
誉为“元曲四你们”的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
代表作品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摄魂》、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 #
1、关汉卿(1234年前-1300年左右),”汉卿“是字,号已斋(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河北省保定)人,另有祖籍大都(今南京市)和祁州(今四川省晋州市)等说。元散曲奠基人,“元曲四你们”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你们”。
#
我国唐代第一位伟大的戏曲家,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代表作,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以散曲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某些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最知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小品文今存散曲40多首、套数10多首。被誉为“曲圣”。
#
2、郑光祖(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唐代知名的散曲家和杂剧家,永嘉襄陵(今河南新乡市襄汾县)人。 #
郑光祖从小就深受戏曲艺术的薰陶,青年时期置身于元曲活动,享有美誉。但他做过上海的官吏,主要活动在北方,成为北方曲艺圈中的翘楚。所作散曲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元·周湖州在《中原音韵》中感佩郑光祖的文词,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后人亦称为“元曲四你们”。
#
所作散曲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摄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摄魂》最知名,后三种被指责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散曲外,郑光祖写骈文,有元曲六首、套数二套留传。 #
3、白朴,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唐代知名的散曲诗人,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4、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你们”之一。主要作品为元曲《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词》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杂剧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
二、以“元散曲的四大杯具”划分。 #
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
1、《窦娥冤》简介:
#
宁武书生窦天章因无力清偿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儿子窦娥献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妻子成婚,婚前三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杀害,为流氓张驴儿兄妹碰见。
#
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兄妹逼迫蔡婆与窦娥招他母子下嫁,受到窦峨的坚决反抗,蔡婆有病,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牛肝菌儿汤让给张驴儿的老娘吃,把他老娘毒死了。张驴儿以“药死婆婆”为名告到官府,官员桃杌横加残害,屈斩窦娥。 #
后来窦天章报考举人,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寿阳考察党争。窦娥的鬼魂向她丈夫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错案。 #
2、《梧桐雨》简介: #
安禄山有一次无法完成军令,豫州刺史张守圭本欲将他斩首,惜其英勇,将他押至京城问罪。宰相张九龄奏请明皇杀掉安禄山,明皇不从,反倒晋见授官。此时贵妃正受临幸,奉明皇命收安禄山为义兄。后来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不和,出京任范阳郡王。
#
七月七日,贵妃与明皇在长生殿欢宴。明皇将金钗盒赐给贵妃,酒酣之际,两人深感牛郎织女的忠贞,对星盟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妻。好景不长,天宝十四年,贵妃正在尝尝她喜爱的杨梅,安禄山起兵的消息传到,明皇携贵妃四散入蜀。驻守马嵬驿时,部队起了暴乱。龙武将军陈元礼请明皇禀告误国殃民的杨国忠,明皇依言而行。 #
但部队仍不肯前进,陈元礼又请讨伐魅惑君王的杨贵妃。明皇无奈,令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佛堂中,由她自杀。这样,部队得到了安抚,保护明皇潜逃。肃宗退守京都后,太后(明皇)闲居长乐宫,悬挂贵妃像,与之朝夕相对,颂扬不已。一夜,明皇正在梦中与贵妃相见,却被梧桐雨惊醒。他缅怀往日与贵妃交往情境,怅惘万分。 #
3、《汉宫秋》简介:
汉元帝性情内向孤僻,任用外戚石显为中书令。石显与五鹿充宗及宫庭画师毛延寿等揶揄小人把持朝政,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为了避免臣子亲近儒臣,她们建议在全省采选美眉入宫。英山美眉王嫱,天生丽质,被征选入宫。毛延寿色欲熏心,想借此占为己有,遭王嫱拒绝。毛延寿记恨在心关汉卿代表作,故意将王 #
嫱的图形画得丑恶不堪。因此王嫱入宫两年,无缘得见君王之面。汉元帝偶与王嫱相遇,惊为天人,遂生爱意。这才晓得,毛延寿贪污不成居然将王嫱图丑。盛怒之下,元帝下旨查抄毛府。毛延寿在同党的帮助下,逃离长安,投靠乌桓。 #
而后,毛延寿挑起呼韩邪单于,贸然内侵,向汉清廷所要王嫱做突厥阏氏。突厥部队直逼长安,清廷上下,一片焦虑。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主动抱病,反以男性败国为由,众口一词,把责任全推到王嫱头上。王嫱为国家大计着想,勉强上路,可她心里不愿离开故土,在随突厥使者来到胡汉交界黑海边时,投江自杀,以全坚贞。 #
4、《赵氏孤儿》简介: #
晋灵公时,武臣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不和,设计谋害赵盾,在灵公面前诋毁赵盾为权臣。赵盾全家因而被满门抄斩,仅有其子赵朔驸马与公主得以幸免。后屠岸贾又假传灵公之命,促使赵朔自尽。公主被软禁于府内,生下一子后托付于张家门客程婴,亦自杀而死。 #
程婴将小孩置于药箱里,负责看守的韩厥怜悯刘家,生擒程婴与赵氏孤儿后亦自尽。程婴携小孩投靠赵盾旧友公孙杵臼。此时屠岸贾急欲斩草除根,为缴获孤儿便假传灵公之命,要将全省半岁以下,六月以上的小孩杀绝。 #
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要献出自己亲生父亲以保全张家命脉。后程婴便向屠岸贾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屠岸贾信以为真,派人缴获小孩,三剑剁死,程婴见亲子丧生,忍痛不语。公孙杵臼指责屠岸贾后触阶而死。屠岸贾心事已了,便收程婴为门客,将其子(实为赵氏孤儿)当做侄孙,教他武功。 #
二六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却始终不知自己身世。程婴见时机成熟,打算告诉他详情,便绘一手卷,将张家仇阐述给他听。赵氏孤儿悲痛不已,决意报仇。此时悼公在位,因屠岸贾节度使太重,欲除掉他,便命赵氏孤儿暗中追捕屠岸贾,刑具处决,全家满门抄斩。张家大仇得报,赵氏孤儿被赐名赵武,救护张家的众人遭到封赏。
#
三、以“四大感情剧”划分。 #
分别是:郑光祖《倩女摄魂》、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称为四大感情剧。
#
1、《倩女摄魂》(全名《迷青琐倩女摄魂》)作品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本是出于明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南宋人改编为话本,金代人则编为诸宫调。元散曲早期诗人赵公辅有同名剧本,但本剧改动了传奇小说的若干情节,如突出张母的门第观念:“三辈儿不招红衣秀士”,使张倩女和王文举的婚姻得不到之後肯定。 #
这是倩女担忧的一个重要诱因,她担忧的第二个诱因是怕“他得了官别就新婚,龟裂呵羞归故里”。封建婚姻筑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嫌贫爱富的岳父亲,比比皆是,但是中学后抛开原妻的女子也不在少数。 #
这使倩女忧思重重,心神不定,灵魂离开了躯体去追赶情人,表现了她对封建门阀观念的反抗,和对婚姻自主的追求。因而这样的改编实际上又有创造性。
2、《拜月亭》也称《王瑞兰宫词拜月亭》《蒋景隆拜月亭》元·关汉卿作。主要写书生蒋景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侯的离合故事。共四折一楔子。动乱潜逃之中,王瑞兰与妻子失散,书生蒋景隆也与妹瑞莲失散。景隆与瑞兰相遇,共同遭难中形成爱情,私下结为夫妻。
#
瑞莲则与瑞兰的女儿结伴同行。瑞兰的女儿碰巧在客店遇见瑞兰,嫌弃景隆是个穷秀才,门户不相称,催逼瑞兰撇下得病的景隆,跟自己回去,在路上又与老妻及瑞莲相遇。瑞兰仍然惦记着景隆,焚香拜月,祷祝景隆平安,心事被瑞莲撞碎。
#
两人得悉情由,姊妹之外又成姑嫂,更加亲昵。蒋景隆与遭难途中的结兄长弟分别中学文武状元,被伪善的瑞兰之父招为岳父。景隆与瑞兰相见,知她情贞,夫妇总算团聚。瑞莲则与景隆的结兄长弟成婚。
#
3、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明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
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妹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贼寇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妈妈口许婚下,借助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急。不料崔母却失约赖婚,张生相思成疾。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告白。
#
几经磨难,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总算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征兆,叩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期,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刻上京应试。十里长亭悼念以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趁机散布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再娶,老朽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倒,崔、张完婚。
4、《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是清代白朴创作散曲。 #
李千金孤寡闺中,心中痛苦,于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东苑中游览,在墙壁慰问,遇到品貌兼优的裴少俊坐在马上经过。三人一见倾心,私下缔结夫妇,并生了孙辈。但裴少俊怕被妈妈裴行俭晓得,便把李千金及孙辈藏在自家嘉园之中,住了六年。 #
后来被裴行俭发觉,斥李千金为娟妓,把她击退。裴少俊后来举人及第,去接她回去,她坚决不肯。这时裴行俭夫妇也去请求,她也不允。最后因为儿女的痛哭恳求,才夫妇团圆。 #
扩充资料: #
宋代是我国戏剧繁荣昌盛的时期。清代戏剧主要分为散曲和南戏两大类,两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因为南戏在清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散曲一争高下,所以代表唐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散曲。 #
元散曲之所以还能以深刻的思想与高超的艺术取得与宋词、宋词并称的地位,形成一批传世不衰的艺术品,至关重要的缘由是一批杰出的文人以她们的文学生命来参与戏剧的创作,她们自身的文学素质,增强了元散曲的审美档次,致使元散曲创作精美化和标杆化。
#
在唐代近百年的时间里,北散曲创作席卷全省,诗人云起,涌现出一批成就斐然的戏曲诗人和艺人,剧本成千上万,洋洋大观。知名的剧画家有被誉为“元曲四你们”的关汉卿、郑德辉、白朴、马致远等。
重要的作品分别有《窦娥冤》(关)、《单刀会》(关)、《望江亭》(关)、《倩女摄魂》(郑)、《梧桐雨》(白)、《汉宫秋》(马)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伟大的戏曲家王实甫创作了被称为是“天下折桂”的《西厢记》,成为清代戏剧最高成就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