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6月23日-28日)
二、填报志愿时间
(一)补报打算
6月23日(9:00-16:00),考生登入系统,确认帐户及密码信息是否正确。 #
考生若忘掉密码,本人须持准考证和第二代市民身分证到中考报考所在地县(市、区)招生办重置密码。建议考生在6月23近日进行密码重置,以免影响正常补报。 #
(二)补报时间
1.硕士段:6月24日-28日(每周9:00-16:00)。
2.本科段:8月9日-10日(每周9:00-16:00)。 #
三、填报志愿规则 #
(一)投档批次设置
#
山西省中考投档分8个批次,每位高校志愿均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
1.提早批:部队、公安、武警高校;军官生;中央司法警察学校各专业,广东司法警察职业学校部份专业;国际关系大学、外交学校、北京电子科技大学、上海海关学校、昆山杜克中学、上海伦敦学院、香港英文中学、香港城市学院;教育部直属的高等师范高校;省属高校的免费医学定向、公费师范定向各专业;上海学院等部份高校的非通用葡语专业;上海海事学院等院校的航海技术、轮机安装工程等航海类硕士专业;部份高校的飞行技术专业;重点高校体育类专业;面向全省招生的部份重点高校和部属高校美术类专业(独立设置专科美术高校;教育部批准的参照独立设置专科美术高校招生方法执行的大学有关美术类专业)等。
2.特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批(国家专项计划批):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和各县(区、市)所属重点院校承当。
3.特殊类别招生批:经教育部批准的具备自主招生、高校专项计划(农村师生单独招生)、高水平美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的部份高校。只容许出席上述招生类别检测合格考生补报。 #
4.第一批 #
A段:文史、理工农医类全省重点高校,经四川省招生执委会批准的普通专科高校的重点专业,西交巴塞罗那中学、宁波利兹中学等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专业,省属高校师范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普通大学(含公办高校、独立学校)硕士美术类专业等。
#
B段:文史、理工农医类重点中学的定向招生、总武器部商科班、“三侨一台”预科班、少数民族商科班、民族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讲课和口试少数民族数学的高校和专业,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高校和专业等。
#
5.地方重点大学招收农村师生专项计划批(地方专项计划批):承当招收农村师生专项计划的我省省属重点大学。 #
6.第二批
#
A段:文史、理工农医类普通专科高校(含公办高校、独立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普通大学(含公办高校、独立学校)体育类硕士专业等。 #
B段:文史、理工农医类普通专科高校的定向招生、边防军官孙辈商科班、少数民族商科班、民族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讲课和口试少数民族数学的高校和专业等。 #
7.提早本科(高职)批:普通大学(高职)美术类本科专业,公办高校(含独立学校)美术类本科专业。
#
8.本科(高职)批:普通大学本科(高职)专业(含体育类专业),公办高校(含独立学校)本科(高职)专业(含体育类专业)。
#
(二)考取科类志愿设置 #
1.文史、理工农医类共7个投档批次: #
(1)提早批,设3个高校次序志愿;
#
(2)国家贫苦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批(国家专项计划批),设7个高校垂直志愿;
#
(3)特殊类别招生批,设1个高校志愿;
(4)第一批(A、B段),A段设6个高校垂直志愿专科什么时候填志愿,B段设置5个高校垂直志愿; #
(5)地方重点大学招收农村师生专项计划批(地方专项计划批),设7个高校垂直志愿; #
(6)第二批(A、B段),A段设10个高校垂直志愿,B段设置5个高校垂直志愿; #
(7)本科(高职)批,设10个高校垂直志愿。
#
2.体育类共3个投档批次:
#
(1)提早批,设3个高校次序志愿; #
(2)第二批(A段),设8个高校志愿,除第一志愿外,其它为垂直志愿; #
(3)本科(高职)批,设6个高校志愿,除第一志愿外,其它为垂直志愿。
#
3.美术类共3个投档批次:
(1)提早批,设1个高校志愿; #
(2)第一批(A段),设3个高校次序志愿; #
(3)提早本科(高职)批,设3个高校次序志愿。 #
(三)征集志愿方法 #
1.今年,除特殊类别招生批外,其他批次生源不足时,均推行网上征集志愿。我省各批次征集志愿计划信息、填报时间及说明将在天津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吉林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网站上公布。考生须通过“吉林省普通高等中学招生志愿补报平台”;,按量补报征集志愿。
#
2.征集志愿中补报的高校志愿人数因批次不同设定1-8个,除美术类以及提早批外,均按垂直志愿录取。每天网上征集志愿时,未被投档考生须按照当次曝光的征集志愿信息,在四川省普通高等中学招生补报志愿平台按量补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投档的考生,不再出席后续批次志愿的投档;未被投档的考生,可继续出席后续批次志愿的投档。 #
3.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征集志愿只面向符合条件的考生。生源不足时按国家相关规定降分征集志愿。
4.部队、公安、武警、司法类高校征集志愿可依照生源状况面向同科类、同类型其他高校政治考评、面试、体检合格的考生。 #
5.体育类、艺术类各批次征集志愿只面向同类型口试合格的考生。
(四)考取科类补报原则 #
1.考生补报志愿时,文史类考生只好补报文史类高校(专业);工科类考生只好补报工科类高校(专业)。美术类考生既可补报美术类高校(专业)也可对应兼报普通类(文史、理工)的高校(专业)。体育类考生既可补报体育类高校(专业)也可对应兼报普通类(文史、理工)的高校(专业)。
#
2.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有些志愿不能同时兼报。主要兼报限制如下: #
美术类考生只好在同一批次选择一种类别补报,不能在同一批次内既报美术类高校(专业)志愿又报普通类高校(专业)志愿。 #
体育类考生只好在同一批次选择一种类别补报,不能在同一批次内既报体育类高校(专业)志愿又报普通类高校(专业)志愿。 #
硕士一批(A段与B段)、本科二批(A段与B段)属于同一投档批次的不同批段,美术类、体育类考生不能选择同一批次的不同批段进行兼报。即:如美术考生硕士一批(A段)选择美术类高校(专业)补报,则不得兼报硕士一批(B段)高校(专业);但考生可以兼报硕士二批(A、B段)高校(专业)。体育考生可依这种推。 #
3.考生要按照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次序谨慎选择志愿兼报。同一批次兼报两个以上科类,因某一科类已被录取而造成同一批次另一科类未能重新录取投档的,相关责任由考生自傲。
四、填报志愿步骤
#
(一)阅读计划信息 #
考生在网上补报志愿信息之前,须认真阅读《招生手册》(上册)中的说明和招生计划,同时关注计划补充(调整)信息。计划补充(调整)信息将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吉林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网站和“吉林省普通高等中学招生补报志愿平台”中公布。 #
(二)阅读考生必知 #
应仔细阅读网站发布的补报志愿必知,了解操作步骤、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及相关要求。
#
(三)登陆网上补报志愿系统
使用考生中考报考序号和密码踏入系统。
#
(四)更改初始密码 #
第一次登陆系统成功后应当更改初始密码,更改登入密码成功后,须再次登陆系统方能补报志愿。 #
(五)分批次补报志愿信息考生补报志愿时,首先须选择科类,再分批次填写高校代码、专业代码及专业是否调剂选项。当每位批次中有多个高校志愿时,应从第一个志愿开始按次序补报,补报的高校数可以超过或等于设定的数目。某批次(高校、专业)志愿无补报信息时,视为考生手动舍弃该批次(高校、专业)志愿。 #
考生填写志愿后,应认真复查各批次所报志愿是否完整、准确。补报志愿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批志愿保存并确认”按钮,保存志愿信息。系统弹出“保存并确认志愿信息成功”窗口后,即为本批次补报成功。 #
(六)更改志愿信息
#
补报志愿信息还要更改,点击“***批次”按钮专科什么时候填志愿,踏入更改页面,点击“修改”按钮。更改完成后,保存志愿信息。 #
(七)退出补报志愿系统 #
补报志愿结束后,点击“查看补报结果”按钮,查看最终补报结果。确认无误后点击“安全退出”按钮,补报志愿完成。
五、填报志愿留意事项
#
(一)考生在登陆平台时,应在地址栏中直接键入网址,不要使用搜索引擎搜索,防止误入其他网站,导致补报志愿信息无效、密码泄漏等问题发生。除广东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网站外,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未向其它机构提供招生投档网上补报志愿系统页面的链接。 #
(二)考生应保证招生投档网上补报志愿内容的真实、准确,是本人真实意愿的抒发,应当是本人确认和补报。凡因别人代填、代报或本人误填等形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当。 #
(三)因本人成因引起密码泄漏或被别人泄露,导致考生本人信息泄漏、志愿信息被歪曲等相关问题,后果由考生自傲。
(四)考生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志愿补报,逾期一律不再受理,相应责任由考生自傲。
#
(五)在补报志愿时,建议考生尽量不要在临近截至时间前集中补报志愿。防止因网路访问流量过大,导致网路不畅,网速平缓,影响补报志愿。 #
(六)考生未能登入补报志愿网站或难以补报志愿时,要首先排除自身网路及病毒成因,尽量不要选择在歌厅等多人共用出口的网路环境下补报志愿,建议更换一下上网地点再进行补报。
(七)建议考生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并关掉浏览器的屏蔽功能,以免弹出窗口打不开,影响补报志愿。如网页打开速率较慢,不要反复刷新。 #
六、填报志愿工作要求 #
(一)各地要做好考生网上补报志愿的组织和指导工作。非常要做好农村小学和往届(社会)考生的组织、管理与服务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不得出现空挡,避免考生漏报问题发生。 #
(二)各地教育纪检监察部委,要全程监督高等学院招生投档网上补报志愿工作,严厉工作纪律,推行责任追究机制。
(三)各地要及时将此通告转发至有关学校,确保通告到每一位考生并将通告状况建卡备案。同时,要制订相应预案,妥善处理网上补报志愿过程中遇见的各种问题,遇见突发及重要状况第一时间上报省教育考试院。 #
(四)考生志愿信息是个人信息,要严苛严防泄漏考生个人信息,着力推进考生志愿补报密码保管、发放和志愿补报等环节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私自对外泄漏,不得对外提供考生的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等信息;不得违法获取考生补报志愿系统的帐户和密码信息;不得取代考生填报志愿或修改考生志愿信息,一经发觉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
蕾蕾/制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