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卫生学校招生简章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一、历史沿革
益阳医科学院护理学校源于1945年创立的上海市立护士学院,曾用关东护士学院、大连中学附属关东诊所附设护士学院、大连医学校附设卫生学院、大连医学校附属卫生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增援“三线”建设,随上海医学校南迁至历史文化新城桂林,改名为南昌医学校附属一院卫生学院。
#
2001年学院在医专的基础上建护农学系,招收护农学本科生和专科生,2009年改名为桂林医学校护理学校,2023年改名为芜湖医科学院护理学校。七十余年来,学校秉持“护行於仁、理知于爱”的院训及“润育天使、呵护健康”的使命,实现了从中专到护农学系,再到护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
二、学科专业
学校旨在于优质教育与服务,现有护农学、助产学两个专业。护农学于2008年获市级示范专业,2010年获国家级特色专业,2023年获浙江省一流专业,同年开始一本招生,2023年通过护农学专业认证(有效期为6年),2023年完成全省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2023年获国家级一流硕士专业建设点。接生学于2023年获准成为国家首批硕士接生学专业招生单位,并在次年开始招生。 #
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明显实效。2005年率先在外省招收护农学博士研究生,2011年获全省首批护农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校级重点学科,2013年获国家临床重点本科,2014年获外省首家护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获浙江省县级重点学科。 #
三、教学科研 #
大学现有教学用地近7000平方米,仪器设备及各项资产总额近2500亿元。有国家级临床技能试验中心、教育部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中国高级外伤抢救轮训基地和全省首家护农学创客空间等,供各层次人才培养使用。有国家级及县级本科护士轮训基地16个,临床教学实践基地25个,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2门。 #
大学科研成果丰硕,现在已产生了老年护理、急危急症护理、内科护理和眼科护理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7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省医学科技奖、省护理学会科技奖10余项;获国家级、省级等科研项目320余项;发表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收录47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50余项;主、参编用书及教学教材54部;国家级、省级学术兼职519人次。
#
四、师资队伍 #
学校培养了一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双师型班主任队伍,现有专兼职班主任150余人(其中中级职称53人,教授及在读硕士2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5人,“候鸟型”人才5人,客座院士10人。 #
班主任团队及个人获全省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文明岗”先进集体、全国侨联“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一线医护人员抗疫先锋、抗击新冠肝炎灾情全省“三八”红旗手、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省管学者、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省级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
五、人才培养 #
在七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产生了“以硕士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2023遵义医学院研究生院,旨在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人文与科学素质兼具的高素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面向临床、走进社区等机构从事健康服务工作的护理人才。 #
学校坚持以中学生为本,推行“三联五导”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共促、线上与线下协同着力的护农学双轨教学方式,贯彻专业课程思政德育观念,产生思想价值推动齐抓共管的“立体”格局,促使师生服务“健康美国”的护理能力不断增强。近些年来,学校亩均招收硕士生及研究生500余人,中学生获全省护理专业硕士临床技能竞赛三等奖、全国高校生课余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审大赛三等奖、中华护理学会首届科技创新优秀奖等多项荣誉。大学硕士生就业率99.17%,研究生就业率100%,结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六、对外交流 #
大学高度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上海中学、香港工科学院、香港英文中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学院以及港澳台等海内外大学推行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举办教学资源共享、师生互访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推进我院学科朝着多样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
七十余载栉风沐雨,七十余载使命格托。桂林医科学院护理学校仍然坚持传承长征精神和南昌大会精神,阐扬绿色血脉2023遵义医学院研究生院,弘扬“信念坚定、顾全大局、顽强奋斗、严谨训诂、开拓创新”的遵医精神,不忘德育初心和使命,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文重、基础厚、实践强、素质高”的优秀护理人才!(数据截至到今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