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等五部门制定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实施时间表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意义播报
编辑
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
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平稳顺利施行,财政部等五部门制订了施行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施,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北京期货交易所、深圳期货交易所显卡上市的公司实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同时,鼓励非上市大小型企业提早执行。
#
背景介绍播报 #
编辑
这一套控制规范被称为中国的“萨班斯法案”,自即将施行之日起,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期货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开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发觉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企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应该提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
2002年,因为安然公司等小型企业的财务风波“彻底严打了(英国)投资者对(英国)资本市场的信心”,英国通过了《萨班斯法案》(亦称“公众公司会计变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筹建独立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负责监管执行上市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非常强化执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非常加强公司整治结构并明晰了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及急剧提高了公司的财务披露义务;急剧加重了对公司管理层违规行为的处罚举措;降低经费拨款,加强日本期货交易委员会(SEC)的预算以及职能。 #
优点播报 #
编辑
有助于减少商业欺诈提升财务信息可靠性 #
毕马威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服务组全省主管合伙人刘伟杰表示:“基本规范致力提高中国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但是,许多企业发觉因为缺少应用指引,基本规范很难得到落实。新出台的指引囊括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为中国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更清晰的指导。” #
毕马威中国公司整治中心于2010年2月及3月针对约100家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上市公司觉得强化并建立内部控制程序是提高公司整治水平的最佳方式。刘伟杰称内控应用指引,公司整治在中国外向型及内向型投资不断下降的形势下日渐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效的内控将有助于提高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与可靠性,这是资本市场参与者决策的重要根据。
#
毕马威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合伙人杨莹向网易财经表示,多数国家的法律及法规要求所有企业遵循相应的财务报告准则。为此,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是因违背准则而招致严重后果。“应用指引将推动企业对这种法律、法规及准则的遵守内控应用指引,有效的内控可以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
“此外,财务报表还可能遭到商业欺诈风险的影响,包括企业管理层故意伪造财务资料或操纵财务数据。有效的内控能促使企业遵循财务报告的相关准则,甚或,能有效减少公司欺诈风险。”她说。
#
缺点播报
#
编辑 #
难以完全避免上市公司财务作假 #
因为国外不少上市公司常常被指财务作假,甚至一些IPO过程中新上市企业也被指招股文件有虚假陈述。网易财经问及是否这次五部委刊物指引出台后,能够彻底避免上市公司财务作假的问题,杨莹的答案是否定的。
#
她觉得,任何的法规还会牵扯到一个执行的有效性,日本的财务法律制度十分健全,但还是爆发了安然、世通这样的大企业财务作假风波;其次,企业内控只是公司整治的一部份,内控对管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等等都有相应要求,但假如企业出现内部人勾结的情况,内控体系都会失效,这就是有的企业制度和实际执行是“两张皮”的诱因;最后,内控制度是对企业的每位层级都有约束力,而且假如企业的管理层凌驾于制度之上,把企业的董事会、内部审计委员会这样的监督机构当作摆饰,内控指引也就只是纸面上文字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