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教师负面典型事件屡见报端体罚学生有偿补课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性侵、辱骂、体罚学生、付费补课……近年来,少数教师在各类事件中违反师德乃至法律,引发公众对教学质量的强烈关注。教师。
#
学历高的人是老师,为人正直的人是榜样。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深化和细化。 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春节前印发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再次“凸显师德”,提出实施“师德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不道德,人心惶惶
#
连日来,涉及少数教师的典型负面事件频频见诸报端,深深刺痛人心,尤其是为教育焦虑的家长。 #
2023年12月,博士杨保德西安交通大学学生溺水身亡。 针对“因不堪导师奴役而自杀”的说法,西安交通大学调查发现,杨保德的导师周云确实允许学生在家打扫卫生、洗车。 学校已对周军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并取消了周军的研究生入学资格。
2023年初,中国女学者罗倩倩实名举报北航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陈小武性骚扰多名女学生。 北航迅速调查核实,确认举报属实后,撤销了陈小武的职务和教学资格,教育部还撤销了他的“长江学者”称号。 #
1月5日,罗某以“等丈夫”为名,用身体强行挡住高铁车门关闭,导致列车晚点。 经查,罗某系某小学教学部副主任,当地教育体育局决定对其进行停职检查。 #
事实上,这并不是媒体曝光的唯一的教师道德问题,包括体罚、虐待、带薪辅导、收受礼物……近年来,针对教师职业的负面舆论频频出现。 每一起事件都会引起一波关注,线上线下舆论汹涌。 比如,高铁堵门事件发生后,有网友情绪激动,要求将罗老师调离教职。 他们问道:“有这样的师德,怎样才能培养出有师德的孩子呢?” #
“很多行业都存在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但没有一个像教师职业道德问题那样引起如此多的关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教师师德之所以敏感,是由其职业特点决定的。 说到“人”的成长,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人生、塑造人的责任。 因此,人们对教师行为的要求自然会比普通职业更严格。 因此,社会对师德的担忧也是情有可原的。
#
上好课就是老师最大的美德?
#
每一起违反师德行为发生后,教育部门和涉事学校都会“严查”、“零容忍”、“决不容忍”、“一票否决”。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来加强师德建设。 建造。
从《严禁教师非法收受学生和家长的礼物、财物的规定》,规定了非法收受礼物、金钱和补课的“六项禁止”,到《关于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的意见》 《高等学校师德建设机制》划定了从教师禁止行为“七条红线”到教育部划定的师德十条“红线”的要求师德不断明确和细化,形成了覆盖大中小学的完整师德建设制度体系。 #
然而,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切红线仍难以解释师德下滑,教师违禁红线依然频发。 更令人担忧的是家长对师德师风的建议,不少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将师德建设等同于维护底线。 这就导致“要么没事,要么出了事,那就大事了”,对社会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师德的滑坡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吴家良说:“每逢教师节,家长要送礼物,老师要收;寒暑假,家长要补课。” ,而教师也无法回避,这些实际上阻碍了师德的培养。 #
师德师风的下滑也反映出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些问题。 吴家良坦言,目前学校主要注重教师升学率的考核,而不太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 #
一位中学老师告诉半月潭记者,学校目前对教师的考核仍以升学率为标准,教师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教学上。 师范学校张老师认为,“上好课是最大的师德”。 他理解的“师德”就是按时上课、完成教学任务、以身作则弘扬正能量。
#
“师生关系的失败也是师德下滑的原因。现在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与老师相处,很多老师也不知道如何与学生相处, ”安徽大学社会政治学院副院长范和胜说。 #
“师德缺失是个体问题,不能说整个教学团队都有问题。” 吴家良认为,“教师失德事件在网上曝光后,不少网友对教师群体提出质疑,教师中更多的是敬业、有德的园丁,希望网友辩证看待。”
#
“教师在育人方面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被简单化、功利化,更不能被刻板化、标签化。”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魏琪说。 #
政策怎能不虚假?
#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最新改革意见指出,要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规范化和长远发展,创新师德建设。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身。 以德学、以德教、以德育人。 同时,针对教师师德、学术不端等问题,提出实施师德评价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的意见。
#
尽管顶层设计很详细,但不少人仍对《意见》的实施效果表示担忧。 家长吴女士表示:“师德这个概念很难界定,也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来衡量。此外,由谁来评价师德也令人担忧。如果交给教育部门评估,会不会成为一种形式?” #
师德建设既属于职业道德,又属于社会道德。 师德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是因为师德关系祖国的未来。 魏琪认为,师德建设不是简单地制定一些行为规范,而是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和责任。 教师的自我约束和反思属于“道”而不是“工具”或“技术”,需要建立。 长效机制需要春风化雨。 #
储朝晖表示,师德问题远比媒体曝光或关注的要复杂。 要从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依法办学等多方面入手,共同解决师德建设问题。 “我们还要注重改善教师待遇,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让教师从心底里珍惜这个职业。”
吴家良提出,要通过正面宣传、鼓励,激励教师积极向上,弘扬师德; 同时,制定青年教师成长规划,既注重能力培养,又注重道德修养。
#
专家建议,加强师德建设,首先要规范教师的准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各地要完善教师体系建设,织牢制度网络,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 、增加教师违法违纪成本; 此外,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外家长对师德师风的建议,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和家长的监督作用。 (记者 周畅 吴慧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