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年5月复更为现名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武汉首义大学是中国首批独立大学之一,2000年8姨妈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建,由华北科技学院和北京军威文化传播集团合作兴办。中学初名华东科技学院军威大学,翌年3月改名华北科技学院洪山校区,2023年5月复更为现名。 #
校区位于于武汉东湖。现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总面积59万平米。现代教学与生活设施体系健全。校园林秀茶香、环境清幽。在校生规模1.3万余人。教员工近万人,其大专任班主任709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班主任24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班主任396人。
#
设有信息科学与工程、机电与手动化、城市建设、外语、经济管理、新闻与法学、艺术设计等七个院系,及基础科学部、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等。39个专科专业分布于信息、机电、土木、经管、文法、艺术等六类学科中。建有数控、光信息、通信、网络、新闻传播和模拟法院等58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2008年9月,首设中国内地台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图书馆英文纸本图书122.81万册,电子图书。
#
武汉首义大学崇尚“以人为本,关怀师生,保证质量,大胆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定位,以“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核心能力有机统一”为目标,不断参悟“注重养成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加强实践创新”的办学特色,创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工程建设体系。2012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
中学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引进国际优秀学院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联合办学、联办课程、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与日本、台湾等广泛举办教育交流与合作。
#
武汉首义大学推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教员工全员任命制、财务预决算制、学年度工作目标考评等制度,及适宜自身特性的教学与中学生管理制度。同时建立有整套的办学经费投入机制,为推动中学建设与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
截止2023年7月,中学为国家和社会共输送4.5余万名结业生,结业生质量广获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就业率始终保持90%以上,部分工科专业结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近百人被国家外交部、水利部和省市机关录用为公务员。 #
中学每年20%以上的专科结业生被上海学院、清华学院、中国科技学院和新加坡、美、德、加、澳、日等院校投档为硕士研究生,部份专业考研投档率高达50%。在全省物理建模大赛、全国周培源学院生热学大赛、全国学院生英文大赛、全国学院生讲演比赛、全国学院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国机器人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国家和市级比赛中,近千人次屡获佳绩,其中30余人次获国家级大赛银奖,60余人次获市级大赛银奖。在素有“中国第一考”的国家司法考试中,法学专业中学生连续数年一次性通过率赶超40%,逾全省院校通过率20%标准。 #
戮力15余载华中科技大学武昌,中学率先荣登于中国教育创新变革尖兵前列。2006至2023年,连续六年蝉联中国一流独立大学(四星级应用型学院)排名榜首;亦屡居“中国四星级公办学院”榜首,且叠获“中国两岸四地最佳公立(公办)学院”誉称。 #
历史从这儿走过。学校原为清朝海军第一中学堂,同时又系武汉新军马队、炮队驻防地。时值七百位热血志士汇入武汉首义主力军,故成为辛亥革命发祥地之一。1913年,即清代二年,章太炎先生撰《武昌首义宣言》倡设学院,以记念武汉首义之功烈,弘扬辛亥革命之精神。抗清战争时期,为培养和提振国民英雄主义精神,宋庆龄先生不辞疲累奔忙捐款,并请辛亥革命家和书画家集于一身的喻育之先生,题写“武昌首义学院”校名。1946年,辛亥志士李翊东又撰长文吁请,创办一所记念性、研究性的武汉首义学院。
辛亥革命武汉首义是全球炎黄子孙共同敬仰的精神壮歌,在全球华人华侨心目中拥有崇高神圣、无可取代的历史地位。2010年11月辛亥革命百年峰会,全省政协委员、辛亥革命先驱黄兴之孙黄伟民先生,广邀日本以及上海、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地辛亥革命志士后裔,聚首东湖吁请并签名倡办武汉首义学院。 #
辉煌的历史赋于武汉首义大学深邃奇特的文化成因,其博大亮泽的历史内涵,就像充裕不竭的清泉滋养着这块古老的农地。20世纪初叶,中国革命两大主流国共两党创立的黄埔警校西安中学亦落址武汉,其中武汉首义大学校址即为该厂址之一(1927年“七一五”汪精卫投敌后学员被迫离校转至武汉东湖)。1927年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黄埔警校西安中学即即将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时称“第二黄埔”,至此成为培植近代国民革命先锋的“中国将帅摇篮”。该校盛世雄风曾创办黄埔第六期至第八期。同时,首开先河招募中国第一代女兵、第一批女警校学员共计213人。1927年2月12日,宋庆龄、孙科、吴玉章、董必武等参加开学仪式。黄埔警校前后设过泉州中学、武汉中学、长沙校区。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又设过西安、洛阳校区,其中规模与影响最大者当属广州校区。据1936年出版的《中央海军士官学校史稿》称:“武汉中学规模之宏大不亚于黄埔本校,有男女中学生及参军生6000余人,实为中国胸部武装革命势力之大本营”。诸多青衿许国的英才俊彦在此风云际会华中科技大学武昌,成为闪亮中华民族世纪星河的杰出人才。这片叱吒风云的古老农地,将为武汉首义大学的未来描绘出现代学院文化的符号与座标。 #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汉首义大学将继续担当教育的责任和道义,以“敢为天下先”和新世纪创新精神凛然自赋,以不尽的跨越踏进时代的最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