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县人民医院举行“太和县创伤救治中心”揭牌仪式
5月12日,太和县乡镇卫生院急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启动会暨太和县创伤救治中心成立大会在太和县人民医院举行。太和县副县长闪旭,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赵自强,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辉,太和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祝振华,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孙廷强出席,卫健委各股室负责人及全县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由赵自强主持。
会上,刘辉宣读《太和县乡镇卫生院急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孙廷强宣读“太和县创伤救治中心”成立文件。 #
随后,闪旭与赵自强共同为“太和县创伤救治中心”揭牌,并向执行单位—太和县人民医院授牌。
#
祝振华介绍了“太和县区域创伤救治中心”筹备建设情况:一是优化急救体系。巩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成果,建立急救信息平台、实时监控平台、联合会诊平台、远程教育平台和急诊急救服务能力建设考核、监管指标体系,健全县域卫生应急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联合救治机制太和县卫生局,组织急诊、院前急救、应急模拟演练和科普培训,着力构建高效、快速、全覆盖的危急重症医疗救治网络。二是规范专科建设。严格落实全县乡镇卫生院急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和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坚持“六个统一”太和县卫生局,协同推进乡镇卫生院急诊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帮助乡镇卫生院明确急诊科职责范围、布局流程、设备配置和岗位设置,落实医共体成员单位急诊科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和学科共建,破解急诊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不稳定现状,真正做实、做优、做强急诊科。三是提升救治时效。围绕县域创伤救治服务体系建设,运用直升机空中救援基地、120急救分站,延伸优质医疗服务覆盖范围,优化“就近与就医院能力兼顾”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体系,逐步开通县、乡、村三级网络视频急救会诊平台,切实为严重创伤和多发伤患者提供全天候、连续性、整合型生命支持和急诊复苏等服务,不断提升包括创伤在内的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避免因伤致残、因病致贫。 #
赵自强就做好急救能力提升和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工作提三点意见:一是强化认识,提升站位。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站在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巩固提升健康脱贫成效的高度,坚持从全局角度认识急救能力提升和创伤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自觉做到不敷衍、不拖延,着手落实人力资源、设备配置等工作。二是强化能力,提升水平。综合全县急诊急救服务现状,合理规划急诊科建设,科学设置创伤救治点,延伸救治半径,缩短救治时间,同步强化急诊和创伤救治相关临床专科建设,建立多学科救治团队,提升整体救治能力。创伤救治中心要遵循《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和《创伤中心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建立统一规范的院前院内创伤分级预警机制、救治流程、信息共享机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落实相关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三是强化协调,提升标准。医共体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引导督促职能,强化区域协作、技术协同、学术交流,推广适宜、高效的急诊和创伤诊疗技术、理念,建立规范的培训及考核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规范化救治培训和专项演练,落实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各乡镇卫生院要将急诊急救落实到功能任务与资源配置、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管理与综合管理全过程,拔高急诊科建设标准,提升生命支持和诊疗效能。县卫生健康委要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强化急救服务体系和创伤救治中心建设的支持、指导和监管力度,创新推动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和手术安全核查,协调落实经费保障和场地建设,确保将这项民生工作做好、做出成效。 #
会后,在门诊八楼示教室召开了太和县乡镇卫生院急救能力建设指导评价小组第一次会议,与会人员共同探讨《太和县乡镇卫生院的现状与思考》和《太和县乡镇卫生院急诊科(室)建设标准》。
文/医务科 吴飞虎 #
太和县人民医院
仁爱 敬业 精诚 进取 #