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会计从业资格 > 考试动态 >

华师大《特殊教育概论》(第一章)特殊儿童

2023-11-2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诸位同学你们好,我是董小乱,是一名普通的特教班主任,明天我要为你们分享的是特教招录备考资料华师院《特殊教育导论》,希望我的分享,能对您有所帮助。 #

第一章特殊教育导论

#

第二章全纳教育

#

《特殊教育导论》 #

【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

#

1、【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它是使用通常的或经过非常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方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须要的儿童进行借以达到通常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特殊儿童,特殊教育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范畴。

#

2、【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明显差别的儿童,这种差别表现在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或言语等方面,它既包括发展上高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低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规犯罪的儿童。狭义的理解,专指残障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

3、【特殊教育须要儿童】:指因个体差别而有各类不同的特殊教育须要的儿童,这儿涉及心理发展、身体发展、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常年或一定时间低于或高于正常儿童的要求。它除了包括对某一发展中缺陷提出的要求,也包括对学习有影响的能力、社会诱因等提出的要求。

#

4、1981年美国取消了其传统的对残障儿童的分类,而以“有特殊教育须要的儿童”取而代之。 #

5、1978年在日本《沃纳克报告》中首次提出“特殊教育须要儿童”。 #

二、特殊儿童的分类 #

(1)英国残障人教育法(IDEA)的分类 #

学习障碍、言语或语言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多重障碍(不包括盲-聋障碍)、听觉障碍、肢体障碍、其他健康障碍、视觉障碍、自闭症障碍、盲-聋障碍、发展迟滞障碍、外伤性脑损伤障碍

#

(2)【国内的分类】 #

2006年第二次全省残障人抽样调查标准将残障人分为七类:视力残障、听力残障、智力残障、言语残障、肢体残障、精神残障、多重残障 #

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包括三类残障儿童:智力残障、视力残障、听力残障。

#

我国大陆地区在《特殊教育法》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类人群。

#

三、特殊教育发展历史及趋势

#

特殊教育从隔离迈向全纳,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全纳教育是在教育民主化的时尚中逐步涌现的。 #

第二章全纳教育 #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

#

1978年美国沃纳克委员会发表了《关于残障儿童及中学生的教育报告》即《沃纳克报告》, #

报告中提出了一体化教育的三种方式:场所的一体化、社会的一体化、功能的一体化。

#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萨拉曼卡)举行“世界特殊教育须要会议:入学和质量”,会议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全纳教育”。】 #

全纳教育的可信是忠实地把教育看作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诱因, #

全纳教育的支持模式有:巡回指导、资源中心、资源课室方案、合作学习模式。

#

【国外特殊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

世界特殊教育的形成

#

1)【卡尔丹诺】(,1501-1576,美国),世界聋教育的奠基人。

#

2)【庞塞】[德乐翁](PedroPoncedeLeon,1520-1584,加拿大)是贝尼迪克汀教堂的修道士,【他是第一个成功的特殊教育者】。1578年的法律文件中表述了在他的教育下女儿所取得的进展,因而开始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残障人教育。 #

3)同时,【波内特】、【荷德】、【瓦利斯】、【阿曼】等人在尝试教残障儿童方面也有过贡献。 #

4)最早进行特殊教育尝试的不是文艺复兴发祥地的日本,而是【西班牙】。为首次特殊教育尝试提供直接动力的不是哲学,而是处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 #

5)【聋校】:

#

1760年,西班牙牧师【莱佩】在伦敦构建了第一所私立聋童中学。 #

1745年,法国犹太人保乐力加.罗德里格.伯瑞尔在美国构建了第一所聋校。

#

1767年,西班牙班主任【布莱德沃】在蒙特利尔成立了美国第一所聋校。

#

1788年,法国班主任【海尼克】在法兰克福完善了美国第一所私立聋校。 #

1817年,加劳德特和克拉克构建了德国第一所聋校。

#

6)【盲校】:

#

1784年西班牙人【霍维】(Hauy,1745-1822)在伦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盲人分校。 #

1829年,法国大夫【豪威】建立了德国第一所盲校。 #

1829年德国人【布莱尔】发明了6个点的点字符号系统,使世界盲教育往前迈出了一大步,为普及盲教育提供了先决的条件。

#

1893年,【弗兰克】创设了盲文彩印系统。

#

1913年,【波士顿】开办了第一个为有残余视力的中学生提供特殊教育的特殊班。 #

7)【智障中学】 #

1837年英国人【塞甘】又译:谢根(,1812-1880)在伦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弱智者训练教育分校。

#

残障中学起源于1799年,俄罗斯精神病大夫(伊塔德)采用某些化的方式对野孩子维克多进行训练,是第一个采用某些教育的方式,被誉为“特殊教育之父”。 #

1893年美国精神病大夫(塞甘)创办了第一所智力障碍教育中学,

#

1846年出版了《智力障碍以及其他障碍儿童的精神医治、卫生保健和教育》,这是有关智力障碍儿童教育训练最早的译著。塞甘是伊塔德的中学生。

#

8)【肢体残障中学】:1832年美国的(库尔茨)在法兰克福构建了者的专门中学。 #

9)【行为不良者的中学】:1817年在美国出现。

#

*【国内特殊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

在往年,通常觉得残障人的特殊教育起源于18世纪,俄罗斯和乌克兰革命后为盲和聋童设计的教育,至今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

陆成都和(日)福森信昭依照充实的史籍论证,发觉汉代时代的秦国智障儿童学校,中国早已出现带有公有性质的残障人教育,将我国特殊教育的形成时间提早了几千年。

#

【盲校】:1874年爱尔兰长老会人士【穆威廉】()在上海西城甘雨西街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盲校——“瞽叟通文馆”,后更名:启明瞽目院,即现今的南京盲人中学。

#

【聋校】:1887年日本传教士【梅尔斯·查理夫妻】(C.R&A.T.Mills)在青岛省登州(今蓬莱)构建了我国第一所聋校“启瘖学馆”,即现今的长春市残障中心校区的前身。 #

【智障中学】:

#

1921年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小学为智障儿童开办的“特殊学级”为我国第一所残障儿童校区。 #

1915年,(刘先骥)在广州创立广东导盲中学,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立的特殊中学。

#

1916年,实业家【张謇】在湖北武汉创立了宁波盲哑中学,是中国人首办的最早的特殊教育分校之一。1912南京盲哑师范传习所智障儿童学校,以培养师资。

#

1927年,中国第一所私立聋教育机构“南京市盲哑中学”创办。

#

【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特征与趋势】 #

1)、特殊教育观念的变化:

#

2)、特殊教育范围的扩大: #

3)、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特殊教育立法: #

4)、特殊教育的一体化:

#

①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反标签化运动、残疾人权运动、回归主流运动)

#

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③医休养护、教育训练、劳动就业的一体化

#

5)、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残障人提供了帮助: #

6)、国际合作日渐强化:

#

【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

注重生态学模式

#

注重初期教育

#

注重某些化教育与转衔服务

#

为了更好的满足特殊儿童的须要,提高特殊教育的服务质量,各类某些化的教育与服务计划应运而生,常见的有某些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个别化转衔计划(ITP)、个别化书面复健计划(IWRP),各种计划针对的服务对象年纪段不同。转衔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IFSP向IEP的转衔

#

IEP向ITP的转衔

#

ITP想IWRP的转衔

#

特殊儿童教育安置以融合教育为主 #

多学科团队合作 #

强化政府管理职能 #

立法和新政保障,即通过建立特殊教育立法,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力 #

管理体系的完善和运作。

#

人们对特殊儿童的心态已由拒绝、歧视到怜悯宽恕,再继而成为积极的(接纳与协助)。

#

1、特殊教育复健指导中心的职责是: #

(1)指导本地区随班就读工作的举办; #

(2)特殊儿童的鉴别;

#

(3)提出特殊教育资源合理借助和调配的建议;

#

(4)为基层中学提供巡回指导以及提供部份师资培训、情报信息、家长中学指导等服务。 #

2、贯彻“正常化”原则中的“正常化”的含义是(教育环境正常化) #

3、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觉得导致儿童特殊性的缘由主要是:生理条件

#

4、首次提出全纳性教育的文件是《特殊须要教育行动纲领》 #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萨拉曼卡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上即将提出的。在这次会议订立的《特殊须要教育行动纲领》 #

5、教育应该满足所有儿童的须要,这就是全纳性教育.

#

全纳性中学:是指中学必须接纳服务区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那些儿童都能遭到自身所须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

6、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特殊教育作为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份的时间是(1966) #

7、简述我国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机构。 #

答:我国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已逐渐产生了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机构,这就是教育系统、民政系统、卫生系统和中国残障人联合会系统的私立教育机构以及集体和个人开设的公办特殊教育机构。教育部主管全省的特殊教育工作。市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特殊教育工作。市级以上残障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协调教育、民政、卫生和残联等部门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工作。 #

8、何理解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的可能性?《世界人权宣言》(1984年) #

9、谓生态学观点? #

答:社会生态学的观点在残障或特殊性的归因上指出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点去认识,还应从儿童生长和学习的环境中去找缘由,如:不良的教学方法、经验剥夺、经济条件差等。 #

【随班就读】 #

*我国现阶段的全纳教育是随班就读。

#

【随班就读】顾名思义就是把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中学的普通班级里,让她们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教育。

#

【回归主流】就是尽量将残障儿童放在普通中学、普通班级接受教育,使她们更好地适应正常生活。

#

1、上海市科委有关文件指出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必须坚持普特渗透和互相合作的原则。

#

广州市建委有关文件规定随班就读对象为(八类) #

2、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是构建在“一体化教育”教学原则基础上的。

#

3、具体指导随班就读工作举办的机构是特殊教育复健指导中心。

#

4、随班就读:指在普通教育机构大队特殊中学生施行教育的一种方式。

#

5、随班就读中学生的入学须要应作什么考虑?

#

答:1、父母或儿童监护人同意。2、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3、残余能力。4、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5、交往能力。6、社会成熟性。7、其他,如家庭经济情况等。

#

6、我国目前施行特殊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的安置方式主要有特殊教育中学、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等。 #

7、国家科委《关于举办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发布的时间是D、1994年 #

8、1970年日本人迪诺提出了大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又称倒三角形体系)的特征: #

(1)相匹配问题(2)弹性问题。具体为:中学分层次,从学习环境受限制最多的隔离式教养机构到受限制程度最少的普通中学的全日制普通班,与儿童的残障程度从重到轻相匹配。 #

9、随班就读的安置原则:

#

(1)就近入学。(2)区(县)教育部门负责规划。(3)中学接收服务区的儿童入学。

#

(4)撤消随班就读的资格。(5)选举合适的安置。 #

10、一般在普通班,每班可以有随班就读中学生1-2人,最多不超过3人

#

11、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是构建在非分类原则基础上的一种跨类教学模式。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