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会计从业资格 > 考试动态 >

曲靖市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23-11-0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养老保险小编了解到,昆明市为了全面深化和不断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市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对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完善了统一的城乡市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上去看详尽内容。 #

一、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中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员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村民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在户口地出席城乡市民养老保险。 #

二、基金筹措城乡市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交费、集体补贴、政府补助构成。

#

(一)个人交费。出席城乡市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该按规定交纳养老保险费。交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增设交费档次,最高交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出席员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交费额,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根据城乡市民收入下降等情况适时调整交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交费,多缴多得。

#

(二)集体补贴。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对参保人交费给与补贴,补贴标准由居民委员会举行居民大会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贴列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措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交费提供捐助。补贴、资助金额不超过当地设定的最高交费档次标准。

#

(三)政府补助。政府对符合申领城乡市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东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与全额补贴,对西部地区给与50%的补贴。地方人民政府应该对参保人交费给与补助,对选择最低档次标准交费的,补助标准不高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交费的,适当降低补助金额;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标准交费的,补助标准不高于每人每年60元,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轻度残障人等交费困难群体,地方人民政府为其缴纳部份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

三、建立个人帐户国家为每位参保人员构建终生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交费、地方人民政府对参保人的交费补助、集体补贴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交费捐助,全部计入个人帐户。个人帐户存储额按国家规定付息。 #

四、养老保险待遇及调整城乡市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生。

#

(一)基础养老金。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构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按照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调整全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升基础养老金标准;对常年交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增强和加发部份的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开支,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

(二)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目前为个人帐户全部存放额减去139(与现行员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帐户资金余额可以依法承继。

#

五、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条件出席城乡市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交费满15年,且未领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发放城乡市民养老保险待遇。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施行时已年满60周岁,在原意见印发之近日未领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交费,自初衷见施行之月起,可以按月发放城乡市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距规定申领年纪不足15年的,应逐年交费,也容许缴纳,累计交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申领年纪超过15年的,应按年交费,累计交费不多于15年。城乡市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人员死亡的,从次月起停止支付其养老金。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探求构建殡葬补贴金制度。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每年对城乡市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人员进行核实;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举办工作,在行政村(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待遇发放资格进行公示,并与员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发放记录进行比对,确保不重、不漏、不错。 #

六、转移接续与制度衔接出席城乡市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在交费期间户口迁移、需要跨地区转移城乡市民养老保险关系的,可在迁往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帐户全部存放额,并按迁往地规定继续参保交费,交费期限累计估算;早已按规定申领城乡市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无论户口是否迁移,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城乡市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员工基本养老保险、优抚安置、城乡市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部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衔接,按有关规定执行。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