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务水电职业技术学校荣获2023年度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精品
日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示了2023年度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品质提高综合变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选调结果,广东水务水电职业技术学校院报送的《水以德育,人以利水——水文化融入大学课程德育路径实践》成功入围2023年度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公示名单。山东水务水电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惟一荣获此项目的大学。
近些年来,山西水务水电职业技术学校仍然坚持将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幅射推动作用,做精做强水文化特色教育,以活水德育,大力推动建立课程思政全覆盖的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探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不断推进水务特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高了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成效,成果明显、成效突出。 #
重视思想带动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造就品牌特色
#
青海水务水电职业技术学校重视思想带动,逐渐产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素质教育为核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文化承袭与创新”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观念。一方面,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师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密切紧扣职业教育特色,推动创新创业和职业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融合,帮助中学生产生正确的职业观,培养优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第三是结合校园文化和专业特色,以新时代水务精神为带动,以水文化和徽文化为根基,重视水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培养出水文化德育视野下的优秀水务人才。
#
融通显性课堂,加强实践特色
#
实践教学是强化学生思政教育互动学习、提升课堂魅力的关键途径。山东水务水电职业技术学校完工了大禹实训馆、水情实践基地、节水实训园、水资源与水生态实训基地、无人机巡河测绘中心5少将内实景实训基地,联合师禹大厦、校史馆等其他校园文化基础设施举办专业实践教学,围绕专业特色,将其中隐含的水文化、徽文化、工匠精神和廉洁文化等思政元素挖掘下来,将其融入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同时定期指教案生举行辩论赛、演讲大赛、读书交流活动、文化美术大赛、法治讲堂、爱国教育基地视察等活动,指导师生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突出示范带动,展现德育特色
在课程思政机制建立过程中,广东水务水电职业技术学校一直坚持巩固思政课程的主渠道地位,以其积极推动其他各种课程,借以促使课程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在通识教育类课程方面,重视文学社会科学中育人诱因的发挥,逐步将人文素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融合上去;在专业课程方面,结合不同专业师生特色,深度挖掘不同专业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和思政课的有效连结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性的逐步提高。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定期通过联赛、项目报送等渠道,选聘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典型案例,立项17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广大班主任提供可参考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示范作用。 #
整合教学队伍,稳固成果特色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班主任,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变革,关键在于拥有一支具备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专业班主任队伍。山东水务水电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思政课班主任指导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着眼于构架凝聚思政班主任和专业班主任的融合型班主任队伍,建设了2支市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分工明晰、责任到人,不断探求开发特色化、系列化的课程思政内容机制,努力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成功报送县级品质安装工程课程思政相关研究项目11项,搜集整理了大量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通过共享座谈,结合师生实际学习状况,编写了一系列课程思政讲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而才能更好地规避新情势。
#
紧扣校园文化,弘扬创新特色 #
《水利安装工程施工》课程具备典型的专业综合性和育人融合性的特征,四川水务水电职业技术学校借此作为典型案例,以增进师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行“三水合一,化活水德育”创新文化德育方式,从“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秉持水文化德育的新观念探求思想政治工作新措施,针对性构建课程内容,将水之仁爱、包容、坚韧、谦下等鲜明特质融入到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经验共享,在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逐步涵养师生的道德品德,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如鱼得水”,在“亲水、乐水、利水”的三段课程设计范式下,培养符合新时代水务精神的优秀水务人才,率领学生共同见证课程思政德育之水的“源远流长”。
#
这次成功入围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是广东水务水电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新的重要成果。接下去,学校将以精品项目建设为动力,不断加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造就具备湖北水务水电职业技术学校水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为学校深入推动“双高”建设和职业本科创建工作构筑思想基础。(武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