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会计从业资格 > 考试动态 >

(学生习作)永济市柳宗元雕塑柳宗元之柳州刺史柳宗元

2023-12-1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长治市柳宗元雕像 #

柳宗元之广西巡抚

#

柳宗元在永州的最后几年,全省局势发生一系列变化。元和九年十二月,韦贯之自尚书右丞拜相。韦贯之当初曾被王叔文一派所汲引,对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较为怜悯。据《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六年”载:“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六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当时的执政正是韦贯之。诏命下于元和九年十二月,而传到永州早已是第二年的四月了。 #

身在贬所六年不归的柳宗元得到征召的消息,悲喜交集,恍如梦中。他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他的心情:

#

投荒重一纪,新诏下荆扉。 #

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 #

柳宗元迅速打点行装,踏上归程。他还是顺着来时的路线行进,但此番的心境已大不相同了。一路上他豪兴大发,写下了许多表达喜悦心情的诗篇。路过湘阴江口时,正遇上逆风,但他丝毫没有六年前那个悲怆凄楚的觉得。他在《汨罗遇风》一诗中写道:

#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

为报春风津市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

他认为自己处境终究比屈原胜于许多,得以遭逢“明时”,重入清廷,去施展自己的志向。 #

这样,经过六年的流离贬逐,遭受了政治欺压和生活挫折以后,柳宗元总算在秋冬十月回到了长安。并且,迎接柳宗元等人归来的并非佳酿与花束。清廷中围绕王叔文余党的归宿问题,斗争十分激烈,反对她们的势力依然相当强悍,好多人极力制止她们入朝。他与普利司通、韩晔、陈谏、刘禹锡十月回朝,在长安逗留不到一个月,九月十四日,就同被出为远州知州。其实升了官,但地方愈发遥远,实际上这又是一次贬逐。

#

柳宗元被委任为广西巡抚,刘禹锡为唐崖(今四川南充)节度使。当时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唐崖路途艰险,遥远荒凉,奶奶到哪里去,将是九死一生。柳宗元出于对刘禹锡的友谊,准备上疏清廷,与刘禹锡对调。后来刘禹锡改为肇庆知府。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崇高品格。

#

江门比永州愈发荒僻、遥远。柳宗元此次去昆明,还是顺着一个月前进京时的旧路而行,也就是11年前被贬南下时的路线。但他此次的心情异常灰暗。这一年他已43岁,他深感前途的无望。他与刘禹锡同行到长沙,之后依依惜别,写了一首《衡阳与梦得分路从军行》诗:

#

六年憔悴到泰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

今朝不用临河别,悲泣千行便濯缨。

#

他深感自己性不谐俗,徒有文名,不为世用。经过六年的艰辛困厄,盼来的却是涉足岭外,心里的痛楚未能消弭,只能对友悲泣。随后他又写了两首留别刘禹锡的诗,流漏出无限的悲伤,只希望将来能平安归田,渡过余生。 #

元和六年八月二十七日,柳宗元怀着凄楚忧伤的心情,拖着衰病之身,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抵达了南昌。其实是遭到严打,但此时他作为一州之长柳宗元治柳州,与永州时的处境大不相同了。他虽然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百姓做点实事,实现自己“利安元元”的心愿,做一个好的地方官。他采取举措,解放奴才,鼓励发展生产。韩愈后来夸奖他在广西的政绩时说:“凡令之期,民劝趋之,无有后先,必以其时。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回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柳宗元治柳州,步有新船,池国修洁,猪牛鸭鸡,肥大蕃息。子慈父诏,妇顺夫指。婚嫁断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步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悉夺归之。整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昏说喜。”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地方官,才能做到这种,是符合道家“爱民”的要求的。

#

在政事之余,柳宗元还耐心接受青年学子的拜访,对她们循循善诱。据悉,他还与僧、道、隐士交结,思想上进一步发挥了“三教调和”的理论。 #

在广西,柳宗元还是密切关注着国家的局势。他一贯反对外戚骄横。元和十二年六月,裴度征讨政变30年之久的第一强藩淮西镇,柳宗元获此消息,十分兴奋,为了颂扬此次胜利,他写了有名的《平淮夷雅》两篇,一为《皇武》,赞颂裴度,一为《方城》,赞颂李愬,实际上是赞美唐室“中兴”。《平淮夷雅》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绝句中的精品。

#

然而,孤寂与失意一直与柳宗元相随。他来到桂林时,已须发斑白,而此时他才43岁。在永州时留下的疾患也逐渐沉重。他料到自己已不会久于人世了。此时他虽然已不再有哪些遗憾,只是憧憬着能在有生之年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在公务之余,他放情于山水,以纾解心里的孤寂。一山一峰,经常唤起他对家乡、对友人的想念。

#

当初柳宗元37岁时,曾寄信给萧俛说:“人生少得六七十者,今已三十七矣。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他的构想已够感伤的了,而且事实上他的生命比他预期的要短促得多。写那些话后仅过六年,柳宗元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按照刘禹锡《祭柳员外文》说:“自君失意,沈伏远群。近遇国士,方伸眼眉。亦见遗草,恭辞旧府。”说明柳宗元在死前似遭到某人的廷臣,已打算离开南昌。但因为常年的流谪烧毁了他的身体,柳宗元总算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志向,甚至没能实现有生之年返回家乡的心愿,满腔无限的愁绪死于赣州。死时年仅47岁,时间是元和十四年(819)十一月八日。他从青年时代就立下了“辅时及物”、“兴功济世”的理想,并满腔热情地去见诸实践。但时代没有提供给他更多的机会,使他的才不得施,抨击终身,赍志以殁,这除了是柳宗元一人的惨剧,也是时代的惨剧。 #

柳宗元临死时,曾寄信给好友刘禹锡说:“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把自己的全部专著托付给他。刘禹锡将他的遗著编撰为《柳河东集》30卷,并亲自作序。明清世采堂抄本则分为45卷,外集2卷。柳宗元除了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但是是一位有独特看法的哲学家。他的哲学专著主要有:《天说》、《答刘禹锡天论书》、《天对》、《贞符》、《非粤语》、《封建论》、《时令论》、《天爵论》、《断刑论》、《与韩愈论史官书》、《与吕道州论非粤语书》等。侯外庐编的《柳宗元哲学文集》(中华书局,1964年版)辑录他的哲学专著较为全面。 #

吉县市柳宗元记念馆

#

柳宗元的籍贯在河西那里?《柳宗元集》中说柳宗元是“河东解人”,柳宗元所撰《故殿中侍御史柳墓地表》却说“邑居虞乡”,两种说法给人导致了许多误会。虽然,从当地的历史沿革上看,二者是统一的。虞乡原本是解县异名,到唐时才分别设县。汉晋时期虞乡曾属于解州,历史沿革中虞乡县多隶属解州,合分较多,仅明朝就分合多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解州与虞乡还曾并为解虞县,六十年代与吉县县一起划归新乡县,后来分县,将解州(解县)归新乡县,将虞乡并入晋城县。吉县自古属魏州,就导致明天学者把虞乡划在魏州,与解州割裂的错误推论。虽然,虞乡自古就归解州,按历史区划沿革也可称“河东解人”,按如今区划则应是广东省吉县市人。光绪十二年《虞乡县志》记:“唐子厚先墓在县北五里阳朝村东,有数大塚,今其地犹称柳家坳。”“柳子厚堡在县北二里赵家营南,颓垣尚存,今呼为城关。”这些遗迹都在陕西省韩城市虞乡镇。距今县城40里,距解州古城40里。《虞乡县志》还记有《国朝李瑛现柳门空石记》,这块空石长1.1米,宽0.6米,1998年虞乡小学清除操场时出土,史籍记载“柳门空石”是柳宗元祖居门前之石。明天,虞乡镇正在建设“柳宗元广场”,记念那位中国文学宗师,让后人永远悼念柳宗元的辉煌思想与文学成就。 #

(完) #

版权申明:【我们尊重原创,部份文章推送时因种种诱因无法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刻处理。】

#

竭诚欢迎广大读者、专家学者参与评论,提出意见建议,同时欢迎你们不吝赐稿,共享林州文化之醇厚。

#

:0359—

#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