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你的大学生活画卷在哪?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电子科技学院佛山分院
坐落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山市市区中心地段,被誉为“城市中央的公园中学”,电子科技学院佛山分院除了雄踞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还有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高水平的班主任队伍、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备先进的试验室、多元化的学科大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校企贯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等等,富有无限或许的高中生活画卷,在这儿渐次展开。
#
01 #
2023年招生
#
面向湖南省招生3643人 #
电子科技学院佛山分院2023年普通专科招生计划揭晓,小学39个专业面向山东、江苏、福建、陕西、安徽、浙江、海南等19个省(自治区)招生,招生计划4826人,其中四川省招生计划3643人。
#
02 #
办学优势 #
政校联合,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中学提供根本保证 #
电子科技学院佛山分院为统招普通中专独立学校,合作双方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国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高校”A类大学电子科技学院。 #
中学建校迄今已有37年的办学历史。从1986年成立广州学院孙文学校,到1995年学校独立建制,改名为广州大学。2002年改名为电子科技学院广州分院,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与国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高校”A类大学电子科技学院合作共创,再到2023年签订湖北省教育厅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创大学合同,办学历史深厚的电子科技学院佛山分院抢抓国家及省份深入推进地方普通专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机型遇,率先成为四川省首批14所普通专科院校向应用型硕士院校转变试点单位之一。 #
电子科技学院被誉为“我华能泛型高校的排头兵”和“民族电子工业摇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省排行第一,信息与通讯安装工程学科全省排行第二。乘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电子科技学院正朝着“双一流”高校的目标努力拼搏。 #
高起点,为高品质人才培养提供了靠谱保证。借助省教育厅与广州市政府的新政与资金支持,以及电子科技学院成熟的管理经验、强大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名气、高水平的师资队,电子科技学院佛山分院深入推动“创新强校安装工程”,主动融入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变革升级,将办学定位于培养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切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校企合作、增强师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正朝着完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高中的目标昂首往前,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贡献了积极力量。
#
03 #
区位优势 #
城市中央的公园高中
#
湖南省佛山市,居于美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秉持“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精神,曾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新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
#
电子科技学院佛山分院便位于于此,一代国父孙广州故居,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北连长沙,南连梅州,东接上海,邻近港澳,发达的交通网路,产生了与广深珠便利的“一小时”生活圈。明年4月,随着深中通道伶仃洋二桥合龙,距离深中通道2024年完工完工踏入倒计时。完工后的深中通道,从广州出发,最快20分钟便可到达北京。同时,南珠中城际(广州段)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作为城际公路的一部份,广州与佛山珠江新村将被密切连结上去。其中,南珠中城际的兴中站就在学院西门附近,完工后,从小学到北京珠江新村只需约45分钟。 #
广州市区美好的莲峰谷地之上,绿叶成荫、环境优美、地段熙攘、书香四溢。
#
校园内拥有100余个高水平教学试验室、总价值近1.2万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藏书280余万册的现代化图书馆。设施加强、设备先进的科学试验大厦、多媒体教室、多功能体育馆、大学生学习支持与发展中心、高标准全冰箱师生公寓、学生餐厅和活动中心等,为师生求学、生活和就业创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
04
#
学科专业优势 #
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中学
坚持守正创新,展现专业建设特色。发挥国家级、省级一流硕士建设专业的龙头作用,幅射推动其他专业,持续推进“项目式”教学方式变革,将班主任教研科研项目与各种企业项目引进课堂,加强学生“赛、训、研”合一,以赛促学、以训促能、以研推动;大力服务地方企业,以成果为导向,以项目为契机,聚力将学院构建成为高素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
电子科技学院佛山分院校区设有电子信息学校、机电安装工程学校、计算机学校、材料与乳品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管理学校、经贸大学、外粤语学校、艺术设计学校、马克思主义学校、体育部等11个院部;建有国家重点试验室珠海分室和学院科技园。 #
中学现有39个硕士专业,建有博士后创新试验基地,与电子科技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州)也进驻学院。拥有1个省优势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省特色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1个省重点培植学科(材料科学与安装工程),3个省高等教育第一轮“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安装工程),省重点建设学科总数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1个国家级、9个县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省优质专业,4个专业通过IEET安装工程教育认证,逐渐产生了以电子类专业为核心,工、管为主干,工、管、经、理、文、法、艺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
05 #
师资优势
#
40%中级职称班主任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电子科技学院佛山分院大力推行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外引内培,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高职称、高文凭、高素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2023电子科技大中山学院,师资总数和中级职称晋升数量均居于外省同类院校前列。
#
中学现有教员工1000余人,其中具备副高以上职称占40%以上,具备硕士以上文凭班主任占比约40%,拥有一批福建省高等学院(专科)教学名师、南粤优秀班主任、中山市优秀拔尖人才、中山市“英才计划”特聘人才和广州市优秀班主任,聘任了100余名国外外著名专家兼任兼职及客座院士。学院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评广州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成绩突出单位”。 #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院将班主任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建设与发展列入优先事项,积极推动班主任企业实践,行业前辈、能工巧匠进校园的良性循环,同时提倡以“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爱校爱生、包容和谐”为核心的校园精神和“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工作心态,全面推进医德师风建设,先后涌现出感动广州人民班主任、南粤优秀班主任、中山市优秀学者、拔尖人才、中山市优秀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等一批具备良好医德师风的创新型模范班主任。 #
06
#
人才培养优势
展现“实践+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坚持以生为本,五育着力,电子科技学院珠海校区为培养师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增进师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借助多元课程、学科大赛、实习实训等形式,产生“教、学、练”为核心,知识、素质、能力多管齐下的特色人才培养机制。 #
学院建立了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教育”的“三阶段培养、多路径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产生了“全过程、阶梯式、多元化”实践教学机制及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即师生前期出席素养拓展类通识教育课程,以拓展视野2023电子科技大中山学院,培养独立探讨能力和完善人格;在此基础上,修读教学与实践并重的专业选修课,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在多元教育阶段,学院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和师生个性发展还要,设置多样化必修模块,师生可在跨专业课程必修、参加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参加国际交流学习实践活动、获取相关专业技能证书四项中,自主选择和搭配。
为使师生实践应用及创新能力得以充分锻练与提高,电子科技学院佛山分院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课余科技活动。近些年来,学院各种学科大赛荣获国家、省处级以上奖励2000余项;学院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国家级金奖4项、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25项;立项高中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家级50余项,市级300项;在全省普通大学高中生大赛剖析报告中,学院连续两年名列全省“民办及独立学校”大学生大赛总榜前20名。 #
07 #
就业创业优势
就业创业为师生搭建成长舞台
#
电子科技学院珠海校区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核心经济带,本地及周边城市拥有各种企业数十万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繁荣的经济环境为结业生就业、创新创业提供了宽广舞台。
#
学院协调联动“校政行企”四方资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 #
一是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搭建与本土产业规划和资源分布相适应的“校政行企”四位一体合作平台,以产学合作、协同德育深度融合为主线,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企业在见习就业、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合作; #
二是积极推动校内见习实践基地建设,着力提升试验实训见习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
三是举办多层次多领域产学研合作,推进产教融合,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专业建设品质、开发产学研合作课程、建设产学研双师队伍、搭建校企服务平台等形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产业。 #
现在,学院已完工238个校内见习基地(包括7个市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6个县级高中生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并借此为借助,举行了一系列战略合作。 #
同时,以校外外共7500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借助,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成立了以“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大学、创新创业试验班、创业种籽基金”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为广大有志创业的青年师生提供指导与服务。基地成立以来累计成功孵化企业290六家、创造就业岗位2200余个,涌现出“广东省创业先进个人”“中山市十大杰出创业青年”等一批创业能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中学结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鉴于电子科技学院佛山分院培养的师生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近些年来中学的升学成绩亦有较大提高。近些年来有近千名老师分别报考了上海中学、复旦中学、中山学院、电子科技学院、武汉中学、厦门中学、香港中学等国外诸多著名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一批师生赴英、美、澳、加、日等国留学深造。
海量资讯、精准解析,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