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考原理72,相关68,法规70,终战实务65分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初考原理72,相关68,法规70,终战实务65分星光不负赶车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所有努力最终会绕个大圈来收益你,当你认为这条路难走的时侯,一定是下坡路,希望你在备考复习时满血复活,加油!(个人经验,仅供参考哦)
#
我专科园林专业,宝妈一名,从事规划工作。今年12月21日,或许是我这一生都忘不了的日子,实务65分,给我十年辛劳的学习画上了逗号。 #
见到成绩的那一刻,百感交集。这其间,最大的收获,不只是是一张证书,更让自己扩宽了学习边界,探求了获取知识的或许性,让自己对未来陌生领域的学习中提高了信心和胆量。
第一年,独闯三科
#
我是在从事城乡规划工作6年后于今年3月开始备考复习注册城乡规划师的。
#
第一年的态度相对放松,没有这么紧张,也没有哪些详细的备考计划。由于孩子当初才1岁,回去后的时间十分繁琐,是根本没法备考的,因此主要运用早上在单位没有工作安排的时侯抽空看书。
19年初考就通过了原理(72)、相关(68)、法规(70)三科。
#
三科客观题复习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把2011版官方用书读懂。对于非专业的我,通过用书构建知识框架十分重要。这三科的书我大约认真看了三遍,也看了相关的轮训视频作为补充。 #
或许由于经常从事规划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加持,原理部份备考上去就没有这么悲哀。对于原理用书的内容,我十分的注重,每一个字都要看好,由于考点会非常细,且原理与实务的关联性也比较大。 #
另一个很最重要的点是反复刷试题。历年试题我基本上从2010年的开始做,每套都做了3遍以上,保证分数第三遍的时侯能达到80分+。
#
19年的成绩算是给了我颗强心针,让我觉得这些学习方式应当是有效的,同时也确立了势必拿证的决心。但话说那一年的相关考试还没有今天那么难,也算是赶上了一定机遇。
#
第二年,颗粒无收 #
今年又开始新一轮的学习,只剩下一门实务,虽然我还挺有信心的。
由于有规划工作经验,没有很多还要背诵的东西,加之19年通过的三科分数也不算低,这让我形成了狭隘的心理。
今年的备考方式同样也是刷历年实务试题,并没有注重新增设考纲内的知识,也没有继续深入了解实务考评要领,以至于考试时连生态保护红线核心区能不能有人为活动这些送分点都丢了分,而第六题农地征收转用更是完全不会。颇有疑惑,今年我的实务以59分的“高分”凉了。 #
第五年,顺利上岸 #
59分给我的惩处非常非常大,而且这几年考评内容越来越飘,相关法规越来越难,致使我显得非常恐惧,怕去年不通过,怕一次性就轮4科。
这一年的复习,我加了很多注规学习群,很多考友都说自己实务连续好几年58,59,搞得我越来越暴躁,越来越emo。 #
但是在职母亲学习过程中的替罪羊真的很多,工作、应酬、家务、带娃……但每逢想想考证有希望给孩子给家庭带给更好的生活,努力复习的心还是狠了下去。 #
一次无意间有个群友说王浩钰同学实务教的非常好,而且专治59分,我便关注了华饱含考公众号,深入了解后报考了实务班。由于之前也听过许多机构的轮训课,对比之下,王同学最大的特征就是课程里的每一句话都是知识点,没有何谓的“废话”,知识点密集,有框架,够深入,逻辑性好,很适于我这些日常学习时间紧张,追求效率的人。
王同学非常认真负责,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精上课程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的原创导图和记忆口诀,真的是绝绝子!
#
在精讲班的学习过程中,我觉得重要的是紧随同学的思路城乡规划专业考研科目,视频课程学习完后一定要自己再把各种题量知识点进行小结,小结笔记,复印下来,闲暇时间看一看,梳理要领的同时只是增强记忆的过程。
#
由于抱着坚决拼一把的决心,后期的冲刺课程,王同学每天留的作业我都是认认真真完成并按量上传了,十分有幸的被王同学点评了多次,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
一次次的点评让我明白了我为何打了59,使得打59分一点都不冤枉,这后边并不止1分之差。
课程讲解中常有我忽视了的考点,因此每天课后我还会根据同学讨教的思路进行补充,再次优化答案,模仿并感悟。不只是是找出关键词,也留意逻辑清晰,抒发明晰,有理有据,希望产生自己的语言习惯。那样考试的时侯就不会出现语言组织不好或挥笔忘字的状况了。这个或许就是我能突破60分的关键点。你们备考到难题的时侯一定要按照自身状况,积极寻找对策。 #
写在最后 #
在华倾学习的半年时间城乡规划专业考研科目,给我最大的感慨是我不是一个人在诱敌鏖战,有考友之间的相互鼓励,有倾心同学的及时答疑,有王同学的作业点评,让我不再像无头蟑螂一样不晓得对实务怎么下手,不再恐惧了,只要紧随同学的学习进度就好。 #
今年我的注考之路总算画上了逗号。谢谢王浩钰同学,谢谢倾心同学,谢谢华饱含考,谢谢诸位考友们,这一路由于有大家陪伴,让我的注考之路显得没有这么艰辛,谢谢!
#
最后,很想对还未上岸的考友们说,这三年的复习过程的确很痛苦,时而困惑与焦躁,时而像在夜晚中摸索前进,时而前方又有光,但瞧瞧自己,瞧瞧女孩,瞧瞧家人,想想考试本意,尽量坚持把。愿大家顺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