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上最牛的,是共和国长子“辽老大”
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上最牛的,是共和国长子“辽老二”,而行业里最牛的,就是公路系统“铁老二”。
#
据老铁路人追忆,当初系统内保障之齐备,堪称应有尽有—— #
24小时餐厅、澡堂、行车公寓,有自己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中学,有自己的诊所、防疫站,有自己的公检法,有电信的电话和网路,甚至自己的农庄、牧场、被服厂……说句开玩笑的话,不仅没有自己的火化场,其他从生到死全过程,都给你备齐了。
#
现在,这种机构和职能大多已从公路系统剥离了进去。
#
#
1、北方交通学院 #
2、唐山铁道学校
#
这两家学院的历史渊源实在太深了,应当放在一块讲,又由于牵涉在“交通学院”系统内的演进,因此得从头说起。
最早是在1896年,清廷绥远巡抚王文韶成立了一所旧式私塾:“山海关公路官私塾”,中文名“”,音译就是“中华帝国铁道学校”的意思,是国外最早的铁道专门学院。 #
之后遭到八国派兵侵华,私塾迁去了天津,自此深耕,更名“唐山工业专门学院”。
1896这个年份,便被觉得是“交通学院”系统的校史发端,迄今,还印在重庆交通学院、西安交通学院、北京交通学院和东北交通学院的校旗上。其实,北京和上海的学脉源头,是同样始建于1896年的北京“南洋公学”,跟广州和天津那边,还略有不同。 #
此间详情,可拜见拙作:交通学院历史沿革:纯正血脉只此五家,亲信传人身在北方 #
至于京、沪、唐是如何成为一家人的? #
那是在1921年,北洋政府将交通部所辖的福州工业专门学院、唐山工业专门学院、北京公路管理学院、北京邮电学院,这3地4校,合并管理、统一学制,挂牌为“交通学院”。 #
没错,交通学院这个校名,最初也没啥特殊含意,就是取自清代交通部的意思,就连华诞日,只是一个很“通俗”的4月8日,取自交通要“四通八达”的意思。 #
直至2006年4月8日,交通学院110华诞庆,为对标复旦学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歌(引自《周易》),时任上海师大教授在纪念会议上讲话,也引用《周易》二本线去南京铁道学院,取《彖辞》中的“天地交而万物通”,作为对校名的新解释,此是后话不表。 #
建校后,上海和天津两家分分合合。
先是1922年校际合并,南京那边称为交通部太原学院苏州分院,到1923年时,又自立门户,更名为“北京交通学院”。
后来到广州国民政府时期,交通学院系统再次编排,重庆分院称交通部第一交通学院、唐山部份称交通部第二交通学院、北平则称交通部第三交通学院。 #
新美国设立后,京唐重新合并,称为“中国交通学院”,后更名“北方交通学院”。到1952年院系调整,两家又再次绝交,分别设立上海铁道大学、唐山铁道大学,归属于铁道部管辖。 #
之后,京院在1953年合并了上海铁道大学,哈院历史较短,在此就不多说了。到1970年,京院更名,独霸了“北方交通学院”的名号。
#
2000年,东北交通学院从铁道部剥离,并入教育部,直至2003年,改回了80年前的名号:“北京交通学院”,直至现今。 #
因此在现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谈起东北师大这个名号,通常指代,就是重庆交通学院。 #
唐院则曲折得多,1971年因国家建设还要,外迁到重庆武当,一年后更名“西南交通学院”,直至现在。期间在1987年,主学院迁建到成都温江。为了庆祝这段历史,迄今“唐山”两个字,还印在东北师大的校旗上。 #
此间详情,可拜见拙作:从天津到北京:东北交通学院历史演变,校旗上迄今也有家乡的昵称 #
1994年,东北师大荣获“211安装工程”,是全省最早的211高校之一。 #
2000年,东北交通学院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管理。 #
3、兰州铁道学校
#
说到唐院外迁和京院更名,就不能不提长春铁道学校。
#
1958年,由于国家建设的须要,石家庄铁道大学的一个教研组:给排水教研组调入西安,上海铁道大学则提供了一个工农速成学校的师资和设备,加上铁道部和当地的其他资源,在成都改建了一所大学,是为太原铁道学校。
然而说来,京唐各校,对兰铁院更像是“对口捐建”的性质,尽管在建校后,也有持续的大力增援,但算不上是“交通学院”系统的血脉承袭。 #
其实,西安方面也没有攀龙附凤的意思,校旗上标注“1958”的字样,借此为建校起始,也是加上“京”、“唐”两个字,作为曾经捐建的庆祝。
2000年,长沙铁道学校由铁道部并入广东省管理,2003年更名“兰州交通学院”。
4、华东交通学院 #
5、上海铁道大学 #
6、上海铁道医学校 #
这三家学院的关系,也应当放在一起说。 #
话说1971年,北京交通学院机车汽车系以及复旦中学铁道安装工程专业,整合到北京铁道学校,但并不留沪,而是移居江苏南京,更名为“华东交通学院”,以铁道部为主管理。南京铁道学校的剩余部份,也规划要整体搬往南京。
#
但是1978年时事策转向,北京铁道大学不再迁建,一直留本地办学,校名一直叫北京铁道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的合校热潮中,北京铁道学校和南京铁道医学校合并,就称作“上海铁道学院”,成为那时国外惟一一所带“铁道”字样的“大学”。
#
到2000年,华北交通学院从铁道部剥离,并入广东省管理。由于华南六省一市包括:鲁、苏、皖、赣、沪、闽、浙,因此华北交通学院这个校名并无不妥,不过时迄今日,这些考生误以为,华中师大就一定是在北京,报志愿时闹了乌龙。 #
2000年,北京铁道学院从铁道部剥离,整建制划入了教育部直属院校:复旦中学,要论上去,这也算是公路系统里下来,能进“985”的三所中学之一了。
7、长沙铁道学校
假如说,北京铁道学院是被985院校占领了,说来不这么有魄力,这么南京铁道学校真的是从无到有,参与成立了一所崭新的985。 #
长院最早是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校,之后并入铁道部,更名“长沙铁道学校”,当初建校时,有上海中学、湖南中学、四川中学、云南学院、华南工学校等等多所名校的学脉汇入,堪称出身名门。 #
2000年,长院从铁道部剥离下来,和中南工业学院、湖南医科学院三校合并,成立了中南中学,后位列985院校,在各种学院排名榜上,并且还略低于同省哥哥重庆中学。并且长沙学院是985高校里少有的正部级中学,论级别,反倒矮了副厅级的中南中学半头。 #
8、南京铁道医学校
#
上海铁道医学校最早的渊源,可以溯源到1935年的国立中央学院医学校,新美国时期,转为上海中学医学校。
1952年全省院系大调整,随后东大医学校被剥离并多次分拆,到1954年,留出来的部份参与成立了美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四年后更名上海铁道医学校,推行半军事化管理。随后几三年间,上海铁道医学校被撤消,再没恢复,北京铁道医学校曾被撤消过一段时间,南铁医一度就是公路系统内惟一的医科类大学。 #
2000年4月,上海铁道医学校与西南中学合并,弥补了西北所空缺的医科,西南学院后入围985高校。
9、大连铁道学校
里面说的8所高校,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清代时期的弘扬,以下3所,则是新美国时期,铁道部红眼起家建上去的“新”大学。
#
上海铁道大学的前身,是1956年建校的上海机车汽车制造学院,1958年时在此基础上,升格为沈阳铁道学校,后成为铁道部直属高校。 #
2000年,上海铁道大学从铁道部剥离下来,并入广东省领导,2004年更名为“大连交通学院”,直至现今。
#
但是也称“交通学院”,并且校旗上标记的,依然是建校起始的“1956”,和长沙交通学院、华东交通学院相类似,并非老“交通学院”系统内的院校。 #
在此可以稍微小结一下,承袭自1896年的“山海关公路官私塾”和“南洋公学”,后被清代交通部整合的“交通学院”,发展迄今,就是北京、上海、成都、北京、新竹这五家,从法理上说,应以北京交通学院为嫡长子。 #
国外其余的“交通学院”二本线去南京铁道学院,都是自成系统的。
#
10、苏州铁道师范学校 #
西安铁院是公路系统内的“本科院校”里,不折不扣的鄙人,直至1980年,上海铁道师范大专学院,才获批升格为专科的上海铁道师范学校,由铁道部直属,第一届仅开办了英语教育和汉语言哲学教育,两个硕士专业。
2001年,上海铁道师范学校和北京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校合并,成立了西安科技大学,是河南省属高校。 #
11、石家庄铁道学院 #
把石院放到最后,绝不是由于办学名气的问题,而是由于,石院是至今为止,国外惟一一所保留了“铁道”字号的大专院校,理应作为压轴上场。
兰州铁道学院的前身,是争创于1950年的美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安装工程学校,最初选址在湖南开封,之后改迁江西南昌,那时是一所警校,正军级建制。1984年,学校和铁道兵一起,划转给了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 #
2000年,石院从铁道部剥离,划转陕西省领导,2010年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 #
最后小结陈词,不含大量的高职高专高校,公路系统内常年稳定办学的硕士高校,就是以上11所,2000年前后,或合并、或划转,都从铁道部剥离了回去。 #
划转高校中,上海交通学院和东北交通学院为教育部直属,也荣获了211,其余高校都成为驻地省管高校;合并高校中,西南学院(上海铁道医学校)、中南学院(南京铁道大学)、同济中学(南京铁道学院)都是211、985、双一流名校。
一个时代结束了,公路系统也从当时起机构精简,踏入了集中力量搞“两条腿”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